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最后一个-《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

  达叔吃力地将陈阿福背进后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留下血迹或痕迹。

  白天的多次搜查让他心有余悸,那些面无表情的人他一看就知道是中情局的特工。

  他们像猎犬一样在唐人街来回巡视,询问着每一个华人是否见过一个叫陈阿福的铁路工人。

  “再坚持一下,阿福兄弟。”

  达叔低声安慰着半昏迷的陈阿福,尽管知道对方可能听不见。

  后院看起来普普通通,晾晒着一些干货和药材,角落堆着废弃的木箱。

  达叔挪开几个箱子,露出一块看似普通的地板,他用力掀开地板,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显露出来。

  这是达叔多年前秘密建造的地窖,原本用于储藏特殊物品,如今成了临时的避难所。

  他小心翼翼地将陈阿福安置在简陋的床铺上,用清水清洗伤口,敷上自制的草药。

  “你这身伤...究竟经历了什么...”

  达叔喃喃自语,看着陈阿福被打断的腿和胳膊,眉头紧锁。

  处理完伤口后,达叔刚爬出地窖,准备将入口恢复原状,突然看见一个蹲在出口黑影,把他吓得差点叫出声。

  “爷爷,你这么晚还不睡觉在干嘛?”

  达叔定睛一看,竟是八岁的孙子小石头。

  小石头揉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看着爷爷和地窖入口。

  达叔迅速盖好地窖,然后一把抱起孙子,强装镇定地笑道。

  “爷爷在检查地窖里的存货呢,你这小家伙怎么不睡觉跑出来了?”

  小石头搂着爷爷的脖子,撒娇道。

  “我梦见爸爸妈妈了,然后就醒了。”

  “爷爷,我们什么时候能回香江啊?我想爸爸妈妈了。”

  达叔心里一酸,抱着孙子走进屋内。

  “快了,等爷爷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我们就回香江。”

  “爷爷也在那里长大,可比这里热闹多了。”

  “爸爸说香江有大海,有轮船,还有好多好吃的!”

  小石头兴奋地说道。

  “妈妈说香江的白切鸡和烧鹅很好吃,嗯,还有叉烧饭...吸溜...”

  小石头说不下去了,因为口水泛滥了。

  达叔将孙子放在床上,轻轻拍着他的背道。

  “是啊,香江很美,好吃的也很多...”

  说到这,他看到小石头泛滥的口水,当即慈爱的笑了笑。

  “对了,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经常去香江港看轮船,你爸爸小时候也喜欢那里。”

  “那为什么我们要来这么远的地方呢?”

  小石头不解地问道。

  达叔呼出一口气,眼神复杂道。

  “有些事...爷爷以后会告诉你。”

  “现在你只需要知道,我们在这里做的事情很重要,对花家很重要。”

  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就像爸爸妈妈回香江做的重要事情一样吗?”

  “是的,就像那样。”

  达叔微笑道。

  “现在你该睡觉了,明天爷爷给你做最喜欢的叉烧包。”

  看着孙子渐渐入睡,达叔轻轻叹了口气,他的儿子和儿媳三个月前奉命返回香江,接手新的任务。

  组织上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希望他回去安享晚年。

  想到如今花家的强大,达叔同意了,他在阿尔伯克基经营多年,建立了完整的情报网络,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等新人过来接手。

  然而,今天中情局如此大规模地搜查,情况超出了他的预期,说明陈阿福带来的东西极其重要。

  达叔心里既激动又忧虑,虽然他还不知道中情局到底为了什么,但他已经做好了接手的准备,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同时,达叔也隐隐感觉到,这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任务。

  “也可能是...最后一个。”

  第二天清晨,达叔早早开门营业,他需要像往常一样表现正常,同时密切关注街上的动静。

  “达叔,早啊!”

  老顾客李大爷踱步进来。

  “照旧,一碗粥两根油条。”

  “马上来。”

  达叔熟练地准备早餐,很是随意地问了一句。

  “今天街上怎么这么热闹?”

