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这边收不到东西的话,确实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二天,常顺在起床后就对宋芫说了生日祝福的话语。

  当然,祝福肯定不只是嘴上说说,他还拿了一个红包递给她。

  红包里面包的金额是520元。

  这也是很好的寓意。

  至于发,那个有些夸张,他目前还没那个实力。

  就算有,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鲜花、生日蛋糕,生日礼物,他准备下午回来的时候再带回来。

  宋芫问过他准备送她啥礼物,常顺并没有直接告诉她,只是说晚上看了就知道了。

  两人一起吃完早饭,把她送到上班的地方,他就开车去了LW区那边的拆迁区。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拆迁,这边没有搬走的住户只剩下四五家左右。

  “啄木鸟”已经开始对一些没有住人的建筑进行拆除。

  估计再过几天,就会有渣土车进场开始转移渣土。

  常顺把车找地方停好后,直接向着拆迁区域走去。

  有一段时间没去那些搬走了的住户家里查看,他今天过来是打算了解下情况,顺便碰碰运气的。

  也就是在探路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有额外的收获。

  拆迁区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搬走,更方便他使用机器寻宝扫荡。

  之前在这边的老房子探测扫荡过一次,但还有一些历史建筑没有光顾过。

  常顺正走着的时候,看见了之前在这边回收废旧的陈、柴、赵三位师傅,他直接向那边走了过去。

  “常老板!你过几天要是再来这边,就遇不到我们了!”

  刚靠近,陈老板看见了他,笑着打招呼道。

  “咋了?收到大货发财了,准备改行不做收废品的生意了吗?”

  常顺拿出烟,给三人散了一根,开着玩笑道。

  “我们倒是想收到大货一次性发财,但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只是这边的拆迁区,住户已经差不多都搬走完了,生意不好做,我们准备换地方开展业务。”

  赵老板把原因说了出来。

  其实不用他说,常顺也能猜到。

  天天大鱼大肉吃惯了,突然间叫你吃糠咽菜,你受得了?

  陈、柴、赵三位跟随拆迁区发财的人,有人搬迁,每天都有稳定并且比较好的生意。

  多的不说,废品加上可能遇到的古玩类物品,一个月他们的收入,过万应该没问题。

  一旦没了拆迁,那就是断了财路,一个月想赚3000块钱估计都很难。

  毕竟拆迁才会有人大量出售家里的东西。

  “那你们准备去哪里?”

  常顺打听道。

  “YP区,据可靠消息,那边未来两三年都会有大面积的拆迁。”

  柴老板笑着道。

  “YP区吗,距离有点远啊!那边今年应该没啥拆迁吧!”

  常顺想了想,然后说道。

  整个城市的拆迁区,他也是关注的。

  “今年确实不多,不过有的地方通告已经贴出来了,明年正式搬迁。

  贴了通告,就会有人提前向外面售卖物品,我们去那边,总比在这里闲着要好。

  现在也到年底了,再混一个多月,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我们过去把环境先摸清楚,路子打探好。

  明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干特干!”

  陈老板又笑着说道。

  “那我祝你们发大财!

  这边收不到东西的话,确实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谁说不是,“树挪死,人挪活”就是这个道理!

  常老板,我们也不要只顾着闲聊了,我这里还有东西卖给你!”

  他刚说完,赵老板对他说道。

  “有东西吗?那你拿出来我看看。”

  随后,对方把要出售的物件从三轮车上拿了出来。

  东西有三样:

  一把算盘,一个香炉以及一个煤油汽灯。

  算盘的主体是木头材质,木料比较普通,但算珠却是牛角的。

  香炉青石材质,整体看上去梯形,上宽下窄,高度约20公分,有四足,很厚实。

  正面雕刻有花卉图案。

  煤油汽灯由铜、铁两种金属混合而成,底部有一个商标,写着:

  “德商泰来洋行”。

  这个看上去应该是民国左右的物件。

  这种铜油灯比较少见。

  看完后,两人商量了价格。

  牛角算珠算盘,50元。

  青石香炉,50元。

  煤油汽灯,100元。

  “常老板,我们也有东西!

  你今天要是不过来,我们说不定就卖给其他人了。”

  在他付了钱给赵老板后,柴老板笑着道。

  “你们这是打算卖完东西再跑路吗?”

  常顺又跟他们开起了玩笑。

  “你说是就是!给,你看看这本书。”

  柴老板说着,把一本塑皮书递到了他的手里。

  这本书是16开的,很大也比较厚实。

  他直接翻看了起来。

  前面几页,有伟人语录:

  “学好本领,好上前线”。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又翻了几页,他有些吃惊了。

  里面是介绍各种子弹、炮弹的组成部分,大小参数的。

  图片是彩图,看着很逼真,就跟真的一样。

  之前只是随意翻看,这次他看的更加仔细了。

  在翻到前面的内容时,他发现了书的页面上有“秘密”二字。

  印刷年代是七十年代。

  这样的书,哪怕就是看了,普通人也不可能制作出来子弹、炮弹。

  毕竟任何一件兵器的制作,都是无比复杂的程序。

  就拿最简单的子弹来说,它由弹头、弹壳、发射药、底火四个部分构成。

  后世这些从电脑、智能手机上都能随便搜出来。

  知道了组成也没用,不是那么容易制作。

  需要专业工具、材料、技术工人。

  当然,就算子弹做出来了,火药以及能够刚好配套使用这种子弹的枪械,制作的难度也很大。

  火药、炸药同样不是那么好制作的。

  炮弹的构成比子弹要更加的复杂。

  看了会儿他就没有继续看了。

  这种书,后世一些介绍兵器的杂志也有相关或者类似的说明。

  在那个年代是秘密,但随着时代发展,就连核武器的构造都能搜索到,很多曾经的秘密,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常老板,这本书还行吧!讲解兵器的。”

  “一般般而已,你就是让人照着做,估计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出来,需要众多专业的技术人员。

  虽然一般,但还是可以作为兵器爱好者了解一下,你说下多少钱?”

  常顺想了想,然后说道。

  这样的书,包括其它的很多稀奇古怪的书籍,随着拆迁,都有可能遇到。

  “30块钱可以吗?”

  听了他的问价,柴老板道。

  “行!那就30好了。”

  他也没有还价,虽然是七十年代的书,但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而这本书,他买了也只是自己收藏,不会再卖给别人。

  因为他曾经听说过,一些书籍哪怕是过了保密期限,依然禁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