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卖给你,那肯定不能按两三百算-《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开推土机的师傅很尽职尽责,工作期间都没有休息,渣土一次次的被推了下来。

  当又一次的渣土被推到坡面之下后,一些瓷片混合着一根水管露了出来。

  在下面等着的有三人,这三人除了常顺、李师傅,还有另外一名姓叶的师傅。

  当然,旁边也有一名拿着金属探测器正在扫荡寻宝的人。

  此时叶师傅距离水管最近,他快速的将水管抢到了手里,并且抓住了它。

  与此同时,常顺的眼光并没有放在水管上,而是看到了水管旁边的一个黑釉烛台。

  他上前把烛台捡了起来。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个烛台居然不是残的,他仔细查看了一遍,发现它完整无缺。

  烛台是双层盘口烛台,高度约15公分,很小巧厚实、精致。

  年份清朝时期。

  这种精品烛台,市场价不会低于2000块钱。

  叶师傅刚刚应该也看见烛台了,并且烛台距离他更近。不过以一个捡铁人的惯性思维,眼中肯定是以捡铁为主。

  水管比较粗,有一些锈迹,目测应该有六七斤重。

  常顺把烛台拿到手里,又观察着土面上的其它物品,接着又捡到了几块比较好看的青花瓷片。

  “老叶,你捡水管却放弃了那个完整的烛台,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刚刚的情形,被不远处拿着金属探测器扫荡的那位师傅看在了眼里,他随口说了一句。

  “这些瓷片,大多数都是破的,谁知道这个是完整的?

  常老板捡到,说明他跟这件物品有缘,我也没必要嫉妒。

  就像你们用机器寻宝,不论探到啥,我同样不会眼红!”

  叶师傅回道。

  “呵呵!有魄力,你能这样想就好!”

  探宝这人说完便不再说啥,而是晃动起了机器,继续探测寻找起来。

  常顺也没说话,而是把烛台单独小心包好,把它放到了背包里。

  那几块瓷片,他放到了随手提着的一个老帆布手提包里。

  “常老板,你刚刚捡到的那个完整瓷器大概能值多少钱?”

  这时李师傅问他。

  “能值两三百块钱吧!它就是一个陶瓷的,比青花瓷便宜多了!”

  想了想,他说了一个很保守的价格。

  主要是怕说高了叶师傅心里不舒服。

  毕竟之前他说的话虽然很豁达,但捡铁的人,放弃了一件特别值钱的东西,却捡了一个不值钱的,怎么想,怎么感觉亏。

  “两三百,那你卖给我!”

  这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再次响起,说话的人,又是刚刚那名拿着机器探宝的人。

  这人也真够二百五的。

  他不说话,没人把他当哑巴。

  “卖给你,那肯定不能按两三百算!”

  常顺想了想,对他说道。

  “那你说说多少?”

  对方又问。

  “一枚咸丰当五十就行!”

  正说着,推土机的渣土又推了下来。

  这阵他们暂时停下了交谈,再次寻找起了各自面前的物品。

  完整的瓷器很难遇到,哪怕是瓷器街这种瓷器集中地,完整的也都是少数。

  找了会儿,他们都找到了瓷片。

  捡不到铁,叶师傅也跟着捡起了瓷片。

  常顺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人多很热闹,哪怕人多了蛋糕会变少。

  “你刚刚说的意思是用咸丰当五十换吗?”

  那名拿着机器的人见他们又不忙碌了,接着之前的话题跟他闲聊。

  推土机由于不是只推一堆土,距离拉的很远,所以推一次需要大概一分多钟的时间。

  “是啊!只要你愿意,不过品相不能太差,至少要一般的品相。”

  他这说的也不是开玩笑,一枚咸丰重宝当五十,现在的行情通常都在2000左右,好的局口,价值更大。

  他这样说,对方倒是沉默了起来。

  “你刚刚的烛台是完整的吗?”

  或许是没有看清楚,这位寻宝人又问。

  “小刘!我刚看了,瓷器是完整的!”

  这时老李说道。

  被称呼为小刘的人,年龄看上去大约30岁。

  “可惜我这里没有“咸丰当五十”,不过有一枚“天启通宝”背十一两,价值不比咸丰重宝当五十低,你要是同意换,我们可以相互之间看看。”

  被称呼为小刘的人想了想,然后说道。

  “行!你要是喜欢这瓷器,我就跟你以物易物,换了!”

  常顺觉得无所谓,惜缘随缘的获得物品。

  钱币跟瓷器,他个人其实更加喜欢钱币。

  于是双方又都把东西拿了出来。

  两人各自开始查看对方的物件。

  常顺看了一会儿这枚明朝时期的大钱,品相很好,从包浆看,就是小刘上午在土堆里面用机器扫荡出来的。

  其价值的话,至少能卖出3000块钱。

  当然,他的那个烛台,要是操作的好,遇到好的买家,喜欢瓷器之人,也能卖出3000以上的“高价”。

  看过之后,他俩都比较满意对方的物品。

  不久之后就达成了共识,以物易物。

  “小刘,你为啥要跟常老板换东西?”

  这时老李捡完了一次渣土里的物件,过来好奇的问道。

  他们都是Jx这边的人,经常在渣土场谋财运,所以比较熟悉。

  “我认识的客户,有一位老板特别喜欢收藏瓷器,他跟我打听了很多次要购买真品,那些地摊货他看不上,说没有真的,让我留意从土场出的货。

  现在遇到了真品,我就想着换过来,到时候卖给他。

  我跟常老板现在是各取所需。”

  小刘笑着回道。

  “这样啊!我不懂古玩,你说说你刚刚的那枚铜钱值多少钱?我看着挺大的,现在也很少见!”

  李师傅又问。

  “我要是说值2000,你信不信?”

  小刘回道。

  “有那么值钱?那不是说刚刚的那个烛台也能值2000?

  常老板,看来你之前没有说实话!”

  老李说着看向了他。

  “值不值那么多,要看卖给谁?古玩这东西,圈子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值100块钱,是它!值1000或者,也是它!”

  常顺并没有觉得尴尬,他说的很自然,事实也是如此。

  “常老板说的对!古玩的价格,一物一价,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人手里,价值不同!”

  小刘跟着附和。

  “不过它终归比铁值钱!

  老叶,下次捡东西,可不要只顾着捡铁了!”

  老李笑着对叶师傅说道。

  叶师傅没有说话,不过表情有点尴尬,对于他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吃一堑长一智”,相信以后到渣土场捡东西,他也会先捡价值大的——除了铁,他肯定还会留意其它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