  李大爷压低声音道。

  “听说是中情局在找人,说是找一个叫陈阿福的铁路工人。”

  达叔心里一震,心里暗叹果然和陈阿福有关,但表面不动声色道。

  “哦?这么大阵仗,这人犯了什么事?”

  “谁知道呢,反正不关我们小老百姓的事。”

  李大爷接过早餐,找了个位置坐下。

  达叔继续忙碌着,但心思早已飞到了后院的地窖里。中情局有了名字,搜查肯定会更加严密。

  他必须尽快想办法将陈阿福和资料转移到安全屋。

  然而,白天的唐人街布满了眼线,任何可疑行动都可能被发现,达叔只能按捺住焦虑,等待夜幕降临。

  ——

  与此同时,在阿尔伯克基联邦大楼内,一场闹剧正在上演。

  中情局当地负责人约翰·卡特面色阴沉地看着面前的一群华人劳工,他们已经在这里争吵了三个小时,就为了描述那个叫陈阿福的男人的长相。

  “我说了他的眼睛很小,像两条缝!”

  铁路工人王大力拍着桌子强调。

  “放屁!阿福的眼睛大着呢,就是单眼皮而已!”

  另一名工人李强立即反驳。

  素描师汤姆·哈里森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几乎要崩溃。

  他是总部派来的专业肖像画家,曾经根据模糊的监控录像成功复原过数十个嫌疑人的面貌。

  但今天,他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各位,请冷静一下。”

  卡特试图控制场面。

  “我们只需要一个统一的描述。”

  “我说的就是对的!”

  王大力坚持道。

  “阿福的鼻子很塌,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

  “你胡说!阿福的鼻子挺着呢!”

  李强再次反驳。

  旁边的工人赵老三这时插嘴道。

  “我觉得阿福的嘴唇很薄,像纸片一样。”

  “厚着呢!像香肠!”

  钱老四立即唱反调。

  汤姆无奈地再次修改草图,他先画了一个小眼睛、塌鼻子的版本,但立即遭到一半人的反对。

  他又改为大眼睛、高鼻梁,然后另一半人又不干了。

  “这样吧...”

  卡特想出一个主意。

  “我们一个一个来描述,王先生,你先说。”

  王大力得意地瞥了李强一眼,然后开始描述道。

  “阿福的脸很圆,像满月一样...”

  “错!是方脸!”

  李强立即打断。

  “是圆脸!”

  “方脸!”

  “圆脸!”

  场面再次陷入混乱。

  卡特开始怀疑这些华人是不是在故意耍他们,但看着他们认真争吵的样子,又似乎不像是在演戏。

  汤姆深吸了一口气,尝试折中方案。

  “也许是方圆脸?不太圆也不太方?”

  令他意外的是,这个提议竟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对对对,就是那种脸型!”

  “汤姆先生真聪明!”

  “画得真像!”

  汤姆心里升起一丝希望,一边画一般继续问道。

  “那么眼睛呢?是大还是小?”

  “不大不小!”

  王大力和李强异口同声地说,然后惊讶地互相看了一眼。

  接下来的过程出奇地顺利,这些华人劳工似乎终于在每一个特征上都达成了共识。

  不大不小的眼睛、不塌不挺的鼻子、不薄不厚的嘴唇、不黑不白的肤色...

  两个小时后,汤姆完成了一幅肖像画,画里的男子有着极其普通的亚洲人的面孔,没有任何突出特征,放在人海里就绝对认不出来得那种。

  “太像了!就跟真人一样!”

  王大力赞叹道。

  “天才!汤姆先生真是天才!”

  李强竖起大拇指。

  “确实,画的太像了,你们看看这眼睛,啧啧...很传神有木有?”

  赵老三夸张地说着。

  汤姆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抓不住重点,他已经被这些人吵得脑仁疼,精神的疲劳让他无法深入思考。

  搓了搓脸,他无奈看向卡特道。

  “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准确画像了。”

  卡特审视着画像,眉头紧锁,这幅肖像给他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普通,几乎适用于任何一个中年华人男子。

  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命令手下复印画像,全城张贴。

  劳工们每人领到了一百美元的“协助调查费”,然后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联邦大楼。

  一出大门,王大力就忍不住笑出声。

  “那些白人真是好糊弄!”

