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童年回忆小零食,辣条西瓜口香糖-《最牛大专校长,干翻七个工业国!》

  林建邦是人老成精,对李墨白的傲慢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还扇了儿子一巴掌。

  哪怕是做戏给李墨白看的。

  但也不难看出他的魄力。

  李墨白冷哼一声,送林少龙杰西卡出去了。

  连句客套话都没有,原因无他,不配!

  “爸,你看,这他妈的,比他爷爷还狂!”

  林兆康捂着脸委屈道。

  “废物,人家有狂的资本,你们呢?”

  林建邦没好气的拄拐走人。

  站太久,腿都站麻了。

  古有程门立雪,今有北河林建邦为生意,向孙辈低头认怂。

  【是否签到?】

  是!

  【签到成功,奖励资深零食研发师一名,奖励资深人力总监一名,资金70万。】

  2002年4月28日。

  对山河学院的校史来说,是值得难忘的一天啊。

  用互联网时代的流行语来说,那就是,上热搜了。

  U盘上热搜!

  山河学院上热搜!

  李墨白这个校长也上了热搜!

  记者们在山河学院吃饱喝足,享受贵宾待遇,每人送了一个限量珍藏版的初代U盘,又有林少龙打招呼,那自然是笔下生花。

  主要是,他们亲眼见证了李墨白的牛逼!

  那薇软的美女高管,出价几百万美元都没能买走的专利啊。

  就冲这,至少能维持一周的热搜。

  老百姓爱看什么,什么新闻报道写出来有热度,这些记者最清楚不过了。

  忙完了这件事儿,接下来,李墨白就有底气去贷款了。

  张伯令那边,等着采购各项教学设备呢。

  好几个工地都在开工。

  目前是向邯山区贷款2亿元。

  复兴区贷款8.4亿元。

  合计贷款10.4亿元。

  账上只剩1.5亿,其中拨了5000万给张伯令用来缴纳教学设备定金!

  这段时间,工地材料进场,各项支出也有个5000万!

  李墨白账上,就剩5000万现金流了。

  虽然每天签到有个几十万,但是,杯水车薪啦。

  作为一所没有财政拨款的民办大专,啥都要自力更生。

  李墨白又不计成本的养了一个庞大的后勤保障队伍。

  教师队伍也在增加!

  那是为今年扩招的6000新生准备的。

  水电燃气,衣食住行,等等都是要花钱的。

  李墨白又是个喜欢大手笔的主。

  不爱抠抠搜搜的。

  把龙成海整的压力很大!

  每次眺望学校周边那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工地,龙成海心里都堵得慌!

  那都是钱,花的大把大把的银子啊。

  “零食研发师?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李墨白一边吃着灌汤包,一边喝着豆浆,再整个煎饼果子,搭配担担面,可爽了。

  现在的学校食堂,那是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

  不光是学校的四千多号学生,还有工地的将近1000多号建筑工人。

  只不过,为了方便,工地工人的饭菜,全部都是食堂做好了,直接拉到工地去。

  唐仁德现在慢慢的,不用亲自上阵了。除了一些重要宴席还得他掌勺,剩下的,都是徒子徒孙们去干。

  李墨白昨晚紧急抽调了五个年轻教授,五个高年级学生,当客服去了。

  准备应对,五湖四海来的采访电话!

  同时,立刻让人准备了一篇非常详细的稿子!

  经过充分的艺术加工还有各种数据支持,反正就是相当文采斐然的报道,发到了山河论坛上面!

  记者们都是带着U盘回去的,可以给同事,领导们演示一下。

  上头条稳稳的。

  邓顺国继续投入大内存U盘的研发。

  李墨白觉得,怎么着也得128存才够用啊。

  现阶段,存储电影啥的是不行了。

  只能搞搞音乐,照片,小说,还有合同之类的。

  同时,山河学院的官方网站也是有相关的介绍!

  昨天晚上,校报的编辑就已经是笔下生花,连夜开工了。

  邯山市的二把手都来了。

  薇软的高管也来了。

  这不得宣传一下啊。

  山河学院要做好迎接大流量的准备!

  顺便看看,能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因为至少在北河省内,山河学院的名声不是特别好。

  毕竟被李家跟林家联手打压过的。

  所以这一次,要为自己正名。

  要把失去的尊严都夺回来。

  林氏集团已经反水了。

  连夜召集旗下公司企业,还有跟着自己混的老板们,要求在报纸上发表公开声明,祝贺山河学院取得伟大科研成就!

  林氏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欢迎所有山河学院毕业生前来应聘。

  这是果断的把李正心给卖了。

  林建邦用实际行动证明什么叫没有永恒的朋友跟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学校的担担面真好吃啊。比泡面强多了!”

  一旁的学生一句感慨,让李墨白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脑海里也涌现出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创意想法!

  方便面?

  薯片?

  干脆面?

  辣条?

  唐僧肉?

  口香糖?

  这都是童年的美好回忆啊。

  更不要说什么乡巴佬卤鸡蛋,火腿肠,还有卤鸡腿,一根葱,星球杯,果丹皮。

  西瓜泡泡糖,记忆中,一开始就一毛钱一个!

  然后慢慢的,2毛钱一个,5毛钱三个。

  再后来,就不吃了!

  因为那玩意儿,都是放在一个大塑料盒子里。

  都是老板倒在手里再递给你。

  李墨白亲眼看到村里小卖部老板,上一秒还在抠脚呢,下一秒给孩子抓西瓜泡泡糖。

  那场面,也算是童年阴影了。

  各种一毛钱一袋的,五颜六色的糖水饮料等等!

  那都是童年美好的回忆啊。

  别说什么绿箭口香糖这类的大牌了。

  你就是小时候,大大卷都有各种假货的。

  印象最深的是,太太卷,大太卷,太大卷等等。

  尽管知道都是科技与狠活。

  但是那时候吃的真是开心啊。

  至于什么奶茶,炸鸡,披萨,汉堡啥的,那都是很后来的事儿了!

  这08年之前,哪怕他在苏江,都很少接触这些玩意儿。

  能吃个带火腿肠的面包都了不得啦。

  07年,城里一个亲戚家姐姐,给自己带了一盒蛋挞,那好吃的呀。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