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贾张氏的育子理念-《四合院:我文笔如刀,搞废易中海》

  正月初四上午十点多,贾东旭与贾张氏走亲回来了,本来他们是计划初三下午回来的,结果昨天中午的时候贾东旭在舅舅家喝多了,一绝睡到了太阳落山,走肯定是走不了的,气的贾张氏揍了贾东旭一顿。

  贾东旭的舅舅一看大姐气势不减当年,自己小时候就经常被大姐揍,现在看到大姐还哆嗦,都打出心理阴影来了。

  “大姑,我表哥都是国家干部了,你这么大不太合适,得给我哥一点面子”贾东旭的大表弟张守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劝了贾张氏一句。

  “对呀姐,东旭都是干部了,以后别打他了”张守成他爹也劝了一句。

  “不打能行吗?我要是不揍他,他能成了干部吗?我告诉你,孩子不打不成才,你们两个为什么没有出息,就是因为咱爹从小对你们两个太好,没有揍你们”贾张氏把怒火转到了两个弟弟身上。

  “大姐,这话你说的没有道理,爹、妈更没有打过你,你不也成了国家干部?”张守成的爹辩解了一句。

  “那是我聪明,你聪明吗?你有智慧吗?狗脑子里没有二两香油和货”贾张氏直接骂了弟弟。

  “他爹,大姐说的对,你就是对几个孩子不严厉,你要是和大姐一样,他们几个说不定都考出去了”张守成的母亲感觉大姑子说的很有道理。

  “那我以后对他们几个严厉一点,不行就揍一顿?”张守成他父亲看着贾张氏问道。

  “你早就该这么办了,我告诉你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贾张氏点了点头,感觉弟媳妇就是自己的知已。

  “不是大姑,你怎么教我爹这个呢?我都二十二了,孩子都有两个了,我要是挨揍不让人家笑话吗?”张守成感觉事情不对。

  “你怎么和你大姑说话的?你大姑现在是干部,你知道不,我们张家历史上第一个干部,我不听她的听谁的?听你这个狗东西的话吗?”张守成的父亲动手了,听了大姐的话,把大儿子收拾了一顿。

  贾张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做就对了。她这一次回娘家,去老家,过的那是太爽了,谁听说她当了干部后都惊讶的差点把下巴掉下来。

  贾有钱媳妇更是目瞪口呆,愣了至少有五分钟,大嫂与自己的差距这么大了吗?她竟然成了国家干部。

  “大嫂,你是干部?”贾有钱媳妇是趴在贾张氏脸上看的,看看这个人是不是自己的大嫂,咋感觉不对劲呢。

  “二婶,我妈现在是副科长,和公社副主任一样,正儿八经的干部”贾东旭替母亲回答了这个问题。

  “不是,你进步也太快了,你教教家里这几个孩子不行吗?他们不用当干部,能有个班上就行”贾有钱媳妇酸了。

  “这个我没法教你们,你们得自己来,我就是信一个事,孩子不听就打,小树不修不直溜,孩子不打不成才,要不然东旭能当了干部吗?”贾张氏很自然的把贾东旭是干部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东旭不是股长吗?当啥干部吗还得天天鼓掌?”贾有钱媳妇有结不明白。

  “啥股长?副队长,也是副科长级干部,和我一样,提拔的比我还早,也是碰机会,更重要的是你发现机会了必须抓住,孩子重要的是什么?是上进心……”贾张氏把教育孩子的理念和贾有钱媳妇说了一下,让贾有钱、贾有财几个听的是目瞪口呆。

  贾东旭在母亲给大家上课的时候去了秦家村,他当然得去岳父家走一趟,中午就在岳父家凑合一顿,在岳父家贾东旭是结结实实的受到了尊重,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贾东旭当了干部的事,秦京茹托熟人向家里捎过钱,捎钱回来的人对大家说的。

  等贾东旭从秦家村回到了贾家村,几个堂弟已经被揍了,特别是几个小的,挨顿的原因居然是不好好学习,多么荒谬的理由,但是就因为这,二叔家、三叔家几个孩子都挨揍了,整个贾家村打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村风为之一变,学习盎然。

  多年以后,重新高考之后,贾家村是附近几个村里考上大学最多的,贾有钱等人特别佩服大嫂教育孩子的理念。

  “大哥,你以后少回来吧,我受不了”贾东永送贾东旭和贾张氏出了村口,含着泪和大娘、大哥告别,他给大哥提了个建议。

  “你咋受不了?”贾东旭问小堂弟。

  “你一回来,我妈说让我学习,我说不学她就动手,从昨天到现在都打了我三次了,我能受得了吗?”贾东永感觉特别的委屈。

  “小弟,吃块糖,好好努力,我现在就去我舅舅家,让几个表弟也感觉一下”贾东旭给了弟弟几块糖,然后去了张家村,在那里住了一天后,回了城里。

  贾东旭的舅舅家几个表弟的生活也是瞬间改变,由原来的自由自在,变成了现在的水深火热。

  他们回来了没有多长时间,就知道张大成、何雨水两人收了一个大官家的孙子当干儿子的事情,贾东旭也是特别的后悔,早知道那天他也去庙会了,他都出门了,结果又让棒梗叫回来了,棒梗要去拉屎,三十晚上棒梗肉吃多了,有点积食,肚子不舒服。

  初四下午三点来钟,张大成去了火车站门口,今天何雨柱他们就回来,因为明天张大成的同学要来家里做客,有一些是初中同学,也是何雨水的初中同学,她不在家也不太合适;还有就是后天就得正式上班。

  火车计划是三点半,结果他们出了火车站的时候是四点半,现在的火车准点的不多,耽误一个小时很正常,大家也能接受。

  从保定回来,蔡全无还有些伤感,好不容易找到了哥哥,但是隔的太远,一年也见不了几次,好在侄子、侄女都住的挺近,走动也多,大哥家的小儿子真可爱,看来自己回来得努力了,没有儿子可不行。

  何雨柱没有伤感,他就是感觉累,何雨水也没有太多的伤感,她经常和父亲联系,平时给父亲写信,给父亲打电话都是她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