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有需要,尽管同我说。”
齐天珩看向一边埋头吃饭,不言语的人。
“殿下,食不言,寝不语,您难道不知吗?”凤倾城停筷,抬眼望向身侧之人,脸上未见半分愠色。
但齐天珩知道,她不悦了。
他随即缄口,默然用饭。
凤倾城迅速将碗中饭食吃完,放下筷箸。
“殿下请慢用。”说罢便起身朝外走去。
行至门边,却又驻足回头:“对了,您东宫这位厨子的手艺实在寻常。我想将我那边的厨娘带过来,不知可否?”她语气虽是询问,却没有半分柔软。
“嗯,你若觉得不合胃口,带来便是。”齐天珩心下微诧,他自觉菜肴尚可,怎就入不了她的口?
“谢殿下。”袍袖拂过门框,带起一阵微风。
齐天珩目送她离去,方才继续独自用饭。此处的饭食真是不错,看来明日他仍可再来。
---
同一时间,谢家饭厅。
谢知遥正与母亲肖氏在松鹤堂陪两位老祖宗用膳。
“靖安,听说那位凤姑娘回京了?”肖氏看向一旁似有些心不在焉的儿子。
“嗯。”谢知遥惜字如金。
“那我明日便同你祖母先去‘半日闲’瞧瞧,也探探她的口风。”她回京已有近两月,儿子的亲事却毫无进展,肖氏心中焦急,近来甚至愁得掉发厉害。
“不必去了。”依旧只有四字。
坐于上首的谢老宰相眼尾微动,仍静默用餐。
谢老太太见自家老头子不言语,也忍着未接话。
“为何?”肖氏不解,“她既已回来,为何又不必去?”
“她不在‘半日闲’。”谢知遥忽然有些食不下咽。
以往从不觉得家中饭菜不好,可自在她那儿住过一段时日,再回来竟有些不惯了。
况且此刻相思正浓,母亲还不停的提及初一——是存心让他今夜难眠么?
“又出门了?不过开了间茶馆而已,怎就这般忙碌?比你这六部尚书还忙?”肖氏面露不悦。
往后她可是要做谢家宗妇的人,总这样不安于室,怎能做好靖安的贤内助?
“不是,因她妹妹身怀有孕,且怀相凶险,所以她前去陪妹妹了。”谢知遥强捺住几欲窜起的烦躁与不悦。
“那她去几日?待她回来我再……”
“母亲,”谢知遥终于忍不住放下竹箸,语气透出些许无奈,“她此去需数月之久,短期不会回来。用膳时可否莫再追问?如此叫人如何下咽?”
肖氏见儿子这般,脾气也上来了。
她这一切为的是谁?他不领情就罢了,竟还给她甩脸色。
“谢靖安,你这是什么态度?我是你母亲,不是你的侍女!”肖氏气得脸色有些发白。
“我这般着急为的是谁?你已二十有三,却仍未成家!旁人似你这年纪,早已儿女绕膝了!”肖氏被儿子气的心口发堵。
谢景安见再难安静用饭,将筷子重重一放,发出清脆声响。
他抬眸怒视孙儿:“靖安,方才对你母亲是何态度?我自幼是这般教你的?诗书礼仪都读到何处了?”
肖氏见老爷子发话,顿时收声。虽仍气儿子态度恶劣,却更怕他因此受责——到头来心疼的还是自己。
“还有你,肖氏。既在用膳,有事不能待饭后再谈?何必如此紧追不舍。”对儿媳,谢老爷子不便重言,教养之责当归老伴。
说来老二这些年也太过纵容她了,将肖氏惯得仍如年少时那般脾性火爆,无丝毫长进。
谢知遥深吸一口气,强令自己平心静气。
他起身走至肖氏身旁,躬身一揖:“母亲,都是儿子不好,不该冲您发火。今日衙门事务繁杂,导致儿子心绪不佳,请您莫要气坏身子。”
肖氏见儿子语气恳切,气已消了大半,却仍忍不住轻责:“你啊,就是仗着为娘疼你……罢了,你知错就好。”
谢知遥未再接话,只默然走到谢老夫人与谢景安面前:“祖父、祖母,方才孙儿失态,今后再也不会了。”
“知错便好,快坐下吧。”谢老太太连忙打圆场。
谢知遥仍立于原地,并未归座:“祖父、祖母、母亲,今日恰好您们都在,孙儿有一事需禀明。”
“短时间之内,我不会成亲。”
此话犹如巨石坠入静湖,在原本已显凝滞的饭桌上荡开层层涟漪,越荡越大。
肖氏手中的筷子“啪”地跌在桌上。她瞪大双眼,难以置信:“靖安,你说什么?短时间不成亲?这‘短时间’指的是多久?”
