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怎么,你认识我吗-《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因为下了雨,第二天,常顺去渣土场寻找扫荡了一天。

  期间趁别人中午吃饭的时间,他把昨天下午没有挖掘的那处老房子墙角下埋藏的物品挖了出来。

  在渣土场寻找那些被雨水冲刷出来的物品,他找到的比较好点的东西有:

  一个瓷人哨子、两块瓦当、一个油灯、一个砚台、两颗琉璃珠子以及一个小茶杯。

  瓷人哨子是童子,青花瓷,高度约六公分。

  它的腹前有一支鼓,双手握着棒子,一副正在击鼓的情形。

  童子笑容满面,神态自然。

  看见这,常顺觉得古人制作东西,如果用心,制作出来的物件,那是真的好。

  现在虽然有了机器工,科技发展了,但生产出来的物件,基本上看不出真正的“感情”成分在里面。

  两块瓦当,一个是虎头瓦当,年份明朝时期。

  另外一个是清代的寿字瓦当。

  油灯青瓷、湖田窑,看着很像高足杯,但它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放灯芯的圆柱形孔洞。

  砚台很特别,不是长方形,而是圆形,看上去像“饼子”,蘸墨的地方,是鱼形。

  两颗琉璃珠子都比较大,直径有一公分左右,它们的颜色不同,一颗红色,一颗蓝色。

  经常在土场捡到这样的珠子,常顺都能把它们串成两串了。

  如果从佩戴效果看,他很喜欢这种古色古香的珠子。

  小茶杯是霁红釉的,半个鸭蛋大小,年份是清朝时期。

  当然,除了比较好、也完整的这些物件,他还捡到了一些瓷片、骨头制品、其它老琉璃制品的残件等。

  瓷片里面也有图案很好看的,比如说“福禄寿三星人物”、“福”字、“寿”字、“松鹤”图案。

  那户人家墙角下埋藏的东西,是一罐铜元。

  铜元都是“光绪元宝”、“大清铜币”,基本上都是十文、二十文的。

  这些铜元,有八十多斤,装在一个马口窑的大罐子里。

  距离结婚的时间越来越近。

  6号的时候,跟爷爷通电话,他让常顺跟父母回老家一趟,为结婚做下准备。

  这些准备,主要是办婚宴、请车接亲、新娘住宿等问题。

  婚宴,他打算找乡下专业做家政服务的人在老家办。

  除了烟酒,其它的饭菜、桌椅等,直接包给他们,按桌计算。

  这样他们自己就不用操心了。

  至于请车接亲,县城就有专业的婚庆车队,花些钱就行。

  从“沪”市接亲肯定有些远了,他们准备在县城找一家高档的酒店,让宋芫的家人在那边住宿一晚。

  7号,常顺带着父母回去了一趟,耽误了三天的时间,把这些事情都办了下来。

  期间在找车队的时候,他打了堂哥常志武的电话。

  有段时间没见面了,两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堂哥虽然还没正式混出名堂,但认识的人并不少,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他认识。

  见面一番谈论,对方居然说十一帮忙接亲不收钱。

  不过人家说不收钱,但常顺不能真的不付钱。

  毕竟十一结婚的人多,生意人,都是指望着过节多赚点钱的。

  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曾经不止一次的听人说过:

  “要想别人真正的喜欢你,那就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至于结婚那天的摄影、化妆、司仪,他跟宋芫还是请的帮两人拍婚纱照的那些人。

  一辈子一次的婚姻,他不打算刻意去省钱。

  忙完事情,回到沪市,常顺又重复着之前的生活。

  13号这天下午,他正在LW区“陆家浜路”拆迁区购买搞回收的赵老板的物品时,JA区那边负责拆迁房子的工人丁师傅打了电话。

  对方说在拆迁区一户老洋房的仓库里发现了很多好看的老瓷砖,问他要不要。

  老洋房老瓷砖,只要是六十年代之前的,都有收藏价值,并且喜欢收藏这类东西的人并不少。

  知道了这个信息,常顺没有犹豫,直接说要。

  随后,他就问清楚了地点。

  丁师傅他们负责拆迁房子的区域,是在“京城西路”。

  距离这边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挂了电话,他继续忙着。

  赵老板售卖的物件,有:

  一把提梁壶、一幅刺绣、一套瓷人、一个老收音机以及一些旧书。

  提梁壶很大,高度约25公分,底部直径约18公分,面上的图案是“百子闹春放风筝”,壶的背面有诗句:

  “童子穿云晚未归,谁收松下着残棋。

  先生醉卧落花里,春去人间总不知。”

  壶的年份不久,七八十年代左右。

  刺绣是老刺绣,清朝时期的。

  锈的是人物——南极仙翁。

  画面中,南极仙翁一手拄着龙头大拐杖,一手拖着寿桃。

  他的旁边还有一只梅花鹿。

  整幅画面,应该还是“福禄寿”的寓意。

  刺绣锈的非常好,长度约半米,宽约40公分,用玻璃镜框装裱过。

  用来装裱的木料,是紫檀。

  一套瓷人是“西游四人组”小摆件,八十年代的瓷器。

  这样的瓷人,他以前也遇到过、购买过。

  老收音机是六七十年代的“长风”木壳三用机。

  所谓的“三用机”,可以收音、录音、电唱。

  电唱,指放唱片。

  刚才丁师傅打电话,常顺正在选旧书。

  之前那些物件的价格,他跟赵老板已经谈好。

  提梁壶,20元。

  紫檀木框装裱老刺绣,100元。

  西游四人组瓷人摆件,30元。

  三用老收音机,50元。

  地上的旧书,大概有六七十斤,之前已经选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他快速挑选了起来。

  “老板,要手镯吗?”

  当他又选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旧书后,一个女人的声音传进了耳朵里。

  听着有些熟悉。

  常顺转头看了一眼,他有些惊讶,居然是李秀芸,那个前世对自己有过好感的女人。

  想不到又见面了。

  几个月前,在这边跟柴老板、赵老板、陈老板一起吃午饭,他见到过她一次。

  那次她的老公徐宝还被摩托车撞到过腿,撞他的那人还说是他自己往摩托车上撞的。

  “怎么,你认识我吗?”

  见常顺看着她,一时间稍微愣神,李秀芸有些好奇道。

  “有些印象,几个月前,我看见你…………”

  常顺把那次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这样啊!”

  对方算是明白了。

  “你稍等几分钟,我把书选好付了钱就看你的手镯。”

  常顺这样说,她答应了下来,看着他挑选起了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