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苏江每个县都有好的高中-《最牛大专校长,干翻七个工业国!》

  你真的从幼儿园上到初三,十二年的时间,那是几十万的投入了。

  等于是,花大几十万,买一个高中名额。

  普通人觉得是天价。

  有钱人觉得,很划算。

  山河学院的十五年一贯制教育,如果走高端精英路线的话,那花费也不会小的。

  利润也会很高!

  但是问题就在于,规模不会大的。

  原因也很简单,有钱人毕竟是极少数。

  国家现在推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是不要花钱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不会舍得让孩子来上私立学校。

  吴江河也知道,自己这位老板的脾气秉性。

  年纪轻轻,但是做事儿很有魄力。

  讲究的是大开大合。

  不干那小家子气的事儿。

  他势必是要干大事业的。

  既要精兵强将。

  又要兵多将广。

  李墨白肯定是希望,山河学院下属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尽可能的多招生!

  要成为山河四省,首屈一指的学校。

  山河四省的教育资源跟人均Gdp一样,太差距了。

  好的高中不多。

  就拿北河省举例,一个衡水中学,代表不了整个北河省的高中教育。

  那是全省的尖子都集中过去了,打造的超级中学。

  对全省的教育推动,作用有限。

  相比较之下,苏江省虽然很卷,但是,教育资源相对要平均一些。

  从苏江省每年的高考文理科状元来自哪个城市就能看出来!

  苏江十三个城市。

  号称十三太保。

  基本能做到,状元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各个地级市,甚至于各个县级市,乃至于下面的区,乡镇,都有不错的高中。

  就拿从杨州分离出去的秦州举例。

  秦州中学,还有秦州下面的秦兴中学,姜堰中学,都相当厉害。

  时不时的拿个文理科的状元。

  这才是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

  不过,苏江的孩子也是真的苦。十年寒窗,披星戴月,一点都不夸张。

  卷的要死。

  “那就两手都抓。”

  李墨白略加思索后,缓缓开口道。

  有钱人的钱,他要赚!

  普通人的困难,他要关照!

  “如果这样的话,校名就得换了。山河学院大专部,中专部,附属高中,附属初中,附属幼儿园,未来有本科部,都很好。”

  “但是,跟我们私立学校的风格是不搭的,要想收高额学费,逼格不能低!”

  吴江河的话说的很委婉。

  但是言外之意就是,山河学院,现在不够牛逼。

  如果,这个高端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还在山河学院框架内的话,就很难收高价。

  李墨白点点头。

  能理解!

  能理解!

  就好像,雪蜜冰城一样。

  好喝是好喝。

  但是大众对它的看法,就是高性价比。

  建立在价格亲民的基础上畅销的。

  所以就没法卖高价位的奶茶。

  因为大家会觉得,我是没钱才喝你的。

  结果你卖的比喜茶价格还贵?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去喝喜茶呢?

  不是说你不好,而是因为,这当中有个品牌溢价的问题。

  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山河学院,逼格还不够。

  哪怕出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你终究还是个大专。

  附属中学的水很深的。

  要想搞附属中学,起码得是个211大学。

  甚至于,211大学的附属中学都不怎么样。

  真正在全国内享有知名度的名校附中,都是985,甚至顶尖985!

  比如清华附中,燕大附中,人大附中,金大附中(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等等。

  二十名开外的大学都不行。

  搞不起来。

  高中,咋说呢,跟小学初中不一样。

  到了高中,老师的作用就不是那么大了。

  好的学生,不需要老师多加管束的,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稍加引导就行了。

  没有哪个状元是小学初中学习不好的。

  都是从小学霸到大。

  普通人的上限就是211。

  哪怕你很努力,哪怕你很刻苦,但是天赋摆在那里的。

  当然了,能上211已经很棒了。

  很多鸡汤文学里说,小学成绩很差,不好好学习。

  然后幡然醒悟,发奋图强,考上了清华燕大。

  听着给人的感觉好像很理智似的。

  实际上,完全就是在扯犊子。

  你小学成绩不好,你高中都上不了。还清华燕大呢!

  没睡醒吧。

  普通人的剧本是,历经艰辛,考上高中,苦学三年,考个大专!

  心有不甘,继续复读。

  卧薪尝胆,二本上岸。

  总之,中学教育其实一点都不比大学教育轻松的。

  你有了中学的基础,大学其实就能混了。

  但是你中学是绝对不能混的。混就完了。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私校独立出来,重新命名。我们有我们的优势,集团汇聚了不少顶尖人才,可以请他们当顾问。”

  “让那些有钱家长参观的时候来看看我们强大的师资力量。”

  “方便收费。前期可以小而精!小班化教育,后期我们名声打响之后,可以全国招生。”

  吴江河非常有条理的向李墨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说白了,就是贵族私校。

  高收费,高门槛。

  一个班可能就十来个学生。

  现在的公办学校,动辄四十,甚至五十个学生。

  老师精力有限。

  但是私校不一样,恨不得,三个学生就能分一个老师。

  你学不学是你的事儿。

  反正我的配置在这里。

  李墨白点点头。

  这些他不是很懂,让吴江河拿主意就行了。

  反正,他要的是成绩。

  附属中学得出成绩。

  “那校名这一块儿,您有好的建议吗?”

  吴江河请示道。

  李墨白:“???”

  “你有什么想法?”

  李墨白微笑道。

  吴江河是个聪明人。

  他肯定是有想法了。

  “嘿嘿,中原翰林学校。您觉得怎么样?”

  吴江河颇为自信道。

  这个名字是他反复斟酌出来的。

  原本他想的是,中原外国语学校。

  但是后来又觉得不太合适。

  虽然说,现在龙国整个社会,是有点崇洋媚外的倾向的。

  但是,李墨白没这个观念。

  吴江河能感受到,这位年轻的校长挺为自己的祖国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