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南疆蛊女vs中原权臣04-《好孕芍药勾勾手,心机反派失了魂》

  ......

  穿过一道道宫门,谢意卿被引至一处偏僻的侧殿等候。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尖细拖长的“陛下驾到——”骤然响起,打破了死寂。

  谢意卿深吸一口气,迅速跪伏在地,将头深深低下,只看到一双绣着金龙的玄色靴子停在她面前不远处。

  “平身。”

  一个威严而难掩疲惫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便是你揭了皇榜?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是何方神圣。”

  谢意卿依言起身,却依旧半低着头,视线恭敬地落在对方胸前的龙纹上,装作不敢直视天颜。

  “草民......草民谢一,参见陛下。”她用了早就想好的化名,声音压得低哑。

  “谢一?”

  宇文帝的声音里带着审视和浓浓的怀疑,“你师从何人?籍贯何处?如此年轻,有何凭据敢揭朕的皇榜?你可知道,若是虚言欺君,会是何等下场?”

  一连串的问题带着帝王的威压砸下来。

  谢意卿稳住心神,依旧用那副谦卑的语调回答。

  “回陛下,草民乃岭南人士,师从山中隐士,师父他老人家淡泊名利,不许草民透露名讳。”

  她顿了顿,补充道,“草民自幼随师父辨识百草,见过些......古怪病症。听闻公主之症奇特,草民故而斗胆前来一试。若......若治不好,草民甘愿领死,绝无怨言!”

  她的话语听起来有些磕绊,符合她此刻伪装的身份。

  但核心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嘿,陛下,俺这是民间偏方,死马当活马医,信不信由你。

  宇文帝沉默地盯着她,目光锐利。

  殿内空气几乎凝滞。

  许久,他似乎从鼻子里几不可闻地哼了一声,对女儿的担忧终究压倒了对面前之人的不信任。

  “罢了。”他挥了挥手,语气充满了疲惫和不抱太大希望的无奈,“李德全,”

  “奴才在。”旁边的总管太监立刻躬身。

  “带他去岁安公主寝殿。传朕口谕,让他瞧瞧。太医院的人在一旁看着点,别让他胡乱用药惊扰了公主。”

  “遵旨。”李公公应下,然后转向谢意卿,“谢郎中,跟咱家来吧。皇宫重地,脚步放轻些,眼睛......也别乱看。”

  “是,多谢公公提点。”

  谢意卿连连躬身,表现得唯唯诺诺,心中却长舒一口气。

  第一步,成了。

  她低眉顺眼地跟着李公公,走向一处深宫寝殿。

  ......

  穿过层层叠叠的朱红宫墙和迂回曲折的游廊,空气中的药味逐渐浓重起来,压抑感也更甚。

  宫人们行色匆匆,脸上都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惶恐,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又或是怕被什么不好的气息沾染。

  终于,李公公在一座守卫森严的宫殿前停下了脚步。

  宫殿虽说华丽,却透着一股萧索。

  “在此候着。”李公公低声吩咐了一句,自己先轻手轻脚地进去通传。

  片刻后,他出来示意谢意卿跟上。

  踏入殿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垂落的厚重帷幔,将室内光线遮挡得十分昏暗,几乎看不清具体陈设,只有一股混杂着名贵药材的气味扑面而来,让谢意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几名身着太医官服、神色凝重的中年或老者站在外间,正低声交谈,见李公公带着一个面生的、看起来略微粗鄙的男子进来,都停下了话头,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谢意卿身上。

  那目光里充满了审视、怀疑,以及毫不掩饰的轻蔑。

  李公公尖着嗓子道:“诸位太医,这位是谢一郎中,揭了皇榜而来。

  奉陛下口谕,特来为公主殿下请脉。陛下吩咐了,请诸位太医......从旁协助。”

  为首的太医院院判冷哼一声,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上下打量了谢意卿一番。

  “哦?便是阁下揭了皇榜?不知对公主的病有何高见啊?”

  语气中的刁难显而易见。

  他们这些国手都束手无策,怎容一个来历不明的野郎中来染指?