谢老太太亦是一怔,面现忧色,张了张口,终是不忍如他母亲那般相逼。
“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谢知遥后退两步,掀袍径直跪下。
“孙儿不孝,请您们责罚!”
“为何?”始终沉默的谢老宰相终于开口——此刻唯有他尚持冷静,另两位女眷已被他一番话惊得不能言语。
谢知遥闭口不语。他不想将责任推给凤倾城,更不愿祖父母与母亲误解于她。
所以他只有选择沉默。
“是凤丫头仍不愿意?”谢景安问出心中猜测。
“可你二人不是已在一处了?”
“什么?已在一处了?”肖氏失声惊呼,“是哪种在一处?”
“肖氏!”谢老太太瞥向一惊一乍的儿媳,只觉额角发胀,头也有些疼了。
见婆母目含警告,肖氏立即噤声,虽满腹疑问却不敢再言。
“祖父,她一直都是不愿的,是孙儿强求,非要把她强留在身边。”谢知遥恳求的目光投向对此事知之甚深的祖父。
此刻惟有祖父可以帮他,若祖父出手,或许可以替他争取一些时间。
免得再被母亲日日相逼。他实是被逼得有些烦了。
“你非她不可?”谢景安轻叹一声。
“非她不可。若不是她,我这一生都不会再娶任何人。”谢知遥答得斩钉截铁。
趁今日,正好将一切说清,也免得日后他们再去寻初一的麻烦。
“靖安,人年轻时,总会遇见一两个令自己心动、觉得非他不可的人。可随着年岁渐长、阅历的加深,你或许会后悔。你……要不要再斟酌一二?”
谢景安试图劝阻。
喜欢倾城错
“若有需要,尽管同我说。”
齐天珩看向一边埋头吃饭,不言语的人。
“殿下,食不言,寝不语,您难道不知吗?”凤倾城停筷,抬眼望向身侧之人,脸上未见半分愠色。
但齐天珩知道,她不悦了。
他随即缄口,默然用饭。
凤倾城迅速将碗中饭食吃完,放下筷箸。
“殿下请慢用。”说罢便起身朝外走去。
行至门边,却又驻足回头:“对了,您东宫这位厨子的手艺实在寻常。我想将我那边的厨娘带过来,不知可否?”她语气虽是询问,却没有半分柔软。
“嗯,你若觉得不合胃口,带来便是。”齐天珩心下微诧,他自觉菜肴尚可,怎就入不了她的口?
“谢殿下。”袍袖拂过门框,带起一阵微风。
齐天珩目送她离去,方才继续独自用饭。此处的饭食真是不错,看来明日他仍可再来。
---
同一时间,谢家饭厅。
谢知遥正与母亲肖氏在松鹤堂陪两位老祖宗用膳。
“靖安,听说那位凤姑娘回京了?”肖氏看向一旁似有些心不在焉的儿子。
“嗯。”谢知遥惜字如金。
“那我明日便同你祖母先去‘半日闲’瞧瞧,也探探她的口风。”她回京已有近两月,儿子的亲事却毫无进展,肖氏心中焦急,近来甚至愁得掉发厉害。
“不必去了。”依旧只有四字。
坐于上首的谢老宰相眼尾微动,仍静默用餐。
谢老太太见自家老头子不言语,也忍着未接话。
“为何?”肖氏不解,“她既已回来,为何又不必去?”
“她不在‘半日闲’。”谢知遥忽然有些食不下咽。
以往从不觉得家中饭菜不好,可自在她那儿住过一段时日,再回来竟有些不惯了。
况且此刻相思正浓,母亲还不停的提及初一——是存心让他今夜难眠么?
“又出门了?不过开了间茶馆而已,怎就这般忙碌?比你这六部尚书还忙?”肖氏面露不悦。
往后她可是要做谢家宗妇的人,总这样不安于室,怎能做好靖安的贤内助?
