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那你赚到钱了没-《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渣土场,被附近的人开荒种菜区域。

  此时,有两人正在一处堆积着砖块、瓦片、石头、瓷片、陶片等杂物的位置捣鼓着一个圆乎乎的老青石井口。

  这两人,一人是常顺,另外一人,是过来开荒种地、50岁左右姓李的中年男人。

  吃完午饭,再次来到土场,他先拿着机器去上午看见的老房子倒过来的渣土区扫描了一遍。

  收获不大,没有发现窖藏,也没有遇到“大小黄鱼”或者其它价值大的物品。

  探测寻找到的东西,最好的也就一枚花钱、一枚康熙通宝罗汉钱。

  花钱是常见的“长命富贵,背鹿桃”花钱。

  之后,他就去了开荒种菜区域。

  在那边转了不久,常顺就发现了这个井口。

  井口外圈顶部有一部分残缺,残缺的位置成年人拳头大小。

  或许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残缺,加上一个人搬不动,弄回去有些麻烦,所以别人尽管看见了它,也没有把它弄走。

  这个井口,有些特别,它的表面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八个字。

  有了这样寓意吉祥的八个字,回去之后把残缺的地方用水泥接上,要是售卖,应该也能卖个好价钱。

  当然,卖不卖,以后再说。

  毕竟随着财富的积累,不缺钱后,他自己也会留下一些个人喜欢、放不坏的老物件。

  除了这个井口,这边的其它地方,常顺看过的位置,还有两个柱础、一个石碑、一个石臼。

  两个柱础看上去都很普通。

  车停的位置太远,搬过去不划算,哪怕不需要花钱购买,他也不打算要。

  石碑是墓碑,价值不大。

  石臼倒是有些用处,它不算小,有三四十斤重。

  常顺在绑井口之前,就已经把它搬到车上去了。

  考虑到户外寻宝需要工具,平时他的面包车上,只要单独外出,都会备上绳索、一根长度约一米五的粗号螺纹钢。

  “李师傅,你在这边开荒种了多少菜?”

  一边绑着绳子,他一边跟对方闲聊。

  “差不多有一亩地吧!看见那边那块打桩倒过来的大桩柱了没?那附近都是我开荒的区域。”

  李师傅指着一处地方说道。

  他说的位置,距离这边大概五六十米远。

  那个水泥大桩柱,长度差不多有3米,直径也有80公分左右。

  类似这样的桩柱,那附近还有几个,不过比那个大的要小了很多。

  “一亩地?那也不少了,你种这么多菜,自己应该吃不完吧!”

  这边的开荒,他看了,很简单,就是把土堆面上的大石头捡一下,然后撒上种子或者种上菜苗就行。

  倒过来的渣土,是从地下挖出来的黑土层,经过太阳暴晒,很肥沃。

  开荒的前两年,估计都不用施肥。

  “肯定吃不完了!说实话,我开荒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这些菜,我每天都会弄一些卖掉。

  跟前几年相比,现在蔬菜的价格可是涨了不少,城里很多有钱人都不怎么喜欢吃肉食了,反而吃蔬菜的人越来越多。”

  对方说的很实在,种菜包括其它行业,都是为了生计。

  也很客观,没好处,得不到利益的事情,谁会做?

  蔬菜的价格,也确实卖得越来越贵。

  “我跟你说,除了这里,我在别的土场,能够开荒的地方,也种着菜!”

  李师傅又笑着说道。

  还真是一个舍得吃苦的人。

  不过也挺好的,普通人,只要不懒,这年头总能有积蓄。

  哪怕是二十年后,很多资源被整合,只要人不懒,像这样向大自然索取,多观察,找到相应的门路,也会比大多数普通人过得好。

  “那你挺辛苦的!不过你是怎么想到来渣土场开荒种地的?你家里没有土地了吗?”

  他有些好奇。

  到渣土场开荒种地,这年头也是一种财路。

  “我以前就是庄稼人,几年前土地征收了,没事做,天天闲着无聊,又不想跟别人打工。

  就在附近逛,看到了这样的地方。

  想着渣土堆空着也是空着,就又想到了把它们开荒出来种上菜!”

  这样说,常顺也就明白了。

  不过对方是附近人,种菜别人不会眼红、不会说。

  要是外地人也这样跑过来开荒,说不定前面种的菜,后面就会有人偷走。

  地头蛇,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存在。

  聊着的时候,他已经把绳子绑好了。

  接下来二人就把井口抬到了面包车旁,两人合力把它搬上了车。

  这个井口不是太重,也就一百五六十斤。

  为了办事方便,常顺平时在车上备着的也有烟。

  李师傅帮忙抬石头,总不能让人家白辛苦,他直接拿了两包送给对方。

  该给的出场费,他从来没有吝啬过。

  “常老板,你说你是收古玩的,我从电视上看以及听别人说,说你们这“行当”很赚钱,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是不是这样?”

  放好东西,往菜地方向走去时,李师傅好奇的问他道。

  隔行如隔山,对方也只是表面了解,真正的情况并不清楚。

  “没你想象的那么赚钱,要是出去买东西,买到了高仿的假货,亏本都有可能!”

  想了想,他随口说道。

  “那你赚到钱了没?”

  对方又问。

  “要是赚钱,我就不来这边亲自捡东西了!”

  他笑着回道。

  一些事情,没必要说实话。

  这样说,也是为了低调。闷声发财,任何时候都不会错。

  “不会吧!我看那些搞古玩的人,挺高端大气的,听说他们谈生意都是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李师傅明显不信。

  “古玩这一块,绝大多数人都是想捡漏的,真正谈几十万、几百万生意的没有几人。

  不能用个别情况代替所有,你真正去过古玩市场就知道了。

  大家百分之九十以上,谈论的都是几百块钱最多几千块钱的生意!”

  常顺很客观的说道。

  现实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普通人,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古玩,他们大多道听途说,甚至人云亦云,觉得古玩类的东西很值钱。

  只能说没有亲身经历,见识、阅历有限。

  当他们真正去售卖某样东西时,就会碰壁,东西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值钱。

  甚至很多人被套路,交大量费用,被骗的人更多。

  根本没几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别人的藏品。

  当然,这跟圈子,机遇也有关系。

  那些说古玩值钱的人,往往大多也只是忽悠其他人购买。

  玩到最后,只要是有点阅历的人,迟早都会明白这个道理。

  总之,有了前世的经历,常顺自己会客观理智的看待古玩、或者其它一些价值巨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