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天,程明从学校带回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爸,这是我这学期整理的关于'九转回春汤'的所有资料。"他将文件夹摊开在餐桌上,里面密密麻麻都是笔记和打印的文献,"我发现师父留下的残方,很可能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回阳救急汤'。"
我戴上老花镜,仔细翻看这些资料。程明不仅查阅了大量古籍,还对比了现代中药学研究,甚至绘制了一张成分相互作用的关系图。
"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我惊讶地问。
"课余时间。"程明挠挠头,"刘教授帮我联系了图书馆的特藏部,还引荐了几位研究古方的专家。"
我心头一热。儿子对药膳的钻研精神,比我当年还要执着。
"不过,"程明指着残方上缺失的部分,"这几味药始终找不到线索。我试过用茯苓、黄芪替代,但效果总差那么一点。"
我放下文件,走到药柜前,取出一包用黄纸包裹的药材。"试试这个,"我递给程明,"青城山特有的云雾灵芝。"
程明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里面是几片其貌不扬的灰褐色菌菇。"这就是...传说中长在青城绝壁上的灵芝?"
"嗯。"我点点头,"师父当年带我采的,就剩这些了。它性味平和,能调和诸药,或许正是残方缺失的那一环。"
当晚,我们父子俩在厨房里熬制了第一锅完整的"九转回春汤"。按照程明的考证,需要九种主药,九道工序,文武火交替九次。从傍晚到凌晨,我们轮流守着砂锅,观察汤色的每一次变化。
"爸,您看!"凌晨三点,程明突然压低声音惊呼,"汤面出现了九个小漩涡!"
我凑近一看,果然,在微弱的火光照耀下,琥珀色的汤面上,九个小小的漩涡正在缓缓旋转,如同九朵绽放的花。
"九转成形..."我喃喃道,想起了师父临终前的话,"原来这就是'九转回春'的真意。"
汤成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我们各尝了一小碗,温热的药液入喉,瞬间化作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一夜未眠的疲惫感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明与活力。
"太神奇了!"程明瞪大眼睛,"这比现代任何能量饮料都厉害!"
我却没有那么兴奋。作为药膳师,我深知如此强效的方剂必然有其禁忌。"明儿,"我严肃地说,"这汤虽好,但不可轻用。阳气过盛者忌服,阴虚火旺者更需谨慎。"
程明点点头,但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我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样神奇的药膳,若能推广,该帮助多少人啊!
春节前夕,一个意外的机会降临。程明的药膳APP获得了"国际传统医学创新奖"的提名,邀请我们前往法国巴黎参加颁奖典礼并进行学术交流。
"爸,我们必须去!"程明激动地挥舞着邀请函,"这是让药膳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
我却犹豫了。出国意味着至少离开半个月,药膳馆怎么办?更重要的是,"九转回春汤"刚刚有了突破,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你们去吧,"林素看出我的顾虑,"我看店。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多可惜。"
最终,我和程明踏上了飞往巴黎的航班。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中,程明一直在完善他的英文演讲稿,而我则反复思考该如何向外国同行解释药膳的精髓——那种无法用数据完全量化的"调和"与"平衡"。
巴黎的冬天阴冷潮湿。颁奖典礼在索邦大学的一座古老礼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研究者济济一堂。程明流利的英文演讲赢得了热烈掌声,尤其是当他演示APP的AR识药功能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
"程先生,"一位白发苍苍的法国学者通过翻译问道,"您的药膳如何与现代营养学结合?"
我请程明代为回答。儿子自信地解释:"药膳不是替代现代医学,而是补充。比如,我们不会声称药膳可以治疗糖尿病,但有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辅助调理方案。"
这个回答让我欣慰。程明既没有夸大药膳的功效,也没有贬低现代医学,而是找到了一个理性的平衡点。
颁奖结束后,更大的惊喜等着我们——欧洲最大的健康食品集团"Vitalis"提出了合作意向,希望将"九转回春汤"开发成方便饮品,全球推广。
"程先生,"公司总裁莫里斯先生热情地说,"我们愿意投资五百万欧元,买断配方专利。您只需提供技术指导,利润分成20%。"
这个数字让我和程明都惊呆了。五百万欧元,相当于近四千万人民币!
"这..."程明声音发抖,"爸..."
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莫里斯先生,您打算如何保证'九转回春汤'的品质?它需要特定的药材和严格的熬制工艺。"
莫里斯自信地笑了:"我们会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核心药材从中国进口,其他成分在当地采购类似功效的替代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替代品"三个字,我的心沉了下去。"恐怕不行,"我摇头道,"九转回春汤的关键就在于九味主药的特定搭配和熬制火候。任何替代都会影响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程先生,"莫里斯不以为然,"现代食品工业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会做临床测试,确保安全。"
谈判陷入僵局。回到酒店,程明终于爆发了:"爸!您太固执了!稍微变通一下,就能让药膳帮助全世界的人,有什么不好?"