“不是,因她妹妹身怀有孕,且怀相凶险,所以她前去陪妹妹了。”谢知遥强捺住几欲窜起的烦躁与不悦。
“那她去几日?待她回来我再……”
“母亲,”谢知遥终于忍不住放下竹箸,语气透出些许无奈,“她此去需数月之久,短期不会回来。用膳时可否莫再追问?如此叫人如何下咽?”
肖氏见儿子这般,脾气也上来了。
她这一切为的是谁?他不领情就罢了,竟还给她甩脸色。
“谢靖安,你这是什么态度?我是你母亲,不是你的侍女!”肖氏气得脸色有些发白。
“我这般着急为的是谁?你已二十有三,却仍未成家!旁人似你这年纪,早已儿女绕膝了!”肖氏被儿子气的心口发堵。
谢景安见再难安静用饭,将筷子重重一放,发出清脆声响。
他抬眸怒视孙儿:“靖安,方才对你母亲是何态度?我自幼是这般教你的?诗书礼仪都读到何处了?”
肖氏见老爷子发话,顿时收声。虽仍气儿子态度恶劣,却更怕他因此受责——到头来心疼的还是自己。
“还有你,肖氏。既在用膳,有事不能待饭后再谈?何必如此紧追不舍。”对儿媳,谢老爷子不便重言,教养之责当归老伴。
说来老二这些年也太过纵容她了,将肖氏惯得仍如年少时那般脾性火爆,无丝毫长进。
谢知遥深吸一口气,强令自己平心静气。
他起身走至肖氏身旁,躬身一揖:“母亲,都是儿子不好,不该冲您发火。今日衙门事务繁杂,导致儿子心绪不佳,请您莫要气坏身子。”
肖氏见儿子语气恳切,气已消了大半,却仍忍不住轻责:“你啊,就是仗着为娘疼你……罢了,你知错就好。”
谢知遥未再接话,只默然走到谢老夫人与谢景安面前:“祖父、祖母,方才孙儿失态,今后再也不会了。”
“知错便好,快坐下吧。”谢老太太连忙打圆场。
谢知遥仍立于原地,并未归座:“祖父、祖母、母亲,今日恰好您们都在,孙儿有一事需禀明。”
“短时间之内,我不会成亲。”
此话犹如巨石坠入静湖,在原本已显凝滞的饭桌上荡开层层涟漪,越荡越大。
肖氏手中的筷子“啪”地跌在桌上。她瞪大双眼,难以置信:“靖安,你说什么?短时间不成亲?这‘短时间’指的是多久?”
谢老太太亦是一怔,面现忧色,张了张口,终是不忍如他母亲那般相逼。
“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谢知遥后退两步,掀袍径直跪下。
“孙儿不孝,请您们责罚!”
“为何?”始终沉默的谢老宰相终于开口——此刻唯有他尚持冷静,另两位女眷已被他一番话惊得不能言语。
谢知遥闭口不语。他不想将责任推给凤倾城,更不愿祖父母与母亲误解于她。
所以他只有选择沉默。
“是凤丫头仍不愿意?”谢景安问出心中猜测。
“可你二人不是已在一处了?”
“什么?已在一处了?”肖氏失声惊呼,“是哪种在一处?”
“肖氏!”谢老太太瞥向一惊一乍的儿媳,只觉额角发胀,头也有些疼了。
见婆母目含警告,肖氏立即噤声,虽满腹疑问却不敢再言。
“祖父,她一直都是不愿的,是孙儿强求,非要把她强留在身边。”谢知遥恳求的目光投向对此事知之甚深的祖父。
此刻惟有祖父可以帮他,若祖父出手,或许可以替他争取一些时间。
免得再被母亲日日相逼。他实是被逼得有些烦了。
“你非她不可?”谢景安轻叹一声。
“非她不可。若不是她,我这一生都不会再娶任何人。”谢知遥答得斩钉截铁。
趁今日,正好将一切说清,也免得日后他们再去寻初一的麻烦。
“靖安,人年轻时,总会遇见一两个令自己心动、觉得非他不可的人。可随着年岁渐长、阅历的加深,你或许会后悔。你……要不要再斟酌一二?”
谢景安试图劝阻。
喜欢倾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