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改善经营的计划-《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

  刘笔睁开眼。

  不知道是在这个世界的第几个天亮。

  可能是八十多个,可能是九十个。

  刘笔数不清楚。

  总之身心放松,就证明新的一天开始了。

  打开安全屋的门,苏姚安安静静地坐在壁橱前。

  只不过这次穿着防护服。

  “打扫好了。”她轻声说道。

  “老实了?”

  “玩归玩,闹归闹。”苏姚说道,“上次刚来的时候是不熟悉,所以不敢收拾。”

  刘笔环视四周,角落都被收拾得很不错。

  哪怕有新风系统,孢子都会缓慢地污染室内环境,所以刘笔每天开店前都不得不收拾很长时间。

  “看上去刀具也收拾好了。”刘笔点点头。

  “喷火罐炙烤、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再加一遍清水冲刷。我记着的,搞错的话会死人吧。”

  苏姚回答。

  “记性不错。”

  “因为是拼命学的。”苏姚回答。

  “简单吃个饭,过段时间会有人来买早餐了。”刘笔说道。

  早餐是一大碗粥。

  苏姚泡着粥,啃着之前没舍得吃下的包子。

  就是包子有点硬,她干脆把包子皮和馅儿都掰碎扔进粥碗里,混合成糊状物。

  颇有点像羊肉泡馍的样子。

  “这种吃法不错。”刘笔说道。

  他在喝肉沫汤就着蛋白块。

  来到这个世界久了,饮食习惯真的会逐渐接近。

  他从柜子里找到了一个隔夜馒头,按了按。

  因为酵母至今还没有投入使用,馒头现在还是死面。

  隔了一夜,硬如粪石。

  但这种馒头拿来泡汤却是非常正好的。

  他把馒头按碎成指头大小的碎块,加进汤里。

  一块块馒头像北极的浮冰,和切碎的肉沫,一起飘在琥珀色的汤里。

  清亮的汤汁被吸收进了馒头块,捞起吃一口,像在嘴里挤压海绵一样,把汤汁缓缓吸收干净。

  一碗下肚,振奋精神。

  听说当年干活的农民伯伯,也是考虑到隔夜馒头坚硬如石,才想到了这样的两全之法。

  只是如果这馒头更干一点,更脆一点,或许能更好吃。

  这个世界,在缓冲区搞风干食物,风险似乎还是太大了点。

  “店老板,苹果须还有卖的没有啊!”

  窗口那边来人了。

  看服装应该是附近建筑工地的。

  “苹果须昨天卖完了。”刘笔回答道。

  “啊,太可惜了……”来人叹道,“那没办法了,给我拿些树土豆吧。”

  “好嘞。”

  刘笔放下碗,走到窗格前。

  “马上炸好,稍等几分钟。”刘笔说道。

  “没事,还没上工呢。”来人笑嘻嘻说道。

  “你们是哪个工地的?”

  “55号据点!”那人回答,“最近新建的。”

  “居然有新建?那祝开工顺利啊。”

  “那当然。”工人笑道,“咱们工头开工前拜天拜地拜祖宗了都,佛祖、玉皇大帝、孙悟空,还有天幕、铁祖、赛博之神,全拜过了。”

  后面三个没听说过啊,是新神吗?

  “那你们工头也真是够谨慎的。”刘笔回答,“那肯定一帆风顺了。”

  “害,憋提了,还是耽误事了。刚拜完,那旗杆就倒了。有懂行的老先生说是请的神太杂,交通堵塞,撞车了。”

  听着工人的中原口音,刘笔不知道为何有点想笑。

  金黄香酥的土豆被装进密封袋里,然后送给工人。

  第二份餐是包子和粥。

  第三份餐是一份烤肉。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中午1点左右,久违电话铃声响起了。

  “有外卖。”刘笔说道,“位置说是在地下城甲区2夹层98栋1室。”

  一个刘笔没有听过的地名。

  “甲区二夹层啊……”苏姚挠挠头,“那里有个很大的佛头,用钢铁做的,青灰色。但那佛是睁着眼睛的,眼睛是蓝色玻璃做的。”

