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非常之时-《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

  缅北,“龙吟”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主大厅内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种不同于以往任务时的紧张氛围。

  巨大的主屏幕上,不再是星空轨道图,而是显示着来自高空侦察卫星实时传回的监控画面。

  画面中心,是那片位于北米内陆荒野深处的、看似普通的建筑群。

  胡力抱着双臂,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站在总控台前,眉头紧紧锁死,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屏幕,看清那隐藏在钢筋水泥之下的所有秘密。

  屏幕上的图像经过高清增强处理,清晰度极高。

  可以看到,那片建筑群被分割成数个功能区,外围是严密的双重铁丝网和了望塔,内部道路规划整齐,但车辆和人员活动显得异常稀少,透着一种诡异的宁静。

  几个巨大的、拥有厚重穹顶的厂房式建筑尤为显眼,其通风口的规模和结构异于寻常工厂。

  更远处,还能隐约看到巨大的冷却塔和输电设施,粗大的电缆如同巨蟒般埋入地下。

  屏幕一侧,数个数据窗口正在飞速滚动刷新着令人心悸的信息。

  多光谱成像分析:区域地表温度异常偏高,热点分布与疑似反应堆及同位素分离厂位置高度吻合。

  伽马射线光谱监测:持续检测到U235特征衰变谱线,浓度呈上升趋势。

  中子通量间接测算:数值波动异常,推断存在持续核裂变链式反应,低级别,为试验堆或临界装置。

  大气微粒采样(远程激光光谱):检测到极微量K85等裂变产物,扩散模式和当地风向吻合。

  电力消耗监控:该区域近三个月平均负荷峰值达 850兆瓦,波动特征符合U浓缩工厂运行模式。

  每一项数据,都像一把重锤,敲在胡力和在场所有知情技术人员的心上。

  “能估算出他们的分离功单位吗?”

  胡力声音低沉,问向身旁一名紧盯数据屏幕的首席分析师赵峰。

  赵峰推了推眼镜,手指在辅助终端上快速敲击了几下,调出一个复杂的模型。

  “团长,根据其能耗峰值和持续时间反向推导,保守估计,他们的气体扩散厂月分离功可能在5000-8000之间。”

  “这个效率…虽然远低于我们的技术,但如果他们已经运行了不短的时间,并且原料充足的话,积累足够武器级高浓U的速度…会比我们之前预想的更快。”

  “生产线呢?”

  胡力继续追问,目光依旧死死盯着屏幕。

  另一名负责反应堆分析的技术员李静接口道。

  “从热信号和中子通量特征看,他们至少有一座小型石墨反应堆或重水反应堆在运行,功率不大,主要用于辐照U棒生产239。”

  “但提取的化学后处理厂…卫星看不到地下部分,不过从外围设施的规模和排水量分析,其处理能力恐怕也不容小觑。”

  胡力沉默了片刻,指了指屏幕上那个最巨大的穹顶建筑。

  “这里呢?这个建筑的防护级别最高。”

  “根据结构分析和热源判断...”

  赵峰凝重地说道。

  “这里很可能是他们的总装车间,或者…临界实验装置所在地。”

  “我们监测到的最强烈的辐射信号源,就位于这片区域地下。”

  所有证据都指向那个最不愿看到的结论。

  胡力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最终又缓缓吐出,带着一种无奈的沉重。

  他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尽管他带来的蝴蝶效应让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甚至在他某些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个进程。

  但历史的巨大惯性,或者说蘑菇原理本身的“必然性”,还是让米酱走上了这条路,并且速度远超他最初的乐观估计。

  好在…他并非毫无准备。

  猛地睁开眼,胡力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且坚定。

  他转身大步走到旁边的保密通讯台,拿起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毫不犹豫地拨出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对面传来了张德辉沉稳的声音。

  “喂?”

  “张叔,是我,胡力。”

  胡力的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是时候了,执行‘惊雷’计划,时间就定在三天后,上午八点整。”

  电话那头的张德辉明显沉默了一下,显然他也被这个突然的决定弄得有些错愕。

  因为这个计划虽然是早已制定好的预案,但具体执行时间一直悬而未决,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惊雷”计划是最高等级的绝密,张德辉自然知道其内容,但他还是忍不住确认道。

  “小力,这么急?而且…你不会是故意针对沙联的吧?”

  “他们刚刚再次确认了发射卫星的最新时间,也是三天后。”

  这回轮到胡力愣了一下。

  “沙联?三天后?发射卫星?”

