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随着时间的发展,“物是人非”是常态-《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把五只鸡买下来后,陈玉婷的奶奶把它们装到了一个蛇皮袋子里。

  常顺提着袋子,四人又逛向了其它地摊。

  “刚才那个女孩长得也挺好看的,要是没遇见我,或许你跟她真有可能!”

  一边走着,宋芫跟他闲聊道。

  “不一定,就算不遇见你,也可能会遇见别的人。

  赵寡妇还想把她的娘家侄女介绍给我认识呢!

  再说你说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常顺笑着回道。

  “这倒也是!”

  “爸!阿顺!芫芫!阿静!你们也来赶集了!”

  宋芫的话刚说完,一道熟悉的声音从后面传入了他们的耳朵里。

  说话的人是三舅。

  常顺回头看了一眼,除了他,还有外公,表弟孙杰。

  “是啊!过来看看,阿顺说想多办点年货,我们就来了。”

  爷爷笑着说道。

  “外公!三舅!阿杰!”

  “外公!表哥!表嫂!表姐!”

  …………

  大家相互间打了招呼。

  “常老头,阿顺储备的年货多,最终有很大一部分不还是便宜了你!”

  外公笑着跟爷爷开起了玩笑。

  “你这话说的我不反对,反正离得近,你可以多去我家里,我们一起喝酒。”

  爷爷又笑着对他说道。

  “那感情好!说实话,德宏这两年跟着阿顺一起去沪市同样赚了不少钱。

  今年我们的年货办得也不少!你有时间了,也来我家喝酒!”

  外公、外婆目前的情况,主要是跟着他们的小儿子、儿媳,也就是三舅、三舅妈一起生活。

  “行!我空闲了一定去。”

  大家说着,一起往前逛着。

  在一处售卖蔬菜的地摊前,他们停了下来。

  常顺又买了一些芋艿头、一些西红柿、黄瓜、香菇等家里菜园没有的蔬菜。

  外公、三舅他们同样购买了一些。

  “哥!你看那边有个摊位在售卖旧书,还有一个摊位好像在卖文玩串串以及古董!”

  继续往前逛,常静忽然间又对他说道。

  顺着她看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两个连在一起的地摊像她说的那样。

  “等会儿我们过去看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人趁着过年,在乡镇这样的地方摆这样的摊位,也很正常。

  他们本来就是顺着人流往那边的摊位走去的,在又买了一些干果、干货调味品后,几人就走到了两处地摊前。

  常顺看了一眼那些文玩串串、玉牌子、玉手镯、玉扳指等,都是新的。

  除了一些是木头的材质,其它看似翡翠或者和田玉的制品,其本质要么是玻璃,要么是乳化玻璃。

  那些古董:

  铜佛像、瓷器、木雕制品、古钱币等,也都是现代的工艺品。

  其中连工地三件套都有。

  虽然上面摆放出来的东西是新的、工艺品,但老板的生意却是很好。

  不少人都在摊位前挑选着手镯、玉牌子、手串等物品。

  这个年代,信息没有那么发达,不是专门从事古玩行业的人,并不清楚东西的好坏。

  哪怕是合成料,乳化玻璃,乡下人也不懂。

  当然,在乡镇这样的地方,想要把东西卖出高价也不可能。

  他听了老板说出的价格——串串、饰品类物件,最多也就百八十块钱。

  价格不高,但是走量。

  一会儿的工夫,常顺就看见老板做了六七笔生意。

  没在这里多停留,他又走到旁边的旧书摊前看了起来。

  摊主是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看其衣着打扮,是城里人。

  对方今天来这边,应该也是赶集。

  连山镇这样的小乡镇,目前是没有旧书店的。

  这处地摊摊面上的书,主要是一些杂志、小说、农历本等。

  跟他平时去拆迁区购买的、书店售卖的旧书差不多。

  另外价格基本上也类似。

  因为过年的原因加上这边也没有书店,所以这处旧书摊生意很好。

  “哥!早知道集市上旧书的生意这么好,我也带一些书回来售卖了!”

  离开那两处摊位,常静走到了他的跟前,有些羡慕道。

  “钱是赚不完的,大老远劳神费力、搬上搬下的只卖两天的旧书,我觉得也不划算!”

  常顺笑着回了一句。

  “你哥说的对,钱确实赚不完!过年回家,就那么几天,你要好好的休息下!”

  宋芫跟着说道。

  她的话刚说完,常顺看见了陈玉婷的父母。

  不过并没有看见陈玉婷,她今年应该是没有回老家。

  常顺看见了,爷爷、外公、常静他们很快也看见了。

  对方自然同样看见了他们一行人。

  当看见常顺牵着宋芫的手时,那两人明显愣了片刻。

  宋芫的身高、长相、城里人天生的气质,都不是他们的女儿能够相比的。

  这也是他俩第一次看见宋芫。

  不管他们承不承认,她比陈玉婷要优秀太多。

  或许是为了避免尴尬,陈玉婷的父母很快离开了。

  “常顺!”

  当他们往回逛的时候,张雨柔的声音传了过来。

  “阿顺!她是谁?”

  顺着声音看过去,爷爷看见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有些疑惑。

  不久前,他们跟外公、三舅、表弟分开了。

  “是我的初中同学,她现在也在帮我看书店!”

  常顺跟他解释了下。

  这个乡镇实在太小,集市也就这一片区域,熟人之间相互遇见,真的不奇怪。

  那边除了她,还有她的二姐、父亲以及弟弟。

  常顺对她微笑了一下。

  距离不远,大家很快走到了一起。

  他们今天也是到镇上赶集置办年货的。

  “现在时间还早,你想不想去初中那边看看?”

  张雨柔问他道。

  “芫芫!你想不想去?”

  常顺笑着问宋芫道。

  “那边远不远?”

  “不远!开车去也就几分钟!”

  “那行!那我们就去看看!”

  等张雨柔跟他父亲、二姐、弟弟说了几句话之后,他们就一起向着他停车的位置走去。

  坐上车,用了不到10分钟,几人就到了地方。

  连山镇,地广人稀。

  中学原本很小,只有一栋大的教学楼,外加一栋两层楼的房子。

  另外以前是没有院墙直接就能进去的,但因为跟别的地方合并之后,最近几年进行了改造,学校的规模扩大了。

  现在看见的情形,跟他们上学时有很大的不同。

  位置还是以前的位置,但跟记忆中的校园,已经不一样。

  随着时间的发展,“物是人非”是常态。

  不过虽然扩建了,但以前的那栋教学楼还在。

  几人走到他们曾经读过书的班级,从走廊以及窗户向教室里面看去,依然能够回忆起上学时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