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风中密语,暗线浮现-《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夜风穿过窗缝,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那条没有来源的信息——“你的卧底,可能已经暴露。”每一个字都像钉子,狠狠楔进我的脑子里。

  林卧底的身份,是我手里最深的一张底牌。

  从他潜入陈世昌与李维汉的地下资金网络开始,整整三个月,我们靠着他在暗处传递的情报,才一点点撕开了“源流计划”的外衣。

  可现在,有人先一步知道了。

  是谁?基金会内部?还是……我身边的人?

  我没有时间犹豫。

  我抓起外套冲出办公室,一边拨通了郑侦探的电话。

  “老郑,立刻来一趟。带全套设备,有紧急任务。”

  “出事了?”他声音沉稳,但能听出警觉。

  “有人给我们送了一份‘礼物’,”我说,“一份能要命的礼物。”

  二十分钟后,郑侦探推开了我临时租用的安保工作室门,黑色公文包一放,何网络安全专家也紧跟着进来,耳机还挂在耳朵上,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

  “邮件我重新扫描过了,”她说,声音冷静得近乎锋利,“表面是PDF表格,但底层嵌套了一个加密音频文件,伪装成文档元数据。普通人根本发现不了。”

  我心头一震:“能播放吗?”

  她点头,连接音响。

  一段模糊、断续的对话缓缓响起,背景杂音像是雨滴打在铁皮屋顶上,夹杂着远处低沉的电流嗡鸣——

  “火种计划已失控……X指令启动……目标清除。”

  短短十二个字,却像炸雷劈进耳膜。

  “X指令?”谢明远不知何时也到了,站在门口,脸色发白,“这不像普通的商业打击代号,更像是……灭口程序。”

  我死死盯着音箱,脑海中飞速运转。

  林卧底最后一次联络是在十二小时前,一切正常。

  但如果对方已经启动“清除”,那意味着他们不仅知道卧底存在,甚至可能已经锁定身份。

  不能再等了。

  “老郑,”我转向他,“我要你和我去见林卧底一面,当面确认安全。地点按原定废弃仓库,伪装成旧货交易,走地下通道进出。”

  “太危险,”何专家皱眉,“如果他们已经布控,你们等于送上门。”

  “正因为危险,才必须去。”我盯着她,“如果我不去,才是把他一个人推进火坑。”

  郑侦探没说话,默默打开工具箱,检查枪械与监听设备。

  他知道,这一刻,我已经做了决定。

  凌晨两点,城郊。

  废弃的机械厂仓库像一头沉默的巨兽趴伏在夜色中,锈迹斑斑的铁门半塌,风一吹就发出吱呀声。

  我和郑侦探穿着脏旧工装,推着一辆破三轮,车上堆着废旧电路板和显示器,活脱脱两个收破烂的。

  “信号屏蔽器开着,”郑低声说,“十分钟内必须完成接头。”

  我们悄悄潜入B区暗室,那是我们约定的接头点。

  我掏出对讲机,按下静音频道:“林,是你吗?回应三声滴。”

  没有回应。

  我又试了一次。

  突然,门外传来脚步声——不止一人,至少四到五个,步伐整齐,带有战术节奏感。

  我和郑对视一眼,迅速熄灭手电,缩进角落的配电柜后。

  脚步声逼近,手电光扫过墙面,照亮了墙上残留的“火种基金会合作单位”字样。

  那些人穿着黑色作战服,没挂牌,没标识,但动作专业,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武装小队。

  他们在搜什么?

  一人蹲下,从地板夹层里抽出一台微型信号中继器,冷笑:“老狐狸藏得够深,但这玩意儿连着境外IP,一查一个准。”

  另一人低语:“上级命令,所有与‘源流’相关的节点设备,全部回收或销毁。活口……能抓就抓,不能抓,按X指令处理。”

  我浑身血液几乎凝固。

  他们不是来抓林卧底的。

  他们是来清场的。

  也就是说,林卧底……可能已经不在这里了。或者,根本回不来了。

  我咬紧牙关,指甲掐进掌心。

  不能冲动,不能暴露。

  现在冲出去,只会让所有牺牲变得毫无意义。

  那支小队搜查了十分钟,带着设备撤离。

  我们等到脚步彻底消失,才从暗室爬出。

  “接头失败。”郑沉声说,“但可以确定,对方已经掌握部分技术链路,甚至可能反向追踪到了我们的联络节点。”

  我点头,掏出手机,颤抖着拨通何专家的号码。

  “你在吗?”

  “在,”她的声音透着兴奋,“我刚从音频背景噪音里提取出关键频段,逆向定位到一个持续发射的信号源——城东,光启路17号,一栋废弃电信中转站。那里的信号每隔两小时会向境外发送一次加密包。”

  “你能诱捕它吗?”