"明儿,"我平静地说,"你还记得张老先生吗?"
程明一愣:"记得啊,怎么了?"
"他喝了三十年我们的四神汤,八十多岁还能爬山。"我望着窗外的埃菲尔铁塔,"如果当初我把配方卖给食品厂,现在他喝的会是什么?"
程明沉默了。那晚,我们父子俩背对背躺在床上,谁也没说话。
第二天,莫里斯又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不买断专利,而是授权生产,由我们控制核心配方;同时,投资程明的APP国际化开发。
"这个可以考虑。"我松了口。只要保证药膳的本真性,适度商业化未尝不可。
就在我们准备签署意向书时,程明接到了林素的电话:张老先生突发脑溢血,住院了。
"医生怎么说?"我急切地问。
"情况不太好..."林素声音哽咽,"老人家一直念叨着你们的九转回春汤..."
我和程明当即改签机票,放弃了后续的学术交流,连夜飞回成都。飞机上,程明一直紧握着那瓶我们带去的"九转回春汤"样品。
"爸,"他突然说,"我明白您的坚持了。"
我拍拍儿子的肩膀,没有说话。有些道理,需要亲身经历才能领悟。
赶到医院时,张老先生已经半身不遂,口齿不清。看到我们,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汤...汤..."他艰难地吐出这个字。
医生在了解"九转回春汤"的成分后,谨慎地同意让老人服用少量。程明小心地喂了三勺,然后我们静静守在一旁。
奇迹没有发生。张老先生的病情太严重,一剂药膳无力回天。但那天晚上,他睡得格外安稳,第二天早晨,甚至能含糊地说出几个完整的句子。
"好...汤..."他握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欣慰。
三天后,张老先生安详离世。在他的追思会上,我们熬了一大锅"九转回春汤",免费分发给前来的老街坊们。
"老张走得体面,"陈老红着眼圈说,"最后还能喝上你们爷俩亲手熬的汤,福气啊。"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程明。葬礼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然后拿着修改过的商业计划书来找我。
"爸,我重新规划了APP的国际版。"他的眼神坚定而清澈,"不追求快速扩张,而是扎实地做好每一款药膳的本地化适配。至于'九转回春汤'...我决定不商业化了。"
我惊讶地看着他。
"这样的方子,"程明继续说,"应该像师父传给您那样,师徒相授,心手相传。我会把它写进毕业论文,但核心工艺只传授给真正理解药膳之道的传人。"
我眼眶湿润,紧紧抱住了儿子。这一刻,我确信药膳之道后继有人。
春节过后,我们与"Vitalis"达成了有限合作——只授权几款基础药膳的海外生产,核心配方仍由我们掌控;同时,他们投资APP的国际版开发,但不干预内容。
签约那天,莫里斯好奇地问:"程先生,您儿子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我望向正在用流利英文与技术团队交流的程明,微微一笑:"因为他明白了,药膳不仅是生意,更是责任。"
春天来临的时候,程明在药膳馆的后院开辟了一个小小的"传承角"——每周六下午,他在这里免费教授药膳基础知识,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九转回春汤"则被我们进一步完善,成为针对特定体质的调理方剂,只在最需要时使用。程明还为此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传统医学研究》上,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五月,程明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更令人惊喜的是,学校特聘我担任客座教授,与程明一起开设"药膳理论与实践"课程。
"爸,"毕业典礼后,程明兴奋地说,"我想继续深造,攻读中医药膳学的研究生。刘教授已经同意指导我了!"
"好,好啊!"我连连点头,心中满是欣慰。
夏天的一个清晨,我和程明再次登上青城山。太清观的桃花开得正艳,师父的灵位前香烟袅袅。
"师公,"程明恭恭敬敬地上香磕头,"我会继续钻研药膳,不负您的期望。"
玄诚师兄在一旁微笑颔首:"明儿有出息了。程远啊,你这徒弟收得好。"
下山时,程明突然问我:"爸,您后悔下山吗?"
