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姑父,你听谁说的猫头鹰还会笑-《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距离果园不远处的竹林旁,一行人此时此刻聚在了这边。

  跟昨晚有些区别,二叔、袁超不在,换成了蒋宏成、蒋赫、常静。

  想着要抓知鸟,今天的晚饭提前了半个小时。

  在来竹林之前,他们先在桃林扫荡了一遍,抓到的知鸟同样不少,只比昨晚少了大概五分之一。

  这些破土而出的知鸟猴就像雨后的春笋,今天拔了,明天还有,会持续一段时间。

  来竹林,为了防止蛇,他们除了都换上深筒靴,还各自找了趁手的竹竿,以预防突然出现的危险。

  毕竟晚上也是蛇活动的时间。

  “好恐怖的声音啊,吓我一跳!”

  当几人刚走到竹林附近,远处突然之间响起了一道声音。

  说话的是蒋赫。

  “你一个大小伙子还怕听见这声音,还吓一跳,我们这里有这么多人,又不是老虎。”

  蒋宏成批评道。

  刚刚常书怡跟宋芫在听见这声音时明显也颤了一下,常顺从牵着她俩的手就能够感受到。

  以他多年在乡村居住的经验,声音是猫头鹰叫出来的。

  “你也不要说儿子,你的胆量比他也大不了多少,他不是晚上来山里比较少吗,等听习惯了就好了!”

  常静对着蒋宏成说了一句。

  “嗯!妈说的对,我现在听着就好多了,阿鸣哥、阿博,你们刚刚突然听见那叫唤声,有没有感受到害怕的?要说实话!”

  蒋赫说着又问他身旁的常书鸣、常书博。

  “好像有那么一点点!”

  “一瞬间!不过再怕,遇到了危险要真的与之打斗,我肯定不会退缩。”

  兄弟二人纷纷说道。

  “大哥、二哥好样的!”

  常书怡在后面赞道。

  说着话,他们走进了竹林。

  “我看见知鸟了!”

  这时蒋赫又兴奋起来。

  抓鱼摸虾逮知鸟,是很多小孩都喜欢做的事情。

  他说着走向了一个比较粗的竹子。

  “我也看见了!”

  常书博说着也走向了一棵竹子。

  “阿赫,我们比比,看你发现的那只知鸟大,还是我手里的这个知鸟大!”

  小孩子,总会想到一些好玩的情况。

  “行!那我们就比比。”

  正准备把知鸟丢进桶子的蒋赫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在灯光的照射下,两人把知鸟放到了一起。

  目测常书博捡到的这只要大上一些。

  “这只不算!等回去了,我们把各自捡到的最大的拿出来比!”

  发现输了,蒋赫又说道。

  “行!那就回去了再比!”

  “二哥、表哥!我也要跟你们比!”

  常书怡也凑起了热闹。

  “好!算你一个!”

  在他俩发现知鸟后没过多久,其他人也都看见了,纷纷把它们抓了起来放进了带过来的容器里。

  昨天常书怡害怕不敢抓,今晚也能大胆的抓了。

  中午、晚上,她也吃了好几个。

  “爸,你说知鸟都是从土里面钻出来的,我们要是拿着铁锹挖,是不是也能够挖到。”

  抓起一只从土面上捡起的知鸟放进了塑料油桶,看着地面上的小孔洞,常书怡问。

  “当然能够挖到,不过没那种必要,你挖的话,怎么的都要浪费更大的体力,现在直接捡多轻松。”

  常顺笑着回道。

  “她只是说能不能挖到,又没有说一定要挖!”

  宋芫白了他一眼。

  “我不是好心提醒吗!能不费力就不要浪费体力。”

  “书怡,你快过来看,这边有一只知鸟快蜕壳了,正在上演金蝉脱壳!”

  他的话刚说完,常书鸣说了一句。

  “好的!大哥,我就过来!”

  很快,她就跑向了那边。

  听见有金蝉脱壳可以看,大家都没有急着抓了,都围了过去。

  “我们用手机拍下来!”

  这时常顺提议。

  位置有限,他也没有抢着看,只是站在身后拿出手机,举高后开始录制视频。

  宋芫、常静离得更近,她俩拍摄的效果要更好。

  在常书鸣发现它时,这只知鸟已经钻出大半个身子了,又看了几分钟,这只知鸟就全部钻了出来。

  看上去很虚弱。

  它的这种样子,大家也都没有再去抓它。

  蜕变过的知鸟,看着明显没有刚从土里爬出来的肉多,蛋白质含量高。

  吃知鸟,还是蜕变之前的更好。

  等看完,大家继续寻找起来。

  之后的时间,他们在竹林又找了不少。

  期间蒋宏成还发现了一条蛇,当时他也被吓了一跳。

  风水轮流转,这让常书博也笑话了他胆小。

  不过穿着深筒雨靴,蛇一般也不主动攻击人,看到人后,逃跑了。

  “爷爷!我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过,说猫头鹰要是夜晚在谁家的房子附近叫,那个人的家里很快就会死人,是不是真的?”

  回去的路上,想到先前猫头鹰的叫唤,常书鸣问他。

  “有一定的概率是真的!”

  父亲回道。

  “这么吓人吗?听见它的叫声,把它赶走,那样会不会就没有事?”

  蒋赫说。

  “有句话说的是: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要是声音听起来带着笑声,那样才恐怖!”

  这时蒋宏成跟着说。

  “姑父,你听谁说的猫头鹰还会笑?”

  常书博问。

  “听别人说的俗语,叫声不一定会死人,但是带着笑声的叫声,据说肯定会死人。”

  “有那么玄乎吗?”

  “很多事情都比较玄乎,我都经历过!比如说有一次出去钓鱼…………”

  “宏成!你能不能不要说这个话题了,会吓到小孩子的!”

  蒋宏成刚准备讲故事,他的经历,就被常静打断了。

  大晚上的,的确不适合说这些。

  “不行!我不要走在最后面!”

  ………………

  其实关于一些玄之又玄的事,常顺自己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经历过。

  估计很多人也有这种经历。

  回到家里,他们开始计算起了晚上的收获,常顺他们今晚抓的比昨晚要多两三斤。

  蒋宏成他们也抓了六七斤。

  这边的知鸟之所以多,主要是距离城镇远,没有别人竞争。

  几个小孩把抓回来的知鸟,最大的选出来进行了比较,最终居然是常书怡选的一个最大。

  这只大知鸟,是宋芫发现的。

  为了纪念,他们还拍了照片跟视频。

  乡村的生活,就是这样普通,安静,也充满了原生态气息。

  如果厌倦了城市生活,就这样自给自足,普普通通的过,也挺好。

  等再过二十年他老了,那就回来,到时种点田地,落叶归根。

  当然,这也只是现在的想法。

  至于二十年后是啥样,现在还无法预料。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