  “我已经伪造了一个响应协议,假装是目标系统上线。三分钟前,对方回传了一个加密文件。”

  “内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

  “是下一场非遗技艺展的安保漏洞分析,还有爆破点位图……他们准备在公众活动上动手,制造混乱,嫁祸给我们。”

  我闭上眼,心脏狂跳。

  他们不只是想清除卧底。

  他们是想用一场灾难,彻底抹黑“火种”。

  风还在吹,卷着铁皮的锈味灌进鼻腔。

  我站在废墟中央,望着远处城市微弱的光,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我们从来不是在对抗一个人,或一个组织。

  我们面对的,是一张早已织好的网。

  而今晚,它第一次,真正地动了起来。

  第172章 风中密语,暗线浮现(续)

  我挂掉电话,手指还僵在屏幕上方。

  光启路17号——那个废弃的电信中转站,像一根埋在城市肌理中的毒刺,悄无声息地向境外输送着我们的命脉信息。

  而他们,已经准备动手了,就在三天后那场万众瞩目的非遗技艺展上。

  不能等。

  我立刻拨通谢明远的号码,声音压得极低:“召集所有可信的人,两小时内到老仓库集合。事态升级,我们没有退路了。”

  夜色未散,晨雾尚凝,我们在城郊这间破败的工作室里围成一圈。

  墙上贴满了展会平面图、人流预测、安保布防,还有从何专家那里传来的爆破点位草图。

  每一道红线都像是死神划下的记号。

  “他们要的不是破坏,是栽赃。”我指着图纸中央的主舞台,“一旦设备失控、灯光坠落、甚至烟雾引爆,现场混乱,‘火种基金会’就是第一责任人。舆论会瞬间翻盘,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全成‘别有用心’的证据。”

  谢明远脸色铁青,快速敲击笔记本:“我已经联系了十名受过基础训练的志愿者,都是社区青年团和公益组织的骨干,能伪装成工作人员混进去。另外,我在场馆四周布置了六个隐蔽摄像头,信号直连后台,由何专家远程监控。”

  “还不够。”我摇头,“他们既然敢来,必定有内应接应。我们必须有人在核心区域。”

  我望向门口。

  肖潇然推门进来,穿着一身志愿者的蓝色马甲,发丝整齐地扎在脑后,手里抱着一叠宣传册。

  “我已经报名了,负责引导嘉宾入场。”她声音很轻,却坚定,“我知道你不想让我涉险,但这场战斗,不只是你的。”

  我喉咙一紧,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她懂我,也懂这场战争的意义——它早已不是金钱与权力的博弈,而是真相与良知的防线。

  三天转瞬即逝。

  展会当天,阳光刺眼,彩旗招展,市民熙攘,非遗传承人们正在后台调试道具,孩子们在互动区画脸谱、捏泥人,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文化广场。

  可我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正疯狂涌动。

  我藏身于百米外的监控车里,耳机紧贴耳廓,眼前六块屏幕不断切换画面。

  谢明远带着三名志愿者分散在舞台两侧,肖潇然则站在入口引导区,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视着每一位进场人员。

  十二点十七分。

  一个背着长焦相机的男人走了进来,证件挂在胸前,写着“特邀摄影记者”。

  但他走路的姿态不对——重心偏后,肩膀微沉,像是在刻意隐藏什么。

  更奇怪的是,他没有拍摄任何表演者,反而频繁靠近舞台电力控制箱,还蹲下假装调整三脚架,实则伸手探向底部接口。

  “注意那个穿灰夹克的。”我低声下令,“谢明远,盯紧他,等他动手。”

  “明白。”谢明远的声音冷静如冰。

  十二点三十四分,那人终于行动。

  他趁着工作人员换场的间隙,迅速从相机包里抽出一根伪装成数据线的干扰器,插进调音台后方的备用端口。

  几乎同时,主屏幕闪了一下红光。

  “动手!”我厉声道。

  谢明远带队冲出,两名志愿者从两侧包抄,那人惊觉回头,刚要拔线逃跑,已被按倒在地。

  干扰器被当场起获,初步检测确认内含高能脉冲模块,足以瘫痪整个舞台电路系统,甚至引燃线路。

  审讯室里,我们打开他的手机。

  黑屏。

  所有数据被远程清除,APP、通话记录、相册……清空如洗。

  只在语音信箱里,留下一段三秒的留言,机械合成音冷冰冰地响起:

  “X,已确认目标。”

  我盯着那行字,心头如压巨石。

  不是失败,而是……太顺利了。

  他们怎么会派一个随时能被抹除记忆的棋子来执行如此关键的任务?

  除非——他本就是弃子。

  真正的杀招,还没出。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震动。

  是何专家。

  我接通,她声音急促,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林致远……我们刚破解了一段旧视频的隐藏图层,在X的办公室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画面……只有一秒。”

  她顿了顿。

  “画面里,有一张旧照片……是你母亲的。”

  喜欢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