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应该是密封的比较好-《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周老板,这个印章怎样,符合你送礼的标准吗?”

  第二天上午,虹乔古玩市场附近、他经常跟沈老板交易物品的位置,此时,在他的面包车里,三人聚在了一起。

  昨晚吃过晚饭之后,常顺先回了一趟在YP区住的地方,把购买的东西放了一些在那边。

  之后他就带了些打算出售的物件,回到了MH区。

  按照之前的约定,今天上午,他把想要出售的东西,带了一些过来。

  “这石头很润、材质很好!很符合要求!”

  对于他的问话,周老板看了一会儿,很满意。

  “我也看看!”

  沈老板说着,从周老板的手里接过了印章。

  “确实挺不错!”

  只是看了几眼,他就实事求是道。

  “常老板,你说下价格!”

  关于印章上的人名,常顺后来用印泥印到纸上给一些懂篆刻、篆体字的人看过,并非名人。

  很可能只是地方上的一位小官员。

  印章的年份能到明朝。

  但不管是否出名,它的材质、年份摆在那里,总会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拍卖会经常有芙蓉石的印章出售,只要是到代的真品,材质好的,价格通常不便宜。

  我的这个,材质上乘,你给个最低价,8万块钱!”

  这也是他早就考虑好了的。

  以对方的身价,这点钱算不了啥。

  当然,常顺也没有漫天要价。

  “行!就按你说的,8万块钱,不过这个装印章的青花瓷盒,你可也要送给我!”

  对方没多考虑,答应了下来。

  “你拿去好了!本来它就是装印章的!”

  常顺也很干脆利落的同意了。

  青花瓷花卉、几何纹印泥盒,只是民窑用品,值不了多少钱。

  “常老板,该我们了!”

  见他俩商量好了价格,沈老板笑着道。

  今天他带来的东西不算太多,但也不少,不是民俗类物品,而是硬货——金属古玩类制品。

  从拆迁区历史建筑老房子寻找到的那一罐带罐子重量约40斤左右的铜元、一罐子500块“小日子”银元、10斤左右的老银饰品。

  他自己在土场寻找到的几斤铜钱、铜元,一些铜杂件,还有父亲最近在渣土场探测寻找到的一些东西。

  父亲因为经验方面的原因,找到的东西不是太多,没有遇到窖藏。

  毕竟他不像常顺那样,会去历史建筑老房子寻宝。

  但在资源充足的前提下,他还是发现了近20斤铜钱、8斤左右的铜元、3块银元,一些小件银饰品,其它的一些铜器杂件等。

  圆筒形炮弹壳里装着的东西,他暂时不打算打开,也没有拿过来跟别人对赌。

  至于里面具体是啥,他目前并不清楚。

  不过密封那样好,还用蜡封防水,应该是价值比较大的物件。

  “沈老板,我们先谈论这罐铜元的价格!”

  见对方一副很迫切的样子,常顺笑着说道。

  说完,他就把罐子抱了过来。

  “常老板,里面的铜元连在了一起,倒不出来啊!”

  周老板看了会儿罐子,有些好奇,他试着往外倒了下,里面的钱币纹丝不动。

  “这是真正的罐装,里面有筒子,时间久了连在一起倒不出来很正常!不少人就喜欢收藏这样的钱币,那样可以用来跟别人对赌!”

  沈老板笑着解释道。

  “这样啊!倒不出来,那确实可以对赌!”

  经他这样提醒,周老板瞬间明白了。

  “常老板,你说下价格吧!”

  沈老板问他道。

  “罐子里面装的银元不少,都是清朝铜元,这没有打开,里面藏有银元或者银锭、黄金、玉石都有可能!

  如果只是单单藏铜元,里面差不多就能藏2000枚左右,肯定有稀少铜元。

  都是老朋友了,我也不说太高的价格,你要的话,给5万块钱!”

  “行!那就5万块钱,你再把别的东西拿出来。”

  沈老板同意的很干脆。

  说着他就把罐子放到了他的旁边。

  “这个罐子里面装的有些特别!”

  常顺说着,又把那罐“小日子”银元拿了出来。

  “有啥特别?”

  问话的人又是周老板。

  “你们看了就知道了。”

  在他放好之后,两人看了起来。

  “倭寇银元!确实挺特别的!这些咋没有连在一起?”

  周老板又有些疑惑。

  “应该是密封的比较好!”

  沈老板跟他解释了一下。

  还是经常收古玩的人有经验。

  跟之前装的铜元不一样,它们的确密封的更好。

  另外因为是银元,金属稳定性也要超过铜元很多。

  “老沈,这些银元看着有不少,我也买一些玩玩!”

  或许是觉得比较特别,周老板对沈老板说道。

  “行!我们两人分都成!”

  “我要100块就行了!”

  他俩商量好,常顺就跟沈老板谈论了价格。

  这种银元,单价比袁大头低了很多。

  最后以60元一枚,他把它们都卖掉了。

  总价3万元。

  10斤左右的老银饰品,再他拿出来之后,周老板忍不住又分了两斤左右。

  这些,他们商量的价格,是4万元。

  毕竟都是古玩,老货不能当新货出售。

  那些散件铜钱、铜元、铜杂件,少量的银饰品,其它银元、估价两万元。

  里面同样有少量的筒子钱。

  对于这些零散的钱币、杂件,除了那枚“天国圣宝”折十钱、铜“犁铧”,他之前拿了当做纪念自己收藏,其它的常顺惜缘随缘,并没有仔细查看。

  人家买东西,如果真能捡漏,那也是人家的运气。

  反正他就是按照目前的市场、对赌的行情进行赌的。

  总不能把好的都挑出来,让人家无利可图。

  再说这年头没几个傻子,看了钱币明知道不赚钱还会下手购买。

  做生意图的是长期合作,你自己赚了钱了,怎么的也要给别人留点汤喝,那样才能持久。

  商量好,三人就去了银行。

  今天出售的这些东西,总价为22万。

  算上之前的余额,去掉一些支出,他手里有266万左右。

  等忙完,差不多已经到了中午,周老板请客,他们又去酒店吃了午饭。

  对于虹桥古玩市场这边的刘老板,常顺自然也帮他留了不少的物品,最近几天他会抽时间联系他。

  午饭之后,周老板又热情的邀请他去某地方休闲放松,但他以有事情忙,委婉的拒绝了。

  很多事情,一旦做了就无法回头,坏的习惯,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

  这些,在开出租车哪段时间,他听不少人说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