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两位不要吵了,现在吵不吉利-《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喂!你看着点、当心点!可不要把我的传家宝弄坏了,我这几样东西价值两三千万,弄坏了你赔不起!”

  26号的上午,八点半左右,中福古玩城,瓷器鉴定排队区,常顺刚来到这里,一道话语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说话之人,是一名年龄60多岁的老者。

  此时,他的旁边放着一个行李箱,箱子里面装着的应该是他拿过来想要找专家鉴定的东西。

  今天是周日,这边的场地人山人海,有不少人可能为了排在前面,天没亮就赶过来了。

  这名老者的话,并不是对常顺说的,而是对站在他前面排队的人所说。

  那人也是一名老者,戴着鸭舌帽。

  刚刚是前面的人往后退了两步,差点碰翻对方的行李箱。

  后面的老者怕东西被损坏,就用手往前推了推前面的人。

  不过都是老年人,怕被对方讹上了,所以他也不敢太用力,只是轻轻的推了下。

  “两三千万很多吗,我赔不起?你可知道我今天带来的东西值多少钱?价值几个亿!”

  戴着鸭舌帽的老者回过头看了对方一眼,怼了回去。

  随即又拖了一下他自己带着的行李箱。

  今天来的人除了少数背着双肩包的,大多数人都用的是行李箱。

  毕竟用行李箱装东西移动更加方便。

  “你自己一会儿走路可得注意点了,千万不要把我箱子里面的东西弄坏了!不然你才赔不起!”

  站在前面的老者接着又说道。

  “你说值几个亿就值几个亿啊!我的是传家宝,是真货,你那些说不定就是买别人的假货!”

  先前说话的人也不甘示弱。

  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藏品价格居然不如对方高,所以只能从真假上来说事。

  “传家宝就没有假货?那些个个说自己东西是传家宝的人,往往在专家鉴定之后都是假的。

  前一段时间,专家鉴宝时有人拿了一个传家宝让专家帮忙看,最后在瓷器的底部款式上,居然写的是“景德镇制”。

  还有一人拿着一把小孩的玩具斧子,说是家里几代人传下来的,结果哪里是什么几代人传下来的,不也是现代的东西。”

  站在前面的老者再次说道。

  “那是别人,跟我的不一样,反正我的东西是真的、也很值钱!”

  站在后面那人对他自己带来鉴定的物品很自信。

  “就你的东西值钱,我这东西可是三十年前买的,那时候还没有多少假货。

  实话跟你说,我带来的有元青花,你说值不值几个亿?”

  戴着鸭舌帽的老者说到最后,声音大了几分。

  他的想法应该是提醒附近站着的人,让大家都要注意,不要碰坏了他的东西,不然赔不起。

  “三十年前买的就没有假货了?古玩这一行,哪个时代不做假?况且你说的元青花,这个做假的人就更多了!”

  “你的意思是只有你的东西是真的,别人的都是假的?我看你那什么传家宝,最后专家鉴定了,肯定是个笑话。”

  “想看别人笑话的人,往往会被别人看笑话。你排在了我的前面,我倒是要先看看你那元青花是不是真的元青花,恐怕最终也是个笑话!”

  …………………

  从两人对话中,常顺能够听出来二人比较幼稚,尽管他们一大把年纪。

  而这些玩古玩被忽悠的老年人,他们绝大多数肯定也都是一些思想相对单纯幼稚的人,不然也不会被人忽悠,上当受骗。

  要是购买物品的价格不高还好,损失不大。

  但如果让那些吃人血馒头的黑心老板给做了局,买到假货被骗几十万或者几百万,那样的损失就不小了。

  “两位不要吵了,现在吵不吉利,也没有意义,一切还要以鉴定结果为准。”

  见他们依然还在争论,一名年龄跟常顺差不多的男人上前劝阻道。

  这人手里并没有拿东西,看样子也是过来看热闹的。

  听到有人劝说,两人也不再争论。

  只是听着两人对话的这一会儿工夫,后面又来了不少带着东西想要鉴宝的人。

  常顺整体观察了一遍,发现这些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中老年人。

  其中以老年人居多。

  年轻人看不到几个,就算看见的年轻人,也都是过来玩的,并非鉴宝。

  而近些年,搞古玩的人,大的收藏群体也都是这些老年群体,也只有他们有些闲钱玩古玩。

  但他们花了钱买到的往往并不是真正的古玩。

  绝大多数都是工艺品——各种假货。

  什么价值几千万、几个亿,纯粹的异想天开,白日做梦。

  几千万、几个亿,也只有这些真正的“国宝帮”才会脱口而出,说话脸不红,心不跳。

  在那些不玩古玩的人看来,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曾经梦想着玩古玩赚几个亿的人,随着时间的沉淀,都会切身感受到梦想的破灭。

  终究是一场梦。

  是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

  古玩泡沫太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破碎。

  当然,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头脑开始变得清醒,不会再去盲目花大价钱购买那些并不适用的东西。

  古玩行业曾经的辉煌、原因是复杂的,还有其它方面,这些更深入的内幕,懂得人也都懂。

  又过了片刻,前方另外一处队伍传来了争吵声。

  这种争吵,看起来像是有人插队。

  常顺往前走去,了解之后,也确实是插队的事情。

  这种插队,属于站在熟人身前的那种。

  插队之人被后面的人看见了,大家都表示不满。

  甚至有一名老者情绪激动,直接上前扯住了插队之人。

  插队是可耻的,很不文明!

  要是按照插队的逻辑,前面只要有一个熟人抢了好位置,他的亲朋好友都能够站到他们前面,那大家排队还有个毛线的作用。

  随着后面排队抗议的人越来越多,那名插队的人最终还是离开了。

  他要是不离开,一会儿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过来肯定也会将其劝走,惹了众怒不是好事,何况这里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这阵大家都相互监督着,并且还有监控。

  如果是手里不拿着东西的人往前走,倒是没人说啥,如果拿着东西还往前走,很多人都会怒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