我望着山间缭绕的云雾,摇了摇头:"不后悔。药膳之道,本就在人间烟火中。"
回到店里,我在《青城药膳录》上写下最后一章:"癸卯年夏,明儿学成毕业,九转回春汤终得完璧。此录传至今日,已历三代。吾老矣,然见药膳之道后继有人,且与时俱进,老怀甚慰。愿后来者,既守本真,又不拘泥;既尊古法,又敢创新。如此,则药香永续,济世无穷。"
合上书稿,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封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门外,程明正在指导一群年轻人辨认药材,欢声笑语传入耳中。
我知道,属于我的药膳故事即将落幕,而程明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
"爸,这是我这学期整理的关于'九转回春汤'的所有资料。"他将文件夹摊开在餐桌上,里面密密麻麻都是笔记和打印的文献,"我发现师父留下的残方,很可能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回阳救急汤'。"
我戴上老花镜,仔细翻看这些资料。程明不仅查阅了大量古籍,还对比了现代中药学研究,甚至绘制了一张成分相互作用的关系图。
"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我惊讶地问。
"课余时间。"程明挠挠头,"刘教授帮我联系了图书馆的特藏部,还引荐了几位研究古方的专家。"
我心头一热。儿子对药膳的钻研精神,比我当年还要执着。
"不过,"程明指着残方上缺失的部分,"这几味药始终找不到线索。我试过用茯苓、黄芪替代,但效果总差那么一点。"
我放下文件,走到药柜前,取出一包用黄纸包裹的药材。"试试这个,"我递给程明,"青城山特有的云雾灵芝。"
程明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里面是几片其貌不扬的灰褐色菌菇。"这就是...传说中长在青城绝壁上的灵芝?"
"嗯。"我点点头,"师父当年带我采的,就剩这些了。它性味平和,能调和诸药,或许正是残方缺失的那一环。"
当晚,我们父子俩在厨房里熬制了第一锅完整的"九转回春汤"。按照程明的考证,需要九种主药,九道工序,文武火交替九次。从傍晚到凌晨,我们轮流守着砂锅,观察汤色的每一次变化。
"爸,您看!"凌晨三点,程明突然压低声音惊呼,"汤面出现了九个小漩涡!"
我凑近一看,果然,在微弱的火光照耀下,琥珀色的汤面上,九个小小的漩涡正在缓缓旋转,如同九朵绽放的花。
"九转成形..."我喃喃道,想起了师父临终前的话,"原来这就是'九转回春'的真意。"
汤成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我们各尝了一小碗,温热的药液入喉,瞬间化作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一夜未眠的疲惫感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明与活力。
"太神奇了!"程明瞪大眼睛,"这比现代任何能量饮料都厉害!"
我却没有那么兴奋。作为药膳师,我深知如此强效的方剂必然有其禁忌。"明儿,"我严肃地说,"这汤虽好,但不可轻用。阳气过盛者忌服,阴虚火旺者更需谨慎。"
程明点点头,但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我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样神奇的药膳,若能推广,该帮助多少人啊!
春节前夕,一个意外的机会降临。程明的药膳APP获得了"国际传统医学创新奖"的提名,邀请我们前往法国巴黎参加颁奖典礼并进行学术交流。
"爸,我们必须去!"程明激动地挥舞着邀请函,"这是让药膳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
我却犹豫了。出国意味着至少离开半个月,药膳馆怎么办?更重要的是,"九转回春汤"刚刚有了突破,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你们去吧,"林素看出我的顾虑,"我看店。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多可惜。"
最终,我和程明踏上了飞往巴黎的航班。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中,程明一直在完善他的英文演讲稿,而我则反复思考该如何向外国同行解释药膳的精髓——那种无法用数据完全量化的"调和"与"平衡"。
巴黎的冬天阴冷潮湿。颁奖典礼在索邦大学的一座古老礼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研究者济济一堂。程明流利的英文演讲赢得了热烈掌声,尤其是当他演示APP的AR识药功能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
"程先生,"一位白发苍苍的法国学者通过翻译问道,"您的药膳如何与现代营养学结合?"
我请程明代为回答。儿子自信地解释:"药膳不是替代现代医学,而是补充。比如,我们不会声称药膳可以治疗糖尿病,但有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辅助调理方案。"
这个回答让我欣慰。程明既没有夸大药膳的功效,也没有贬低现代医学,而是找到了一个理性的平衡点。
颁奖结束后,更大的惊喜等着我们——欧洲最大的健康食品集团"Vitalis"提出了合作意向,希望将"九转回春汤"开发成方便饮品,全球推广。
"程先生,"公司总裁莫里斯先生热情地说,"我们愿意投资五百万欧元,买断配方专利。您只需提供技术指导,利润分成20%。"
这个数字让我和程明都惊呆了。五百万欧元,相当于近四千万人民币!
"这..."程明声音发抖,"爸..."
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莫里斯先生,您打算如何保证'九转回春汤'的品质?它需要特定的药材和严格的熬制工艺。"
莫里斯自信地笑了:"我们会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核心药材从中国进口,其他成分在当地采购类似功效的替代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替代品"三个字,我的心沉了下去。"恐怕不行,"我摇头道,"九转回春汤的关键就在于九味主药的特定搭配和熬制火候。任何替代都会影响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程先生,"莫里斯不以为然,"现代食品工业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会做临床测试,确保安全。"
谈判陷入僵局。回到酒店,程明终于爆发了:"爸!您太固执了!稍微变通一下,就能让药膳帮助全世界的人,有什么不好?"
