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睡不着啊-《四合院之从街溜子到反特先锋》

  次日

  陈雪茹在家里养胎,他准备了一些爱吃的东西,又准备了一些水果洗干净,又把家里收拾了一遍,吃过午饭之后,这才得空离开。

  倒不是因为他不想继续呆下去,而是下午徐慧真会过来,他跟陈雪茹的事不好摆在明面上。

  “哈…”

  阎解放骑着自行车刚出胡同,就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昨晚他几乎没合眼,一半是因为陈雪茹怀着孕睡不踏实,一会儿要喝水,大半夜说饿了,他赶紧起身熬了锅小米粥,刚伺候完,又念叨着想吃口清爽的,他又摸黑去洗水果,前前后后没歇着。

  好不容易等陈雪茹后半夜睡沉了,他自己却激动得瞪着眼到天亮,一想到要当爹,心里头跟揣了团火似的,压根睡不着觉,

  便大半夜跑了躺恭王府,把心心念念的宝藏收进了空间。

  本来还算空荡荡的空间再次满满当当,白银太多了,他大概的清点了一下。

  宝藏内有赤金580万两、生沙金200万两、金元宝1000个、银元宝1000个、元宝银940万两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珍珠、人参、宝石、玛瑙、翡翠、玉器、金银器等贵重物品。

  可能这么说没有什么概念,就拿生沙金来说,清朝的计算是一斤十六两,也就是说,单单生沙金就有十二万斤。

  一块大黄鱼不到四斤,生沙金的重量相当于三万块大黄鱼,这是何等的一笔财富。

  他也不得不佩服和大人,到底是怎么搜刮到这么多钱的,而且还是在科技水平极差封建社会,这可不是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

  这下倒好了,本来就睡不着觉,如今更睡不着了,搂着陈雪茹干瞪眼到天亮,准确说,天还没亮他就一早起床了。

  虽然有了空闲时间,但身上依旧有任务,是九城的人过年前必做的事情,凭票抢年货。

  眼瞅着没几天过年了,陈雪茹挟的儿子以令阎解放,一大早就把攒的各种票拿了出来,让他这两天把东西备齐了。

  有人质在手,他也不得不乖乖的应了下来,屁颠屁颠的出了门,直奔副食店而去。

  本以为进去大买特买一桶通就是,可到了副食店门口傻眼了,门口的长队排到了大街西头,乌泱泱的全是人。

  “今天不是工作日嘛?怎么这么多人。”

  这就是他孤陋寡闻了,临近过年时,工人阶层和普通市民一样,节前几天的“买年货”,因为物资紧俏、凭票供应,得带着票证、揣着零钱,挤出工余时间往各种商店跑。

  年尾厂子订单量少,大家也比较空闲,提前下班或利用午休、傍晚时间出门,这都是常有的事。

  首要任务是“清票”,把家里攒了一年的各种票证整理出来,肉票、油票、糖票、布票,还有定量极少的烟票、酒票,然后直奔离家最近的副食店,排队是常态。

  大家聊着天打发时间,眼里盯着柜台里的年货,能买到半斤猪肉、几条冻带鱼就算不错,红糖、花生、瓜子是稀罕物,得凭票抢,偶尔能碰到卖冻梨、冻柿子的,也得赶紧掏钱,毕竟水果在这年头太金贵。

  除了吃的,还得去百货店扯块布,给孩子做件新罩衣,或者给老人添双袜子,去杂货铺买几张红纸,回家自己写春联,条件稍好的,会想着买一小挂鞭炮。

  买年货的过程常得跑好几趟,这家店肉卖完了就去下一家,手里的票证得算计着花,毕竟每一分都关系到全家过年的滋味。

  傍晚提着网兜回家,里面装着用油纸包的肉、裹着报纸的糖块,虽然简单,却是这个物资匮乏年代里,工人家庭对新年最实在的期盼。

  “解放!阎解放!”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他循声看去,娄小娥正站在队伍前头朝他招手,手里还拎着个网兜。

  “嫂子,你在这啊!”

  阎解放见此大喜过望,连忙锁好车子大步流星走了过去。

  “你干什么?”还不等他插队,娄小娥身后的大哥便面色不悦开口,谁家不是排了半天时间,哪能说插就插。

  “爷们儿,不好意思,这我嫂子,行个方便。”阎解放笑呵呵的掏出烟直接塞到男人手里。

  大哥定眼一看,嘿,大前门,顿时咧着嘴笑了,热情的安排道:“应该的,应该的,你在我前边,插在你嫂子后面就行。”

  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的,大哥说话这么愣的嘛!什么叫…咳咳!

  他神色古怪的挤进空位,刚好就在娄小娥的身后,这举动立马引来了后面人的不满。

  “凭什么插队啊!”

  “就是,我们都正了八经的排了半天,想买东西去后面排队。”

  副食店的东西不是无限供应的,就拿这猪肉来说,一头猪买完了就没了,而且猪身上有肥有瘦,谁排在前边,自然就可以挑最好肉。

  现在突然出现个插队的,可不就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吵什么吵,吵什么吵。”阎解放身后的大哥恼了,回头冲队伍喊道:“人家是一家子,拿不过来,让家里人帮忙怎么了。”

  阎解放忍不住竖了个大拇指,爷们儿够可以的,都不用他自己想理由,大哥一个人就安排妥当了。

  “大哥,吃块糖甜甜嘴儿。”

  说着他掏出糖果分给大哥两块,又给了娄小娥两块,这才开口询问:“嫂子,排了多久了?打算买什么?”

  “都一个小时了。”娄小娥忍不住抱怨了两句,好在很快就要排到她了。

  “听说今天卖冻梨,这不想着买点,哪知道有这么多人。”

  虽然她结婚已经很久了,可依旧听得出女人语气中的娇憨,多年的四合院生活,依旧没有让她的性子沉稳下来。

  说话也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遇到街坊邻居占便宜也不恼,就只是退一步避开。

  虽说样貌在院里算不得最拔尖的,可这份性子确是顶好的,哪怕是院里那几个禽兽也从来没说过娄小娥的坏话。

  喜欢四合院之从街溜子到反特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