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未来虫草行情-《重生就退婚,白莲花前妻跳脚了》

  送走了季老板,看看时间还有一些,周春明索性带着人,来到了市区的一处工地。

  “新天地·幸福家园”计划早已宣布,现在第一期已经正式动工,工地上面热火朝天。

  这边地理环境优越,不仅位于市区范围,而且还在地铁站附近,以后也方便员工通勤。

  虽然目前省城还没建地铁,可是早就有规划,线路也都是公开的,周春明早就注意到了。

  房型是经过集团员工们票选出来的,之前设计了几个方案,反正是任由大家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按照周春明的想法,是打算直接建高层电梯房的,就是那种三十层起步,两梯四户,每栋两个单元的。

  可是目前条件不允许。

  华国当下,还没有成规模的电梯房住宅,甚至《住宅设计规范》还没有规定,七层以上的住宅必须安装电梯。

  所以目前开工建设的这批职工福利房,还是仅有六层楼,采用的是步梯,每栋有三个单元。

  如此一来,占据的地盘就很广阔了,耗费的资金也会更多。不过周春明无所谓,在省城他拿了很多地,完全不用在乎的。

  建那种带电梯的高层住宅,估计还得延后数年,反正迟早得安排。

  不仅如此,由于小区规模过大,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在规划当中,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市里的大力支持。

  谁让“新天地”集团,是市里的纳税大户呢。更何况,“新天地”还上榜了世界五百强企业,是华国仅有的上榜民营企业,为省里大大的挣了脸面。

  在工地转悠了一阵子,天色已经黑了,周春明回到家中。

  没一会儿,李章平和赵信才拿着一瓶红酒,笑眯眯的过来。

  三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生意上的事情。

  虫草的收购刚刚完成。

  比起去年的疯狂,今年的收购价确实回落了不少,仅仅只有三千块钱。

  由于早就知道这种情况,

  所以,负责这块业务的赵信才,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今年拿的货,基本上都囤着。

  因为周春明已经“预测”,由于马家军的影响,以及国家政策的放开,到了95年左右,虫草的价格会涨到5000块钱每公斤。接下来,到了96年,价格又抬升,达到6000~7000块每公斤。然后,1997年来临,价格已经破万。

  所以,现在要做的,那就是尽可能的囤货。

  囤个两三年再卖掉,也是没毛病的。

  天赐的赚钱良机都抓不住,那就比猪还要蠢。

  横竖是要发财的,所以李章平和赵信才淡定得很。

  现在这个季节,天气开始炎热,所以清凉饮料卖得非常不错。

  去年推出的冬瓜茶、竹蔗茅根茶和菊花茶,全都卖爆了,销量翻了两三倍。

  金银花饮料这方面,需求量比较平稳,也还略有些增长,按照李章平的估计,可以完全实现自产自销,把20万亩的产量都消耗掉。

  做药材深加工,利润一下子就放大了不少。

  至于养蝎基地那边,还是维持原状,一百个基地运转得很正常,负责人杨店峰也保持着每个礼拜汇总数据上报的习惯。

  还有一些传统业务,目前也越做越好。公司招了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在原先的骨干们带领下,业绩都很突出。毕竟,“新天地”集团无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都是按业绩说话,按业绩拿提成,业绩越好挣得越多。

  “还有一件喜事,”李章平面带微笑,“我老婆又怀上了,准备要三胎。”

  “这回打算要个闺女,如果长得像我老婆,那就赚大发了,肯定很漂亮。”

  “恭喜!”周春明哈哈一笑。

  他也没料到,李章平夫妇这边动作如此迅速,居然准备生第三个娃儿了。

  如果孩子长得像王静雨,那确实挺不错。

  赵信才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丝毫也不觉得奇怪。

  李章平看着他,又说道:“春明,我也打算效仿你,搞个家族信托基金。”

  “我家的亲戚,也丝毫不比你那边少的。”

  “你觉得意下如何?”

  周春明眉头一挑:“应该的,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成立家族信托基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赵信才羡慕道。

  李章平以后也会是身家百亿的大佬,现在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貌似是早了一点,其实也没什么毛病。

  身为家族的带头人,自己发达起来了,也要稍稍帮衬一下亲人,否则的话,会被人戳脊梁骨。

  “春明你那边呢?不考虑一下吗?”李章平问道,“挣那么多钱,多几个继承人,也是应该的吧。”

  周春明摊了摊手:“我无所谓的,这个随缘吧。其实就这个现状,我已经很满意了,有两个儿子我觉得可以接受。”

  说实话,周春明并没有重男轻女,也没有多子多福的想法,差不多就行了。

  他也不希望李岚出什么意外。

  毕竟,生孩子这件事,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所以他不会刻意去追求,李岚也是同样的想法,保持现状就可以。

  家族需要的是精英,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有时候,人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时候。

  一边喝着红酒,周春明一边给李章平讲家族信托基金方面的事情,如何规划,怎么平衡各方利益,想成为受益人需要哪些条件等等。

  李章平还拿出纸笔,有意的记录一下重点。

  他的打算是,拿锦明大厦那边的租金,当成家族信托基金的资金来源。之前,李章平买下锦明大厦一半的楼层,目前已经开始装修,很快就可以都租出去了。

  李家的这份家族信托基金,当然远远不如赵永红受益的那一份,但是相对来说,在当下的华国已经算是很不错。

  哪怕受益人每个月,只能领数千华国币的收入,也远远胜过普通人,是一份丰厚至极的馈赠。

  赵信才虽然眼馋,却也没有办法。

  他现在的财力,还支撑不起这么玩。不过他倒是对自己有信心,只要继续跟着老板混,身家破十亿是迟早的。届时,说不得也要跟风一波,也搞个什么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