  谢意卿装作方才谦卑的样子,深深一揖:“草民见识浅薄,不敢在诸位大人面前妄言。只是想来尽力一试。”

  她这番作态,更让太医们觉得此人不过是走投无路来碰运气的蠢货,眼中的鄙夷又多了几分。

  “罢了,既然陛下有旨,你便去看吧。只是手脚放轻些,莫要惊扰了公主凤体。”

  院判挥挥手,像是打发什么脏东西。

  闻言,一名面容憔悴的大宫女掀开内室的帘子,示意谢意卿进去。

  内室的光线更加昏暗,只在角落点着一盏昏黄的宫灯。

  绣床上,一个纤细的身影静静躺着,几乎看不到呼吸的起伏。

  走得近了,才能看清那位岁安公主的样貌。

  面色是一种不正常的苍白,甚至隐隐泛着一种极淡的青灰色,嘴唇干裂无色,眼窝深陷。

  若非那极其微弱的气息尚存,几乎与死人无异。

  什么癔症?这分明是中毒了。

  谢意卿白了一眼门帘外的太医。

  死庸医。

  少女指尖轻轻搭上岁安公主冰冷的手腕。

  脉象微弱沉滞,一股阴寒死气盘踞其中,几乎与她的生机纠缠在了一起,强行拔除,无异于刮骨疗毒,甚至可能直接断送那最后一缕微弱的生机。

  她心中迅速有了决断:不能立刻根除,但若是想要率先得到皇帝看重,必须先唤醒她。

  谢意卿朝外唤道,“大人们,草民有一温和之法,或可先唤醒殿下,固本培元,待殿下元气稍复,再徐徐图之。”

  门外几位太医都不信,直到李公公从宇文帝那边得到应允之后,谢意卿才开始。

  她从药箱底层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不起眼的小陶罐,里面是她早已备好的、用数十种草药和特殊蛊材研磨混合而成的药膏,气味辛窜而略带腥甜。

  接着,又取出一包银针。

  谢意卿指挥宫女用温水化开少许药膏,极其缓慢地、一点点喂入公主口中。

  同时,她精准地落下银针,刺入公主几处大穴,暗中将自身一缕极细微的本命蛊息渡入。

  外面的太医们脸上渐渐露出不耐,觉得这野郎中就是在装神弄鬼。

  “咳咳......”

  一声极轻的咳嗽突然响起,细弱却清晰,惊得大宫女猛地捂住嘴,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宇文钰的眼皮缓缓掀开一线,露出眼白多于黑瞳的眸子,视线涣散地扫过四周,喉咙里发出模糊的气音。

  “水......”

  一个干涩到几乎听不清的字,让外间的太医们集体噤声,院判捋着胡须的手都僵住了。

  谢意卿示意大宫女倒温水,自己则取出个小瓷瓶,倒出一粒琥珀色的药丸,捏碎了混在水里。

  “一点点喂,她喉咙还僵着。”

  温水沾湿嘴唇时,宇文钰的眼瞳还是略微模糊。

  “殿下别怕,”谢意卿声音放得极轻,指尖轻轻按在她眉心,“那东西被呛得躲起来了,您先喘口气。”

  话音刚落,宇文钰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几口黑中带红的痰,落在白帕上,像绽开的墨梅。

  但咳过之后,她的呼吸明显顺畅了些,脸色虽依旧苍白,那层青灰色却淡了下去。

  外面的太医们也震惊了,纷纷挤到内室门口探头看,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他们用了多少名贵药材,想了多少办法,都无法让公主从这种深度的昏迷中苏醒过来,这个来历不明的野郎中,竟然真的做到了?!

  院判快步上前,想要亲自诊脉确认。

  谢意卿却适时地拦了一下:“大人,殿下刚醒,神魂未稳,脉象必定紊乱,不宜立刻惊扰。需让殿下缓一缓,再进些温养的汤药。”

  院判看着她,眼神复杂至极,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几分。

  谢意卿又对宫女低声吩咐了几句温养调理的注意事项,然后才退到一边,垂下头。

  过不多时,在她预料之中,门外传来仓促的脚步声。

  “钰儿!”宇文帝神色匆匆踏入内室,龙袍的下摆甚至带起了一阵微风,他几乎是扑到床前,目光急切地落在女儿脸上。

  当看到宇文钰虽然依旧虚弱不堪,但确实睁着眼睛,甚至微微转动眼球看向他时,这位威严的帝王眼圈瞬间红了。

  他小心翼翼地握住女儿冰凉的手,声音是前所未有的轻柔,甚至带了一丝颤抖:“钰儿?钰儿?你醒了?真的醒了......感觉怎么样?还难受吗?”

  “父......皇......”

