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是老贾介绍的想出售一些古玩类废旧物品给你的人-《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他看了下时间,快8点了。

  有些睡过头了。

  洗漱完,想到宋芫给他发了短信,他还没回,就拿出手机,发了一条过去:

  “昨晚请朋友吃饭,被要求喝了点酒,你发信息时,我刚好躺在车里睡着了,半夜醒来才看见,怕打扰你休息就没回复。”

  很客观的说法,在这样的事情上,实事求是比较好。

  发完信息,那边没过多久,回了一条:

  “哦!知道了,那你啥时候有时间?”

  “我一般晚上不忙。”

  想到惜缘随缘,自己已经不是曾经二十多岁的灵魂,他很淡然的又发了一条消息。

  其实他晚上也可能会忙,但不想让对方一直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

  “今晚呢?要是今晚有时间,我请你吃饭。”

  今天星期天,她应该不忙,所以很快又回了过来。

  “真请吗?真请的话,我可真来了!”

  本来编辑了一条“你是希望我有时间还是没时间?”

  但考虑到两人目前的关系并不熟,就又删了。

  “当然是真请了,我不喜欢欠别人的。”

  “那好!你说个地方跟时间,到时我过来。”

  这让他再次感觉对方是个很实诚的女孩。

  “时间就晚上六点吧!地方在图书馆附近的…………”

  跟她发完信息,常顺先去了停车的位置。

  昨晚喝了酒,晚上回住的地方,购买的那些绿松石原矿石放在车上忘记拿下来了。

  把面包车上的石头拿下来后,他先去吃了早饭。

  (今天常顺没去母亲跟妹妹那边,她俩已经熟悉“业务”了。)

  吃完早饭,正当他推着三轮车向拆迁区走去时,手机响了起来。

  看了下,是个陌生号码,他接通了。

  “喂!是常老板吗?”

  那边传出一个陌生中年女人的声音。

  “是我,你是?”

  “我是老贾介绍的想出售一些古玩类废旧物品给你的人!就是那个没有卖石头香炉给你的。”

  怕他不知道老贾是谁,这个女人还解释了一句。

  这样说他倒是记起来了。

  “你那里有啥东西?”

  “你要是在拆迁区的话,就过来看看!我住的地方离老贾那边不远,大概50米。”

  她并没有说。

  “那我现在过来,我刚好在这边,五分钟左右就能到,你在老贾门前等我。”

  “行!”

  挂了电话,他推着车子直接向那边走去。

  来到老贾的房门前,他发现他家的门窗已经被砸掉了,看上去才砸不久的样子,不是昨天就是前天。

  “你就是常老板吧!”

  在这里等着的一位看上去50岁左右的中年女人见他走了过来,问了一句。

  他点了点头。

  “走,我家离这里不远!”

  跟着她,不到三分钟,他们就到了她的家门前。

  想不到她家的房子居然是历史建筑,占地面积看上去挺大的。

  房子是两层楼,纯木结构,横梁、梁柱都是用的大木头,很气派。

  (路上,常顺简单打听了一下,知道对方姓张,准备下个星期就搬走交房的。)

  “你先看看这些钱!”

  女人让他进屋后,直接把八仙桌上,提前准备好的一个木盒子拿起来递给了他。

  这个木盒子长约一尺,宽约15公分,高约12公分。

  木盒的年份看上去有几十年了,不过木材很一般。

  (除了木盒子,他看见桌面上放着的还有一个青花大罐子,一个提梁壶,一个酒壶。)

  从女人的手里接过木盒,他的第一感觉是很沉,有十多斤重。

  打开盒子,常顺看了下,发现里面装着的大多数都是铜钱,还有少量铜元。

  以他接触、了解、询问、学习收藏知识的这段时间看,钱币都是真的。

  毕竟假铜钱,最近他是专门问过刘老板他们的,还看过实物。

  在里面翻看了一遍,他发现大钱不多,就三枚:

  一枚咸丰重宝当三十,一枚咸丰重宝当五十,还有一枚花钱。

  看见咸丰重宝当三十,他有点意外,这个特别稀少,比当五十、当百的都要值钱太多。

  花钱是一枚庙宇花钱,很厚实,钱币圆孔上下左右位置有梅花图案。

  这样的花钱,他在看一些专门玩古币的主播直播鉴宝时,看到过,比较值钱。

  又整体看了一会儿里面的钱币,以清朝的居多,也有明朝、宋朝等其它朝代的,少量铜元,民国、清末的都有。

  “这些钱币你想卖多少钱?”

  看过之后,常顺问价道。

  “我不懂这些,以前听别人说普通的基本上都是1块钱到两块钱一个,大的50元或者100元一个。

  这些有一千五六百枚,里面也有大的。我也不多找你要,你给5000块钱!”

  说着话,张女士还挑了几枚铜元出来。

  或许她认为这样的钱币比较值钱。

  (出门铲地皮,那些同行的收购价格,确实像张女士听说的那样。)

  “这些先放旁边,你桌子面上放着的罐子、提梁壶、酒壶是不是也是准备出售的东西?”

  暂时没有答应她说的价格,常顺又问道。

  “是的!这些也准备卖掉。”

  女人看了一眼几样东西,对他说道。

  “我可以先看看吗?”

  “你看吧!”

  经过张女士的同意,他挨着看了起来。

  罐子是一个大的青花“莲子罐”,看上去像莲子一样。

  高约40公分,顶口直径约25公分,底部直径约20公分,中部最宽宽度约一尺。

  面上画着的也有荷叶、荷花、莲子、蜻蜓、蝴蝶等图案。

  看了一下罐子的底部,没有款式。

  这说明它是民窑的。

  提梁壶柱形,是彩瓷的,高度约20公分,直径约15公分。

  面上画的有蝙蝠、吉庆图案、瑞兽等,写有几个“寿”字。

  常顺看了一眼壶的底部,有一个红色的底款“同治年制”。

  这个款是一个“豆腐款”,不是很规整,一些地方颜色看上去深浅不一,同样是民窑瓷器。

  不过壶身图案画的很精美,字写的也好,算得上是民窑精品。

  酒壶是温酒用的,白铜的材质,高度约着15公分,底部最大直径约10公分,很厚实。

  壶面同样刻有图案,有侍女童子、花卉,看上去是民国时期的风格,很精致,同样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