"明儿,"我平静地说,"你还记得张老先生吗?"
程明一愣:"记得啊,怎么了?"
"他喝了三十年我们的四神汤,八十多岁还能爬山。"我望着窗外的埃菲尔铁塔,"如果当初我把配方卖给食品厂,现在他喝的会是什么?"
程明沉默了。那晚,我们父子俩背对背躺在床上,谁也没说话。
第二天,莫里斯又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不买断专利,而是授权生产,由我们控制核心配方;同时,投资程明的APP国际化开发。
"这个可以考虑。"我松了口。只要保证药膳的本真性,适度商业化未尝不可。
就在我们准备签署意向书时,程明接到了林素的电话:张老先生突发脑溢血,住院了。
"医生怎么说?"我急切地问。
"情况不太好..."林素声音哽咽,"老人家一直念叨着你们的九转回春汤..."
我和程明当即改签机票,放弃了后续的学术交流,连夜飞回成都。飞机上,程明一直紧握着那瓶我们带去的"九转回春汤"样品。
"爸,"他突然说,"我明白您的坚持了。"
我拍拍儿子的肩膀,没有说话。有些道理,需要亲身经历才能领悟。
赶到医院时,张老先生已经半身不遂,口齿不清。看到我们,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汤...汤..."他艰难地吐出这个字。
医生在了解"九转回春汤"的成分后,谨慎地同意让老人服用少量。程明小心地喂了三勺,然后我们静静守在一旁。
奇迹没有发生。张老先生的病情太严重,一剂药膳无力回天。但那天晚上,他睡得格外安稳,第二天早晨,甚至能含糊地说出几个完整的句子。
"好...汤..."他握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欣慰。
三天后,张老先生安详离世。在他的追思会上,我们熬了一大锅"九转回春汤",免费分发给前来的老街坊们。
"老张走得体面,"陈老红着眼圈说,"最后还能喝上你们爷俩亲手熬的汤,福气啊。"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程明。葬礼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然后拿着修改过的商业计划书来找我。
"爸,我重新规划了APP的国际版。"他的眼神坚定而清澈,"不追求快速扩张,而是扎实地做好每一款药膳的本地化适配。至于'九转回春汤'...我决定不商业化了。"
我惊讶地看着他。
"这样的方子,"程明继续说,"应该像师父传给您那样,师徒相授,心手相传。我会把它写进毕业论文,但核心工艺只传授给真正理解药膳之道的传人。"
我眼眶湿润,紧紧抱住了儿子。这一刻,我确信药膳之道后继有人。
春节过后,我们与"Vitalis"达成了有限合作——只授权几款基础药膳的海外生产,核心配方仍由我们掌控;同时,他们投资APP的国际版开发,但不干预内容。
签约那天,莫里斯好奇地问:"程先生,您儿子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我望向正在用流利英文与技术团队交流的程明,微微一笑:"因为他明白了,药膳不仅是生意,更是责任。"
春天来临的时候,程明在药膳馆的后院开辟了一个小小的"传承角"——每周六下午,他在这里免费教授药膳基础知识,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九转回春汤"则被我们进一步完善,成为针对特定体质的调理方剂,只在最需要时使用。程明还为此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传统医学研究》上,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五月,程明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更令人惊喜的是,学校特聘我担任客座教授,与程明一起开设"药膳理论与实践"课程。
"爸,"毕业典礼后,程明兴奋地说,"我想继续深造,攻读中医药膳学的研究生。刘教授已经同意指导我了!"
"好,好啊!"我连连点头,心中满是欣慰。
夏天的一个清晨,我和程明再次登上青城山。太清观的桃花开得正艳,师父的灵位前香烟袅袅。
"师公,"程明恭恭敬敬地上香磕头,"我会继续钻研药膳,不负您的期望。"
玄诚师兄在一旁微笑颔首:"明儿有出息了。程远啊,你这徒弟收得好。"
下山时,程明突然问我:"爸,您后悔下山吗?"
我望着山间缭绕的云雾,摇了摇头:"不后悔。药膳之道,本就在人间烟火中。"
回到店里,我在《青城药膳录》上写下最后一章:"癸卯年夏,明儿学成毕业,九转回春汤终得完璧。此录传至今日,已历三代。吾老矣,然见药膳之道后继有人,且与时俱进,老怀甚慰。愿后来者,既守本真,又不拘泥;既尊古法,又敢创新。如此,则药香永续,济世无穷。"
合上书稿,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封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门外,程明正在指导一群年轻人辨认药材,欢声笑语传入耳中。
我知道,属于我的药膳故事即将落幕,而程明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
喜欢上善若水,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