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本老账本票据、两本相册-《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常老板,我这里有两本相册、一本老账本票据,你看看要不要?”

  10号的上午,常顺又去了拆迁区。

  他刚停好车往租住的房子那边走去,杨建超看见了他,喊了一声。

  “你这么早就收到货了?”

  看了一眼他三轮车上放着的东西,他跟对方也打了招呼。

  此时杨建超的车子上放着的有一个旧空调、一辆老自行车、其它的一些破铜烂铁、废纸壳等物品。

  “是啊!昨天晚上就联系好了,我直接过去就从那人的家里装货,现在也不算早,都快9点了。”

  说着话,常顺走到了三轮车旁。

  杨建超很快把东西拿了出来。

  票据在最上面一层,他顺手拿到手里翻看着:

  “1959年9月份原始凭证——主营、餐厅。”

  这是这本账本的封面文字,另外还有经办人的名字,盖的印章等。

  看完封面,他又看起了里面的内容:

  “市印五厂伙食团客菜出售汇总表,下面有一些菜名、单价、客人数量、金额、备注等信息。

  比如说大肚汤,单价0.1元一份,冬瓜汤0.05元一份,鲜带鱼0.12元一份,炒鱿鱼,0.1元一份,毛豆0.11元一份,绿豆芽0.06元一份,乌贼鱼0.1元一份等。

  这里的一份是一盘或者一大汤碗。

  客人数量指的是某一餐点了此道菜的总数量,这个不固定,有七八个人数的,也有七八十个人数的。”

  看着单据,他知道了那个年代的菜价。

  用分分钱的年代,那时最大面值的也就10元。

  继续往后翻,有一些发票,比如说:

  “沪市食品进货公司长寿路商店。”

  “鸿寿坊咸菜豆芽合作商店。”

  “沪市粮食油脂公司。”

  “菜蔬购入清单发票。”

  “普陀区副食业统一发票。”

  “市粮食公司粮食销货单。”

  ………………

  从菜蔬购入清单看,采购的物价也很便宜,比如:

  茄子,0.04元一斤。

  绿豆芽,0.06元一斤。

  毛豆,0.08元一斤。

  猪血,0.08元一斤。

  丝瓜,0.07元一斤。

  酒,0.48元一斤。

  肥膘肉,0.82元一斤。

  “常老板,之前听你说要出门玩几天,这几天出行,玩的怎样?”

  他一边看着,杨建超跟他闲聊。

  “还行吧!绿松石的原产地听说过了没?我们这次去那边看了看!”

  常顺随口回了一句。

  “绿松石?当然听说过,那些古玩地摊假货遍地都是!

  怎么,你又打算投资购买那种矿石了吗?”

  杨建超只是听进了绿松石、忽略了产地。

  关于自己以前买过石头的事,常顺并没有跟他说起过。

  也没必要说。

  “不打算买,我只是想了解一下真正的原矿石到底是啥样?如果买,我就买原矿,那样大概率不会买到假货。

  另外看过了真品,也就能知道真正的绿松石是啥样!”

  “你这话说的有道理,不去一线,就不能真正的了解真东西。

  这个就像以前我没去过渣土场,没有接触真正的古瓷片、古代的钱币,哪怕去古玩地摊看到的再多,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直到去了几年,现在扫上一眼地摊货,就能看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处摊位是卖真货的,哪出摊位是卖仿品的!”

  杨建超这样说,看来他也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收藏经验。

  “这本账本老票据多少钱?”

  看完,他问价道。

  “我也不找你多要,给200块钱,你看咋样?这样的账本现在很难遇到的!”

  杨建超想了想,说价道。

  “行!那就200块钱。”

  常顺也没有还价。

  就像对方所说,目前这种账本的确不多见。

  而他买了也有用处,剧组有一些编剧,他们在进行改编年代剧的时候,可以把这上面的菜价拿着翻看。

  作为实物依据,更能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

  而不是凭空想象价格,误导观众。

  既然演剧,那就尽量演得让观众少挑毛病,能避免的尽量避免。

  “我再看看你的两本相册!”

  说着,他把账本放到一边,拿起其中的一本看了起来。

  这本照片的年代是八九十年代,里面以生活照为主,有家庭照、景区门口的照片。

  看了一眼地点,主要是在京城。

  毕竟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或者景区太明显。

  有天安门、长城、天坛、故宫等。

  另外一本相册很大、也更多,是刚才看过的那本至少三倍以上的数量。

  照片的年代比较近,基本上是2000年左右到2010年之间的。

  里面的内容有一半是结婚时拍摄。

  从接亲的内容看,男女双方都是城里人,家庭条件比较好。

  翻看了一会儿,他发现有几张女人怀孕后期,男方陪伴女方,抚摸孕妇肚皮、亲吻女方肚皮的照片照的很好。

  这户人家,要了两个孩子,还有儿子跟母亲的合影,抚摸母亲肚皮,等待未来相见的妹妹的照片。

  毕竟从翻看的照片中,他发现了女人后来生的是一个漂亮女孩。

  想当年,宋芫怀孕,他自己也照过跟她怀孕时的照片,很温馨。

  也有常书鸣、常书博的合影。

  “这两本相册多少钱?”

  翻看完,常顺问价道。

  “两本你给30块钱!”

  这也是现在的行情。

  现代的普通照片并不贵,一般就10块钱、20块钱一本。

  除非是明星或者名人。

  拆迁区,在搬家的过程中如果不仔细清理、检查,有很多的东西会被遗漏,不论是照片或者其它物品。

  按理说相册这类东西一般人留作纪念都不会遗忘。

  但总是有其它的一些原因。

  别人他不清楚、也不需要清楚,但如果是自己搬家,家里的照片,他肯定是不会漏掉的。

  杨建超说的价格他也没有还价。

  “还有其它的东西吗?”

  付了钱,他又问。

  “这里没有了,不过我的家里还有一些东西,等哪天下雨不忙了,你到我那边看看。”

  对方回道。

  “行!那就改天去你家里看。”

  又聊了几句,他们就都分开各自忙碌了。

  常顺把买的物品放到了车里,然后去了租的房子那边,骑上电动三轮车去了拆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