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战争前的阴云-《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随着东瀛与国防军的再一次冲突,原本平静的气氛再次如同煮沸的开水。

  东瀛国内的年轻人们开始上街游行,谩骂软弱的内阁,扬言要再现二十年前的那场荣光。

  此时的内阁内也是异常沉闷,前一段时间曝光的西门子事件导致海军派让出了不少利益,而现在的情形则是更加糟糕。

  外面的年轻人不清楚事实的真相,可是作为新任首相的大尉重信则是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绝对是那帮该死的陆军马鹿搞得鬼。

  但是面对外面不断激荡的民情,大尉重信也必须做出一定的妥协,否则很容易被“清君侧”。

  “你们陆军能够确定是华夏军队率先对你们进行挑衅的吗?”

  陆军大臣冈式之助笃定地说道。

  “是的,支那军队无缘无故出现在了我们的演习区域,我们的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可是他们却阻拦我们寻找丢失的士兵,最终双方爆发了冲突。

  帝国的士兵已经保持了足够的隐忍,可惜支那人丝毫不领情,在这段时间,不仅抓捕我们的公民,还有可能涉及抓捕我们的士兵。

  陆军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首相,您就下定决心吧!”

  下个鬼呦,看着他的眼神大尉重信都知道这个家伙一定在骗自己,可是在这个位置总是身不由己啊。

  “那就先由外相咬死国防军先动手,我们被迫发起反击,但是我要提醒你们,帝国的财政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

  如果这次还是像十年前那样收场,那这个首相的位置还是你们陆军来坐吧!”

  就在东瀛到处宣扬国防军率先动手时,一份录像资料在华夏和西方各大媒体曝光,黑白底色的胶片记录了东瀛军队率先开枪的事实。

  国防军和东瀛军说了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东瀛率先开枪的事实却是无可争议了。

  原本还四处宣扬国防军率先动手的东瀛新闻仿佛就像是一个跳梁小丑,大尉重信看着手中的欧洲报纸眼里就要喷火了。

  可是一旁的陆军大臣冈式之助却是毫不在意地说道。

  “就算是帝国士兵先动手的又如何,录像的完整版我看了,一定是支那人说了什么挑衅的话语,才导致帝国的军人做出如此激动的举动。

  我们要为英勇为帝国牺牲的军人们报仇,而不是在这里继续讨论这些无意义的事情,难道就因为帝国军人先动手而承认错误吗?

  帝国的国民不会同意,山县元老也不会同意,天皇更不会同意!”

  看着眼前狂热的冈式之助,大尉重信只想说毁灭吧,抓紧毁灭吧!

  “陆军愚蠢的行为会使帝国陷入被动,无论如何,西方都会认为是我们故意挑起战争的,这和我们被动应战有着天壤之别。

  你们那该死的脑子能不能再用一用,至少让我们内阁喘口气。”

  此刻坐在一旁的山县有棚发话了。

  “既然结果已经这样了,那就不要再做无意义的争吵了,现在发起战争已经有些晚了。

  难道我们要等到华夏再度崛起成为一个新的强国时再去自取灭亡吗?现在他们刚刚实现形式上的统一,正是最脆弱的时候。

  天佑大神会保佑帝国武运昌隆的,数十年来,我们都赌赢了,这一次也一样。”

  大尉重信看向一旁的海军元老山本兵卫,看着他低头不说话,就知道他一定和陆军达成了什么协议,帝国终究还是被这些军人拖下水了。

  大尉重信只能无奈地说道:“宣战吧。”

  随着东瀛内阁最终确定向华夏宣战,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东瀛驻武昌领事林权助带着宣战书乘坐汽车来到了外交部办事处,正式将宣战书递给委员会。

  这无异于一声惊雷,哪怕东瀛的盟友英吉利也感到异常的愤怒。

  由于这份宣战书的到来,沙俄原本计划从远东抽调三十万陆军增强东欧战争力量的决策泡汤。

  尼古拉二世甚至从东欧战场抽调了十万陆军回援远东,让本就实力羸弱的东欧战线更加羸弱。

  尼古拉二世甚至扬言要一雪前耻,拿下北方四岛和北海道。

  高卢国也在愤怒地质问英吉利帝国,难道你们宝贵的军力很充裕吗,要不要从欧洲抽调几艘战列舰支援你那铁杆的盟友啊。

  英吉利国也异常愤怒这次自己的盟友又偷偷背着自己放了一个大雷,但是宣战已经成为定局,必须打上一场英吉利才能掺和进去。

  甚至朱典大使都想国防军狠狠地教训一顿自己的这个小弟,要不然他会一直这么不听话的。

  但是朱典又放弃了这个无聊的想法,因为所有欧洲国家都认为目前国防军根本打不赢东瀛军队。

  因为东瀛军队可是战胜了沙俄军队,已经跻身欧洲三流军队,至于国防军,只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才消灭一个东瀛守备大队。

  而这次东瀛可是会动用自己的常备师团,就连海军也会出动,协助陆军实施登陆作战,除了日耳曼帝国外,很少有国家看好国防军。

  当然了,东瀛与华夏开战,最开心的莫过于日耳曼帝国了,因为他们在青岛面对东瀛的压力太大了。

  英吉利和东瀛已经开始隐隐有在青岛包夹日耳曼远东舰队的打算,日耳曼远东舰队主力的压力非常大。

  虽然说英吉利远东舰队主力已经抽调回本土,但是东瀛舰队却接替了英吉利远东舰队的任务,在渤海和黄海封锁自己。

  但是青岛毕竟离日耳曼本土太远了,但是东瀛与华夏宣战后,青岛要塞方向的压力就会骤减,说不定还能分散英吉利宝贵的军力。

  所以在东瀛递交宣战书的第二天,日耳曼就同委员会达成了数项采购协议,包括三台五千吨级水压机和五台精密机械加工机床在内的上千件各类工业设备开始在日耳曼港口装船。

  最终,委员会与日耳曼帝国达成一致,货款百分之七十采取马克贷款的形式,剩余百分之三十采用矿产支付。

  倒不是林克勤不想全部用马克支付,关键是人家也不傻,现在缺矿石原料,当然优先矿石原料用来支付,这百分之七十的马克贷款还是在外交部的争取下才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