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暗流涌动,人心难测-《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我挂掉周姐的电话,手心里已经渗出一层薄汗。

  凌晨两点的城市静得可怕,只有远处偶尔驶过的车辆声提醒着我还在这座城市里活着。

  手机屏幕上还残留着那条信息:“林哥,周姐那边刚发来通报……”我盯着它看了几秒,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想借“阳光助老计划”的热度浑水摸鱼,但绝不能是最后一次。

  我立刻拨通了系统后台的技术负责人:“立即冻结该省所有资金流转,暂停一切拨付操作,通知当地审计小组介入。”然后我抓起外套,走出体验站。

  夜风吹得人清醒,也让人更加警惕。

  公益不是慈善游戏,而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当我赶到那个分会所在地时,已经是上午九点多。

  天空灰蒙蒙的,像极了我此刻的心情。

  分会长王志远——一个看起来挺正直的中年人——见我亲自来了,脸上有些慌乱,但仍强作镇定地迎上来:“林总,您怎么亲自来了?我们一切都按流程执行的。”

  我没有回答他,而是径直走进办公室。

  桌上的资料堆得很高,但一眼看去就知道很多是重复填写的表格,受益人名字甚至出现了重合。

  我翻了几页,指着其中一份名单问身旁的志愿者:“这个张阿姨是你负责对接的吗?”

  她点点头:“是的,林哥。”

  我又看向另一份材料里的同一名字,却写着完全不同的住址和联系电话。

  很明显,数据被人为篡改过。

  气氛顿时凝固下来。

  “请问这位志愿者,你是不是姓王?”我转头看向一位正在整理资料的年轻女孩。

  她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是的……我是王……王志远的女儿。”

  全场哗然。

  王志远的脸色瞬间变了:“林总,这事不怪她,都是我安排的,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咱们项目……”

  “所以你就虚报人数、套取资金?”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是钉子一样扎进他的心里,“你知道有多少老人因为你的‘创意’错过了补助吗?”

  他低下头,不再说话。

  我站在会议桌前,环顾四周:“我宣布,即日起暂停该分会运营,所有资金流向由总部直接监管。我会全程直播清算过程,欢迎所有人监督。”

  台下一片寂静,接着爆发出掌声。那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正义。

  中午十二点,我坐在临时设立的办公间里,望着桌上密密麻麻的账目清单,思绪万千。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赵慈善家的信息:

  “做公益就像走夜路,灯要亮,心要稳。”

  短短一句话,让我心头一震。

  我忽然意识到,单靠曝光和清查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一套更完善的机制来守护这份善意。

  我拨通了李评论家的号码。

  电话接得很快:“林致远,没想到你会主动找我。”

  “我现在需要你帮我写一篇倡议书,主题是‘建立公益反腐机制’。”

  他沉默了几秒,语气认真了起来:“说吧,我听着。”

  我把目前遇到的问题、管理漏洞、以及公众对透明度的期待一一讲给他听。

  他听得仔细,偶尔插话提问,记录得很详尽。

  挂断电话后,我看着窗外阴沉的天,心底却前所未有地清明。

  阳光助老计划不是一场表演,也不是一次风口下的红利,而是一场关于信任的长征。

  我打开直播间页面,准备开始今天的清算直播。

  就在这时,一条弹幕跳了出来:

  “林哥,孙受助代表申请连线,说有重要事情分享。”

  我看了一眼时间:下午四点五十五分。

  我点了确认。

  画面切进来,是一个年轻的女孩,脸庞清瘦但眼神坚定。

  “大家好,我是孙雨婷,母亲曾因病陷入困境,是‘阳光助老计划’帮助我们申请了医疗补贴……”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却格外真挚。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这份温暖,真的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直播间迅速涌进了大量观众,弹幕如潮水般滚动。

  而我,只是静静地望着屏幕,心里清楚,这只是个开始。

  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望着直播间的画面,孙雨婷的声音依旧回荡在耳中。

  “……如果不是‘阳光助老计划’,我妈可能撑不到今天。那笔补贴,不只是钱,是希望。”

  她的声音哽咽了,我也忍不住眼眶发热。

  直播间里沉默了几秒,随后弹幕如潮水般涌来:

  “破防了。”

  “这才是公益的意义。”

  “林哥,我们挺你到底!”

  我轻轻叹了口气,关闭直播后,靠在椅背上,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一般。

  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夜色渐深,我独自踏上返回总部的列车。

  车厢内空荡荡的,只有我和乘务员偶尔的脚步声。

  我翻开从分会带来的调查报告,密密麻麻的数据、名单和资金流向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指划过那些名字,每一个背后都是一段故事,一段命运。

  忽然,手机震动了一下。

  我打开一看,一条匿名信息跳了出来:

  “小心身边人。”

  短短五个字,却让我心头一震。

  我下意识扫了一眼车厢里的其他乘客,他们大多已经入睡,或低头看手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我皱起眉头,没有回复,而是将这条信息悄悄转发给了赵慈善家。

  很快,他回了一个简短的语音:“我会留意。”

  我把手机放回口袋,心绪翻涌。

  谁?

  为什么会发这样的消息?

  是提醒,还是试探?

  窗外风声呼啸,夜色如墨,仿佛下一秒就要吞噬一切光明。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王志远低着头的样子,还有那个叫孙雨婷的女孩含泪讲述的画面。

  这是一场关于信任的战斗,而敌人,或许早已潜伏在光看不见的地方。

  清晨八点,我在列车抵达终点前醒来。

  刚拿起手机,就看到热搜榜上突然冒出一条新闻标题:

  《公益市场化是伪命题?——林致远模式引发争议》

  点开一看,多家主流媒体竟然同步转载,文章措辞犀利,直指“阳光助老计划”的运营机制存在商业化风险,并质疑我作为公众人物是否正在将公益变为个人品牌工具。

  我愣住了,心跳猛然加快。

  是谁?又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我还没来得及思考,电话响了。

  是周姐。

  她语气急促:“林致远,我们被人盯上了。”

  我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初升的太阳。

  阳光刺破云层,洒落在铁轨上,映出一道道金光。

  可我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喜欢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