  宇文钰嘴唇翕动,发出一声气音,眼神依旧涣散迷茫,但确确实实有了反应。

  “父皇在,好!醒了就好!”宇文帝连连点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猛地转向身后,目光扫过那群面色尴尬、眼神躲闪的太医,最后定格在垂首恭立一旁的谢意卿身上。

  那目光中的审视和怀疑尚未完全褪去,但已彻底被巨大的惊喜和一丝难以置信所覆盖。

  “谢一!”皇帝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沉稳,却难掩其中的激赏,“你果然有几分本事!朕没想到,太医院束手无策这么久,你竟真能将公主唤醒!”

  谢意卿立刻深深躬身,“陛下洪福庇佑,公主殿下吉人天相,草民只是侥幸用对了法子,万不敢居功。”

  “侥幸?”宇文帝深深看了她一眼,此刻在他眼中,这副姿态反而成了高人风范的证明。

  “能唤醒钰儿,便不是侥幸!朕说过,治好了,重重有赏!李德全!”

  “奴才在!”李公公连忙应声。

  “赏谢一郎中黄金百两,锦缎二十匹、一处院子!另,赐出入宫禁腰牌一面,允他随时入宫为公主诊治!”

  宇文帝金口一开,赏赐丰厚,而那面腰牌,更是天大的恩典和信任,意味着谢意卿初步获得了在这深宫之中行走的便利。

  太医们闻言,脸色更是青白交加,尤其是院判,花白的胡子都微微抖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事实胜于雄辩,他们再多的不屑,在公主睁开的双眼面前都显得苍白可笑。

  “谢陛下隆恩!”

  “起来吧。”宇文帝抬手虚扶,语气缓和了许多。“不知谢郎中打算......”

  正当他要开口询问后续治疗之法时,李公公突然从殿外中匆匆赶来。

  “陛下!”

  一声急促的通报打断了他的话。

  李德全去而复返,脚步比方才更急,脸上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神色,他快步走到宇文帝身边,压低声音,

  “陛下,太子殿下和魏大人从南疆请来了蛊族的圣女。如今,人已到皇城外,正等候陛下召见。”

  “蛊族圣女?”宇文帝的眉头瞬间锁紧,口中喃喃道,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惊疑与权衡。

  见众人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迅速敛了敛神色,恢复了帝王的深沉难测。

  “既是太子与魏卿一番苦心,朕自然要见。”

  他语气平稳,听不出喜怒,随即目光转向垂首立在一旁的谢意卿,淡道:“谢卿今日也辛苦了。公主既已暂时安稳,你便先回去好生歇息,仔细思虑后续调养之法。李德全,”

  “奴才在。”

  “安排人,好生送谢郎中出宫,去城西安仁坊的那处院子安置,一应所需,皆按朕的赏赐即刻备齐。”

  “是。”李德全躬身应下,随即对谢意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谢郎中,这边请。”

  谢意卿心中念头飞转。

  还好她先人一步......

  “是,陛下,草民告退。”谢意卿压下心头万千思绪,恭顺地应下,低着头,跟着李德全指派的一名小太监,一步步退出宫殿。

  就在她迈出皇宫宫门的瞬间,空气仿佛骤然一沉。

  并非风声,而是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迫近。

  只见一队玄甲护卫簇拥着一辆沉黑马车,无声而迅疾地驶来。

  马车并未完全停下,车帘已被一只戴着墨玉扳指的手掀开。

  太子宇文盛率先下车,惯有的矜持下难掩一丝急于事功的浮躁。

  他伸手,迎下一位穿着南疆服饰,面上带着轻纱的女子。

  而随后踏出马车的人,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

  魏淮。

  来人一身玄色暗纹锦,容貌极盛,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唇线薄而清晰,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近乎锋利的俊美。

  小太监腿一软,几乎是拖着谢意卿扑跪下去,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跪、跪好!参见太子殿下!魏大人!”

  魏淮的目光掠过旁人时,没有丝毫停顿,只有彻底的、理所当然的漠视。

  然而,就在他目光即将移开时,无意瞥到了谢意卿。

  男子迈向宫门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你是何人?”

  三个字,语调平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小太监颤颤巍巍开口道,“魏大人,这是救治公主的谢郎中。”

  男子只是几不可察地“嗯”了一声,视线已从谢意卿身上移开。

  待宇文盛回头时,魏淮已然恢复如常,漫不经心向前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