  “你去送吧。”刘笔说道,“你不是想送么。”

  “嗯嗯。”

  苏姚笑了起来,神情和之前笑起来没有太大不同。

  至少她感到的快乐不是假装的。

  “不怕我把车开跑吗?”她问道。

  “你也得敢。”

  刘笔回答道,眼睛却瞄向上午刚刚看到的S级奖池。

  这次的奖励是一辆全新的越野皮卡。

  如果你真把我的老头乐三轮骑跑了,我就换这个。

  不,等你走了就换。

  苏姚把粥一饮而尽,她似乎对这份信任感很受用。

  她拿了几张纸出来,推到刘笔面前。

  这几天,她一直在上面写写画画。

  “嘿嘿~”她说道,“我给你简单讲解一下。”

  刘笔定睛一看。

  第一页是一个计数图。

  一列菜单包含刘笔餐厅所有的菜,一列则是计数。

  表格抬头“荒野饭店6日内用餐不完全统计”。

  “炭烤腿蛋肉 15份

  爆炒腿蛋肉片 6份

  腿蛋肉沫汤 20份

  三头蚯蚓肉 12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树土豆(炸) 35份

  树土豆(蒸煮)10份

  蛋白质块包 5份

  豆芽菜包 50份

  苹果包 15份

  苹果糊 40份

  ……

  限量:

  苹果须(干炸):6份

  苹果须(裹粉):10份

  ……”

  “今天数据只记到中午,不过也基本上差不多了。”苏姚说道。

  第二张图是一个备料表。

  上面没有具体的菜单,而是配菜的原料,包括土豆、压缩饼干、蛋白质块、豆芽等。

  刘笔简单扫了一眼。

  “……土豆(总计):约20斤

  蛋白质块(总计):30块左右

  豆芽(总计):约5斤【有三天不足】

  韭菜(总计):约3斤【有三天不足】

  ……”

  第三张是稀稀拉拉的几句话,有些还带着拼音。

  “这这这这张是草稿!我直接讲!”

  苏姚红着脸把那张纸抢了过去,之后假装大人模样清了清嗓子:

  “咳咳,我简单说几点。”

  “说。”

  “店老板,作为饮食店来说,你的食品分布是不合理的。你的成本很低,但不是完全没有成本的,而很多成本都被浪费了。”

  “蛋白质块的作用完全被腿蛋肉替代了,所以没人买,但是你屯了一大堆。”

  “九区常识:蔬菜比蛋白质稀缺——不然大家都不会天天吃维生素片了。但是豆芽和韭菜常年不足。”

  “苹果糊很畅销,苹果包却没太多人买,是不是大家没那么喜欢呢?”

  “腿蛋肉和土豆其实消耗量很大,按照目前的需求量,再高点,也要短缺。”

  “所以呢?”刘笔有点兴趣了。

  “扩大土豆种植面积,扩大腿蛋的来源,扩大韭菜和豆芽——最好还有其他蔬菜!”

  苏姚话锋一转。

  “减少蛋白质块采购量,稍微减少压缩饼干采购量;注意燃油采购量,注意酒液消耗量!”

  丝丝入扣,用差不多一周的观察,就把荒野饭店的问题摆在了刘笔面前。

  “我编了个顺口溜,这叫三个扩大、两个减少,两个注意,简称三扩两减两注意。”

  “……”

  这姑娘要放在山东考编,横竖是个人物。

  “你哪学来的这些?”

  “我以前在边缘城区的时候,在餐馆帮工,听新闻广播久了,就有样学样,照着分析?总之,就这样吧,俺没上过学,你随意。”

  她拿过车钥匙,跑到门外去了。

  她的建议很对。

  刘笔拿着那几张纸,开始考虑扩大的事情。

  等等,这个等下考虑。

  刘笔放下纸,等待着门外的马达声。

  等马达声远了,他才来到室外。

  见方圆几百米都没人,他点开了系统抽奖界面。

  他攒了很久积分。

  他要那辆新皮卡。

  喜欢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