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你们去玩吧,我要去镇上跑生意-《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二十四的上午,常顺刚吃完早饭,龚明跟王海柱来到了家里。

  他俩是昨天从沪市回到老家的。

  到家后,天已经黑了,所以并没有过来找他。

  “我听我爸说你买了车,家里盖了房子,起初还不相信,现在看见,他说的果然是真的!”

  打过招呼,阿明笑着对他说道。

  “是啊!我听我家里人也说了,最开始同样不相信,毕竟你离开印刷厂才四个多月的时间。

  另外他们说你遇到了贵人,现在在收古董,是真的吗?”

  阿柱跟着说道。

  “是真的,我从厂里离开后,去搬家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在那时认识了搞收藏的人。”

  关于遇到贵人的事,既然说了,那肯定要一直说下去。

  “你说的搞收藏的人,就是你遇到的贵人吧,这几年喜欢收藏的有钱人越来越多,做这一行确实很赚钱。”

  龚明羡慕道。

  “阿明,要不你开年了也去收古董!”

  王海柱见他羡慕,说了一句。

  “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收古董你肯定要懂,要有师傅愿意带你,还要有本钱。

  另外做这一行还要有天赋,我有自知之明,不是这块料。”

  龚明摇了摇头。

  隔行如隔山,现实生活,那些发财、当老板的人很多,你也知道他们是做啥的,但真正要你去做,你却无法做。

  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考虑,他说的话没错。

  单纯的收古玩,也确实像他说的那样。

  但常顺是在拆迁区开展业务,除了古玩,那些旧书、旧衣服,能保证稳定的收入。

  “你这样说也对!阿顺,我听家里人说你跟陈玉婷分手了,又找了一个沪市的女朋友,是不是真的?”

  王海柱转移了话题,问他道。

  “是真的!”

  这个没啥隐瞒的,过两天他就会把宋芫接到老家过年。

  “能说说跟她为啥分了吗?”

  龚明好奇道。

  他肯定是听家里人说过女方退婚的事情的。

  “还能为啥?那女人找了个百万富翁,昨天去集市赶集,我们还遇到了,她还把那个男人带回了老家。”

  常顺淡然道。

  “那不是很尴尬,那人长得咋样?比你要帅一些吗?”

  阿明又问他道。

  “三十五六岁,不到一米六,长得像只猴子,能有多帅?”

  “那肯定是她看上对方钱了!”

  王海柱说道。

  “哎!这年头好白菜都被有钱的猪拱了,好“工具”都被老狗用了!就是人家有钱有权。”

  阿明似乎愤愤不平,这话不知道几分真假。

  “啥被老狗用了?”

  龚明话刚说完,一道熟悉而又陌生的说话声响起,不久走过来一个年龄比他们要大三四岁的年轻人。

  这人名字叫王志强,在常顺的记忆里,他现在也是在粤省打工。

  不过后来跟着他的一个亲戚去了县城在道上混。

  后来扫黑除恶,没有了明面上所谓的道,混混们都有了各自的产业,他开始跟他的那亲戚做起了建筑工程,大小也当了个老板,混得还算可以。

  “女人!还能是啥!你啥时候回来的?”

  阿明看了王志强一眼,问他道。

  “昨晚,七点半才到的家,坐车太累,回来就躺床上睡着了。

  刚才去你家,你爸说你来了阿顺这边,我就过来了。

  阿波、阿刚让我喊你们一起去打牌,走吧,一起去玩玩。”

  王志强把过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阿波,原名吴波,阿刚,原名王义刚,他们也是年龄跟他们差不多的同村人。

  “行!那我们现在就去。”

  龚明说着,拉上王海柱,又拉了拉常顺。

  “你们去玩吧,我要去镇上跑生意,这两天过年返乡回家的人多。”

  要是不找个理由,他们三人肯定会继续劝他打牌。

  “在外面忙了那么久,就过年回家玩几天,这两天不做生意不行吗?”

  王志强对他说道。

  对于自己买了车,家里也盖了房子的事,他同样很诧异,必然是听他家里人说过了的。

  “我这不是家里盖了房子、买了车、明年还要装修,又要买家具家电,结婚也要花钱,没办法吗!”

  他这样说,他们就没有继续劝,又聊了几句,三人就离开了。

  说到出去跑运输,常顺也是临时想到的。

  反正这两天没事,跑一下乡村,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有收入。

  另外说不定在一些村子里还能收购一些古玩。

  王志强、龚明、王海柱离开后,常顺跟家里人说了声,也开车离开了村子。

  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他每天都会开车出去接送这个村镇上的一些村民。

  到了腊月二十五六,从外地打工回乡的人是最多的。

  期间他还遇到了初中、小学时候的同学。

  他们有人在外面打工,有人还在读书。

  记忆中,前世今生,他跟他们可是隔着二十多年没见过面了,现在能够再次遇到,还都是年轻时候的样子,让他又一次的感受到了年轻真好。

  对于自己现在开车跑运输,他们感到很意外,不过常顺说这只是暂时的,过年没事跑几天。

  两三天的时间,接送镇上那些老乡,包括去一些村子打听,查看,他也购买到了一些物品。

  比如说铜钱、铜元、银元、瓷器、石器、铜器、铜杂件、玉器、竹木制品等。

  其中比较好的,铜钱里面有一枚“顺天元宝”背上月,一枚“咸丰元宝”当百。

  银元收到了28块。

  其中有20块是之前帮他家盖过房子的一个工人卖给他的,里面有一块“大清宣三”。

  瓷器很普通,没有特别好的精品。

  石器里面有一对石锁,一个石香炉,一个龟形石盆很好。

  石锁单个重量约40斤,表面雕刻有刀、剑图案。

  石香炉方鼎一样的器型,长约半米,宽约一尺,高约40公分。

  香炉的两侧各雕刻有一个“福”字。

  龟形石盆,有点像“聚宝盆”。

  买回去后,常顺把它放到了别墅的露台上。

  铜器、铜杂件里面稍微好点的有一口重约五六斤的厚实铜铃铛。

  这种铜铃,一般都是私塾上下课或者放学用的。

  玉器材质都很普通,没有特别好的。

  竹木制品里面一个木头雕刻的香囊以及一个竹子制作的香筒很精致。

  香囊的材质是紫檀木的,高约10公分,底面直径约3.5公分,表面满工浮雕,雕刻的有侍女、童子、楼阁、池塘、荷花、莲子荷叶、桥梁等。

  香筒高约一尺,直径约9公分,面上刻着松树、身穿古装的老者、祥云等图案。

  不管是香囊还是香筒,雕工都是一流,面上所雕刻的人物、物品都十分的生动形象。

  这两样物品,是在一个人的家里购买的。

  器物的侧面也都有相同的落款,是同一个人所雕刻,款上的名字是“冷舟”,应该是一个名家。

  购买东西花了一些成本,但通过它们赚钱,以后肯定会比他送乘客要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