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真相:好的工作可交易的!-《最牛大专校长,干翻七个工业国!》

  “反正,《作文大王》要严格把关,不能祸害了祖国的花朵。”

  李墨白没有明确的回答春东海海。

  但是吧,意思是很明显的。

  这两本杂志,适当的放宽审核是没问题的。

  毕竟广大的读者是有需求的。

  人民需要什么,咱们就出版什么。

  成年人,这不很正常吗?

  春东海哪能听不出李校长的言外之意啊。

  懂了。

  您放心吧。

  咱们这稿费这么多,肯定能吸引来优质作品。

  有了优质作品,杂志质量就会上去,那就能吸引来更多的订阅。

  从而实现正向循环。

  说实话,正版杂志的感觉是不一样。

  李墨白以前也看《故事会》!

  但是那种地摊上卖的,都是盗版。

  色彩差,纸张也很粗糙。

  那种特别劣质的,盗版杂志,用的纸,几乎就跟上厕所的草纸没什么区别了。

  发黄。

  味道也是相当的刺鼻。

  软绵绵的,就感觉好像,稍微用点力就能抠破的那种。

  但是,尽管如此,却依然有个极大的好处,便宜啊。

  正版杂志是按本卖的。

  这种盗版杂志是按堆卖,按摞卖的。

  对于囊中羞涩,但是又渴望精神粮食的读者来说,盗版杂志是最经济划算的选择。

  “春总编,咱们的成本还能再压缩吗?”

  李墨白看了看发行价,3元一本。

  不算贵。

  但是呢,也不便宜!

  相比于报纸来说,杂志的性价比其实是低的。

  毕竟,3元能订6天的报纸了。

  量更大。

  但是怎么说呢,杂志确实要比报纸更加好看一点。

  报纸上,大多数的新闻,普通人没什么兴趣的。

  大杂烩。

  而且报纸上的广告实在是太多了。

  “发行量上来之后,摊匀成本,肯定是能降低价格的。”

  “但是现在我们是新杂志,刚刚发行。量还是太少了。成本降不下来。”

  春东海苦笑着解释道。

  “那我们就搞些活动吧。比如说,订六个月,送三个月?订一年,送半年!”

  李墨白提议道。

  “啊?”

  春东海有些震惊。

  这么搞,不就亏钱了吗?

  “不怕亏钱。前期占市场,花钱很正常的。就这么办。咱们还要在退休老干部群体中发力!不差钱。”

  李墨白默默盘算道。

  要让全市,全省,乃至山河四省的这帮不差钱的退休大爷们成为我们的读者。

  春东海作为资深总编,给李墨白提出了不少的有效建议。

  李墨白也是从善如流,全部接纳。

  丰富大家的精神世界,这是李墨白的初衷。

  他不希望,广大的孩子们,只能拿语文课本,历史课本当课外书了。

  他们应该有物美价廉的课外书。

  量大管饱的那种。

  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色彩。

  对于办杂志这事儿,纯粹是,李墨白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着给孩子打把伞了。

  “后期咱们可以搭配一些益智的小玩具啥的。你比如说,订一年的杂志,送一个陀螺啦,足球啦,乒乓球啦之类的。”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的事儿了。”

  “鼓励孩子们向我们投稿。凡是被选中发表的,不光有稿费,我们还送荣誉证书。”

  “这些不光让孩子们开心,也能让家长们高兴。”

  李墨白不懂文学,但是懂人性。

  反正就一个套路。

  对于家长们来说,自己孩子写文章被录用,赚5元的稿费,比自己辛苦赚50元还要开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是深深镌刻在龙国父母基因里的。

  春东海听到这番话,心服口服!

  校长,这总编应该让您来当啊。

  山河杂志社的编辑团队,以年轻人为主。

  搭配少数资深编辑。

  可能整体文学素养,不如那些大杂志社。

  但是年轻人干劲足,并且善于学习。

  主要是,富有想象力啊。

  精力旺盛。

  而且现在山河杂志也不走太高端的路线。

  曲高和寡的。

  你高雅,雅的过昆曲吗?

  没人听不还是完犊子。

  杂志么,就是给大家消磨时间的。

  看看一乐。

  乐完了,该学习学习,该工作工作。

  让你短暂放松一下,调剂生活的。

  还有之后要崛起的网文市场,短视频市场一样。

  不具备太高深的教育意义。

  你说孩子们看个作文,看个科幻小故事,激发一下想象力,对未来抱有憧憬就行了。

  你不能指望说,看几篇优秀作文,就能语文成绩提高,那不现实。

  看杂志,看报纸。

  总比让他看电视,偷偷跑出去上网要强吧?

  至于军事杂志,目前还在筹划当中。

  主要是,这也不是春东海的强项。

  他是搞文学的,军事真不行。

  所以进展缓慢。

  不过没关系,李墨白觉得,到时候跟林少龙的舅舅聊一聊!

  马上,就要开始大裁军了。

  反正没记错的话,就是优先裁撤各种臃肿单位。

  尤其是部队的文艺单位。

  重点对象。

  李墨白服过役,知道机关里的人浮于事很严重。

  是该减减负了。

  相信,能到军事杂志当编辑,对很多没能安排工作的退伍转业老兵,干部来说,绝对是有吸引力的。

  这好歹是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啊。

  龙国人对坐办公室的工作,是有一种执念的。

  销售月入过万,不如办公室月入五千的。

  就这个观念。

  在老一辈人当中,除了坐办公室的工作之外,其他都不稳定。

  宁可当三千的所谓白领,也不愿当月入七千的技工啥的。

  对李墨白来说,这是个很大的人情。

  就怎么说呢。

  好的工作,是用来利益交换的。

  这是社会的残酷真相。

  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私人企业,都是这样的。

  就比如银行。

  你存款达到多少,就能给你安排个岗位。

  每个月领工资就行,啥也不用干。

  但是你说出去就好听了呀。

  在银行工作的。

  很多土豪,就是在银行存款,然后让子女去挂个名。

  现在,也还没有逢编必考的说法。

  你给单位捐车子,捐设备。就能想办法给你孩子安排一个事业编,工勤编啥的。

  很多人,就是这个时候混上铁饭碗的。

  这里面,门道多了去了。

  私企,民营企业自然也是一样。

  山河集团,也会遇到这些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