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咱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重生就退婚,白莲花前妻跳脚了》

  被发小教育了一番,曲定一内心极度震惊。

  他在同龄人当中,也算混得还行。

  至少有个体面的工作,还是一个小领导。

  问题是,当下他的工资,每个月也仅有160块。

  想买个寻呼机都困难。

  更别提几个亿的存款,那都不是他该想的事情。

  “如此说来,周春香肯跟我处对象,我是撞大运了?”曲定一自我调侃道。

  “岂止是撞大运!”葛经理羡慕得双眼通红,“你这都不是祖坟冒青烟,而是祖坟着大火!你要是成了周家女婿,那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要我说,你在国外买彩票中了一等奖,都不如娶了周春香划算。”

  “我都不晓得,她看中了你哪一点!要说你很帅,也不是;要说你很高大,也不至于;要说你特别优秀,不是哥们打击你,比你优秀的多得很,‘新天地’集团就一堆一堆的。”

  这番话听在曲定一耳中,让他不免有些小激动。

  看来自己之前,一定是说错话,做错事了。

  否则,周春香不至于不理他。

  倘若能娶到这位白富美,混不混仕途,那都无所谓的。

  曲定一早就估算过了。

  倘若以自己的状况,再奋斗十几年,能当个副处就烧高香了。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人家不理我了啊!”曲定一窘极了。

  “女孩子嘛,心胸本来就没有那么宽广,偶尔生一生气很正常,”葛经理赶紧说道,“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她给哄好,哄得回心转意,要利用好你那三寸不烂之舌。”

  “以后,她说啥就是啥,你乖乖听着就行。最好能跟她迅速领证,然后三年抱俩,这事就稳妥了。”

  “要是换成我,这破科长谁爱当谁当,老子是不伺候了!要是成了周家女婿,以后身家破亿应该很轻松!周春香的财富增长得很快,目前还在持续增长,而且你可以借助周家的资源直上青云。咱们目光得放长远,你得看到往后的趋势。”

  霎时,曲定一彻底动摇了。

  似乎发小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

  原先他还坚定不移的,想在体制内混。

  现在却觉得,人生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还愣着干什么?马上去找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她给拿下!”葛经理催促道,“就这种好事,多少人求神拜佛都求不来!你居然不懂得珍惜!要我说,你百分百会后悔的!”

  瞬间,曲定一像是被人踢了一脚,火急火燎的站起来。

  平时从容淡定的曲科长,完全变了一个人。

  他也顾不上填肚子,开着车就赶往石牯塘产业园。

  无论如何,曲定一都觉得,今天必须跟周春香取得联系,稳固二人的关系。该道歉就道歉,该低头就低头。

  机会一旦错过,恐怕就再也没有了。

  娶周春香还是小事,如果能抱住周春明的大腿,那人生就跟开了挂一样,绝对原地起飞。

  紧赶慢赶,还闯了几次红灯,曲定一终于来到了“公牛制衣厂”。

  但是,纵然他表明身份,还是被保安拦在门外。

  理由就是,周春香并不在厂里,甚至有可能不在国内。

  而且,想见她得提前预约,平时周春香事务繁忙,想见她的人很多,得逐个的安排时间。

  实在没办法,又不可能硬闯,曲定一只好打道回府。

  事情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佳人依旧杳无音信。

  曲科长已经是吃不香,睡不着。

  他就算人再傻,也大概明白,恐怕当面错过了这位。

  自己跟周春香很可能有缘无份。

  短短一个礼拜,曲科长眼看着,就瘦了下来,下巴都变尖了。

  “公牛制衣厂”他去了不下十次。

  每次去都见不着人影。

  终于。

  半个月之后,在上班时间,一通电话,打到了曲定一的办公室。

  看到来电显示的号码,他不由得心中狂跳,因为打过来的,正是周春香的手机号。

  这意味着,目标终于现身了。

  “喂!是春香吗?”曲定一的声音,都变得有些不自然。

  自从知道周春香的恐怖存款,曲定一就感觉,自己卑微得很,确实属于是高攀人家。

  “你好!曲科长!”周春香的声音,冷冷冰冰的,“听说你最近在找我,以后请不要这样!”

  “咱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没有必要再来往。”

  “就这样吧,拜拜。”

  说毕,周春香挂断了电话。

  曲定一当场傻眼了。

  他感觉就像是在三伏天,被当头淋了一桶冰水,浑身都冷得直哆嗦,冷意渗入骨髓当中。

  果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最令他不愿意见到的场面,终于发生了。

  其实,人家说得没有错。

  双方确实相距悬殊,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无论是世界观,财富值,还是其他的,都差得很多。

  当初给他机会,他没有把握住。

  此时已是追悔莫及。

  听着话筒里面,传来的嘟嘟声,曲定一当场崩溃。

  下午他直接请假没来单位。

  ……

  周春香回国的时候。

  周学峰也带着贺海波和小谭,来到公司总部,拜会周春明。

  同时,一份计划书,递到了周春明的面前。

  打开计划书,周春明初略扫了几眼,不由得笑了笑。

  这份计划书,是关于开办驾校的。

  在此之前,运输分公司由于培训司机的需要,就一直有开办驾校的想法,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办起来。

  进入90年代以后,各方面的条件逐渐成熟,而且车队如今面临困境,迫切的需要转型,需要增加收入来源。

  “想法挺不错,”周春明说道,“那就按照计划书上面的去落实吧,往后的趋势,就是民众越来越有钱,拥有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考驾照成为了一种刚需。”

  “如果驾校做得好,规模做起来了,毛利率甚至可以达到60%,以后也可以上市圈钱。”

  “虽然说,赚不了太多的钱,但是也不失为一项产业。口碑做起来以后,学员的数量是源源不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