  李强数着钞票,得意地道。

  “阿福平时待我们不薄,这次算是还他个人情。”

  赵老三笑道。

  “最重要的是还有钱拿!真是人傻钱多,走,今晚我请客,喝酒去!”

  “额,这会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工啊...”

  “都已经凌晨了,回去也睡不了多久,干脆明天不上了工了,走,喝酒去...”

  他们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恶作剧将为陈阿福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

  第二天清晨,阿尔伯克基全城笼罩在紧张气氛中,中情局根据汤姆绘制的画像,展开了大规模搜查行动。

  约翰·卡特站在指挥中心的地图前,向手下部署任务。

  “根据推断,陈阿福肯定还在城内,我们要重点搜查唐人街及其周边区域,但其他地区也不能放松。”

  年轻特工迈克·罗森提出疑问。

  “长官,为什么确定他还在阿尔伯克基?他可能已经逃往其他城市了。”

  卡特摇头道。

  “这个可能性不大,我们昨天就对所有出城通道都设了关卡,他应该还在这里,可能这会就躲在某个角落里。”

  说到这,他指着地图上的唐人街区域。

  “当然,这里是重点中的重点,华人社区虽然封闭排外,但他们很团结,不排除可能有人窝藏他。”

  “但我警告你们,搜查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虽然米酱封锁了来自花家的新武器消息,但卡特是知道的,要是在这个节骨眼出现什么意外,他可不想最后被甩出去背锅。

  “是,长官!”

  特工们齐声应答。

  搜查行动迅速展开,挨家挨户敲门,出示陈阿福的画像,询问有没有见过这个人。

  唐人街顿时鸡飞狗跳,居民们既害怕又愤怒。

  “这画像画的是谁啊?长得太普通了,满大街都是这种脸。”

  杂货店老板看着画像,一脸困惑。

  “我没见过这个人。”

  餐馆老板娘坚决否认,陈阿福的名字她知道,昨天陈阿福还来买过烟,但和画像上的人没一点相识之处,你总不能让她撒谎不是。

  “中情局就会骚扰我们平民!”

  老人们聚在街角,不满地议论着。

  达叔的餐馆也未能幸免,上午十点,两名特工走进来,出示了画像。

  “见过这个人吗?”

  看到画像,达叔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暗自嘀咕。

  “不是在找阿福吗?这人谁啊?”

  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画像,摇头道。

  “真没见过,这是谁啊?犯了什么事?”

  “机密,不该问的别问。”

  罗伯特简短地回了一句,眼睛扫视着餐馆内部。

  “我们可以搜查一下吗?”

  达叔心里一惊,但面上镇定自若。

  “当然可以,不过后面是私人区域,我小孙子还在睡觉,你们不要吓到他。”

  另一名特工戴维笑道。

  “放心,我们只搜查公共区域。”

  两名特工在餐馆内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便离开了。

  达叔松了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随着搜查的进行,卡特收到了一系列令人沮丧的报告。

  没有人承认见过陈阿福,搜查没有任何结果。

  “长官...”

  罗伯特在无线电里抱怨。

  “每个人都说没见过,但我们无法确定他们是不是在撒谎。”

  卡特沉思片刻,下令道。

  “加大搜查力度,特别是唐人街的餐馆、旅馆和商店,悬赏五万米币征集有效线索。”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阿尔伯克基沸腾了。

  五万米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笔巨款,许多人开始主动提供“线索”,但绝大多数都是胡说八道,都是为了骗赏金的。

  但是架不住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太真实了。

  “我昨天在超市见过这个人!他买了很多食品,肯定是要躲起来!”

  “他在城西的汽车旅馆出现过!我亲眼所见!”

  “他向我问过去墨西的路怎么走!”

  “法克!我向上帝发誓,就是这个人昨晚抢了我五十米币,额..能不能从奖金里...”

  特工们疲于奔命,排查每一条线索,但都无功而返。

  陈阿福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可靠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