第256章 安民行动后续-《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安民活动带来的效果也是显着的,各地商贸开始畅通起来,尤其是长江沿线,大小商人往来不绝。

  铁路的延伸也加剧了这种繁荣景象,国营工厂生产的食盐、肥皂、火柴、香烟等成为各地的硬通货。

  盐业收入和烟草收入正在呈现爬升式地增长,哪怕已经有五家大型烟草厂投入生产,但是依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所有的烟草厂都没有存货,生产出来就会被装上火车送走。

  云贵地区之前一直在种植鸦片,后来随着委员会持续而高压的鸦片打击,云贵地区的农民也开始转行种植烟叶。

  尤其是黔贵省,山地占比面积太大,可以耕种粮食的地方太少,所以委员会也筹备数了大型烟草农场来做示范。

  农民种植烟草获得收入,在用赚到的钱购买从湖广地区运进来的粮食,一个大市场正在初步形成。

  两淮的盐业经过整顿后,引进大量工业设备和先进技术,产量直接翻了一番,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工业化的流程极大地降低了制盐成本,大量便宜的食盐开始流入市场,困扰了政府近千年的盐业走私问题正在被逐步解决。

  因为私盐贩子惊恐地发现,政府正在以至少低于他们一半的价格大量向市场投送食盐,而他们要是这么定价只能亏本。

  如果私盐贩子使用机器制盐,轰隆隆地机械声音会为警察局提供清晰的坐标。

  现在唯一能赚钱的就是买国营商场的盐往北方或者一些大山里卖,但这也只能赚个辛苦钱。

  尤其是北方那边也都有自己的帮派,如果贸然闯入,很容易引起冲突。

  这可是愁坏了这些一直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贩子们,关键是他们现在还不敢出来捣乱,国防军的安民活动正磨刀霍霍向猪羊呢。

  现在蹦跶出来,这不纯纯往刀口上送嘛。

  但是政府哪怕以这个价格投入市场,盐业依旧是一个暴利行业,如果不是稳定市场,盐价可能还会再降一成,彻底堵死私盐的路。

  百姓也不是傻子,去国营商场就能买到既便宜又安全的盐,谁还愿意冒险去私盐贩子那里买盐呢。

  唯一麻烦的就是国营商场只收华夏币,还有就是限购政策。

  这让一些担心价格上涨想多买一点的居民只能偃旗息鼓,也让想继续走私去别的地方的私盐贩子也急得团团转。

  商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安民行动也清理出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被引导着进去工厂和企业。

  刚开始时,这些因为失去土地而被迫进入工厂的年轻人还被周围人耻笑,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去打工了。

  后来看到这些年轻的后生们工作三个月就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每个月都能吃几顿肉时,就笑不出来了。

  有一些头脑灵活且家里孩子众多的纷纷趁着工厂招工的时候送了几个进去,后来看到进入工厂确实赚钱更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进入工厂。

  除了国内商贸氛围开始兴起外,国际贸易也日益频繁。

  沿海码头上的跨洋海轮正在等待着装货,码头上的工人们也在挥洒着汗水。

  一艘来自美利坚的远洋货轮缓缓驶入沪海市的码头,准备在这里停靠卸货。

  船上装载的是林克勤从美利坚采购的一大批机械设备,这一艘货轮运送的建设一家大型拖拉机厂和一家大型棉纺织基地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程师。

  随着豫中省正式纳入委员会体系,一个大型拖拉机厂的建设就成为了豫中的头等大事。

  豫中省地处大平原地带,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是天下粮仓之一。

  随着北洋军的进驻和前两年的大旱,天灾人祸之下,导致豫中地区匪患四起,民众生活水深火热。

  随着国防军收复豫中省后,新成立的第六军和第七军在豫中省先后投入七个步兵团,两万余人进行剿匪。

  历时两个月,终于将豫中的匪患给压制住了,但是大量的土地抛荒已经成为事实。

  原农业部部长李天霞出任豫中省省长,负责恢复豫中地区的生产和生活。

  而为了支持豫中省的发展,委员会下拨了一笔农业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建设一家大型拖拉机厂,另一个就是在黄河沿线开辟国营棉花农场,并投资建设一个棉花加工基地。

  这一项投资预计将通过上下游产业带动超过四万人就业,对于动荡的豫中来说,解决四万流动人口的问题可以有效稳定社会治安。

  当然了,大吨位的远洋货轮是不会继续深入长江。

  接下来,货轮将会在沪海卸下这些机械设备和人员,这些设备和人员将通过铁路运往内地。

  大胡子船上布朗看着码头上一片繁忙的景象,对着一旁的大副说道。

  “看样子这个城市发展得有些快啊,现在码头调货都已经普遍用上机械设备了。

  我记得三年前我来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人力为主呢。”

  一旁的大副也是赞同道。

  “是啊,这两年的贸易也频繁了许多,我两年内已经来到这个城市三次了,每次都会有大批的货物抵达,然后又会有大批的货物运走。

  听我之前的同事说,再沿着长江往里走,金陵和武昌已经有了一些欧洲城市的影子,这个国家好像在准备修建十二层高的楼房。

  上帝啊,三年前,内地六层高的楼房都很少见。”

  布朗则是不关注内河的事情,看了一眼码头的繁忙景象,对着身旁的大副说道。

  “航行数个月的时间太过无趣了,我下船去找点乐子。”

  布朗下船后,就往自己记忆中的那家酒馆走去,看着整齐的街道和正在巡逻的警察,这些都让布朗感到陌生。

  由于欧洲那边给的压力太强了,委员会为了长远考虑,决定暂时不向沪海市派遣驻军,而是通过警察来维持秩序。

  但是这些警察全部是军队转业的,双方都在试探底线,但是其他国家看到毕竟都是没有重武器的警察,也就没有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