  他这几天忙的焦头烂额,一直在持续“创作”中,还真没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这个我真没注意,只能说是巧合,他们运气不好撞上了。”

  “但我们这边,一天都不能延迟。”

  张德辉是何等人物,立刻从胡力的语气里听出了不寻常的意味,心里的疑惑变成了担忧。

  “小力,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

  胡力握着话筒,沉默了两秒,然后沉重地说道。

  “对,出事了,而且是天大的事。”

  “我这边得到最确切的情报,米酱的…‘小蘑菇’,就要问世了,最快…可能只需要一个星期。”

  “什么?!!”

  听筒里瞬间传来一声剧烈的桌椅碰撞声,以及张德辉陡然变得粗重无比的喘息声!

  胡力甚至可以想象到电话那头,这位久经沙场的张叔震惊得猛然站起来的画面。

  胡力没有催促,他能理解这个消息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这意味着一场真正的、足以毁灭世界的战略平衡被彻底打破了。

  过了好一会,电话里才再次传来张德辉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和难以置信。

  “小…小力…消息…确切吗?那…那三天后执行‘惊雷’计划是因为…”

  胡力没等他说完,直接给出了答案,语气斩钉截铁道。

  “根据我们最精确的分析,米酱那边最快一星期,最晚一个月,他们的‘蘑菇’就能真正爆响。”

  “这种事情,怎么能让米酱专美于前?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抢先把花家‘蘑菇’问世的消息公布出去!”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战略震慑!能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主动权和时间窗口!”

  说到这,他顿了顿,语气也变得更加果决。

  “张叔,另外‘惊雷’计划,执行第二套方案!”

  “既然家里已经成功进行了载人航天,有些东西就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要玩,就玩把大的!把震慑效果拉到最满!”

  “第二套方案?!”

  张德辉的声音再次拔高,充满了震惊。

  “小力,这…这会不会太…”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胡力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抵消米酱‘蘑菇’问世带来的冲击,甚至反过来压制他们!”

  “才能让某些蠢蠢欲动的人彻底冷静下来!家里那边,麻烦您立刻去和最高层沟通,时间紧迫!”

  电话那头沉默了更长一段时间,只能听到沉重的呼吸声。

  显然,张德辉在进行极其激烈的思想斗争。

  最终,他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声音虽然依旧有些发颤,却变得异常坚定。

  “好!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汇报!就按你说的办,执行‘惊雷’计划第二套方案!三天后,上午八点整!”

  当天下午,两点整。

  花家,京城,新花设通过其面向全球的广播频率和通讯线路,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份措辞简短却石破天惊的公告。

  “花家正负授权新花通讯设发布公告,为检验我花家果防科技最新成果,确保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花家将于三天后上午八点整,于琼崖火箭发射基地,进行新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的首次实弹试射试验。”

  “本次试验导弹预计飞行距离约为一万两千公里,将从琼崖附近发射,最终落点位于大东洋公海预定海域,该海域位于高属波利亚群岛,,距离南米州笔录海岸线约7000公里。”

  “此次试射的导弹为花家自主研发的新型洲际战略打击武器,其弹头部分将携带一枚我果最新研制成功的‘裂变式爆炸装置’。”

  “该装置当量约为2万吨TNT,导弹发射后,预计将于三十分钟后抵达目标海域上空预定高度引爆。”

  “花家郑重声明,此次试验严格遵守国基法,落点位于公海无人区域,已提前发布航行警告。”

  “花家发展必要果防力量,纯粹出于自卫目的,不针对任何人家,永不首先使用此种武器。”

  这则公告,如同在全球正制舞台上投下了一颗真正的“惊雷”!

  之前花家的载人航天和卫星网络,虽然震撼,但更多是科技层面的竞争。

  而这一次,是赤果果的、终极的战略武力展示!

  “洲际导弹!”

  “一万两千公里射程!”

  “携带蘑菇头!”

  “三天后试射!”

  每一个关键词都像重锤般敲击着世界各国正负、军方和情报机构的心脏!

  没有人怀疑花家是否真的掌握了这种技术,载人航天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他们拥有将重物送上太空并精准控制的能力,将其转化为洲际投送平台也顺理成章。

  而那375颗卫星的存在,更是为这种远程打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测控和信息支持。

  世界,在短暂的死寂之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恐慌和重新评估之中!

  新一轮的、更加激烈和危险的战略博弈,已然拉开了序幕。

  花家,以一种最强硬、最不容置疑的方式,宣告了自己作为拥有“终极话语权”的战略力量,正式登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喜欢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