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4章 故地重游-《征伐天下》

  路朝歌在皇宫里待了一会儿,和李朝宗闲聊了一些有的没的,他就离开了皇宫,家里的事处理的差不多了,他也该准备出发了,去凉州倒不是刻不容缓,但是早点过去也能早点了解一下一线的情况。

  他现在基本上属于是两眼一抹黑,别看西疆那边不断有消息送回来,但是路朝歌不亲自看看,他还是不太放心,不是不放心牧云之指挥不好军队,而是他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好对接应的军队做出相应的部署。

  回了家,路朝歌将要去凉州的事和周静姝说了一声,周静姝也没多想,其实他去哪都一样,只要路朝歌在就可以了,而且她的祖籍在凉州,凉州那边有周家老宅,他也要回去看一看的,很多年没回去了,总该要回去的。

  两天之后,王府驶出数辆马车,第一辆马车上,周静姝和路嘉卉两人坐在车里,路朝歌还是不喜欢坐马车,只要不是必要,他是不会坐马车的。

  在城外和路朝歌的亲军汇合,这一次他把自己的亲军都带走了,之前去泉州的时候,路朝歌只带了一营战兵,这一次他全都给带走了。

  “爹爹,我们几天能到啊!”路嘉卉拉开马车上的窗户,探头看向了路朝歌。

  这才刚出了长安城没多远,这小家伙就有点坐不住了,她我本来就不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主,更何况出门之前,路朝歌就和她说了,这一次要走好几天的时间。

  “到怀远城的话,要七八天吧!”路朝歌说道:“若都骑马的话,四五天就能到,但是马车的速度肯定不如战马快,怎么了?这就不耐烦了?”

  “嗯!”路嘉卉点了点头:“都没意思。”

  “要不然我送你回长安城啊?”路朝歌打趣道:“你去你姥姥家里,和你小叔玩去。”

  “我才不和小屁孩玩呢!”路嘉卉想起了周博谦:“一天到晚就知道追着我屁股后面跑,没意思。”

  “而且,我老爷说了,要给他开蒙了。”路嘉卉继续说道:“他也要开始背诗,写文章了,将来还要科举呢!”

  “那你觉得你小叔有机会吗?”路朝歌问道。

  “我是没看出来他有多聪明。”路嘉卉说道:“和我哥比起来,他就跟小傻子似的。”

  其实,周博谦一点都不傻,只不过路嘉卉看到的聪明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她才会觉得自己这个小叔不太聪明。

  “你这小叔可不傻。”路朝歌说道:“他心眼多着呢!只不过是你认识的聪明人太多了,所以才会显得他没有那么聪明,至少应该和你是一样的。”

  “我可比他聪明多了。”路嘉卉说道:“我都耍了他好几次了,每一次他都反应不过来。”

  “人家那是哄你玩呢!”路朝歌说道:“你还当真了。”

  “爹爹,我可聪明了。”路嘉卉一听路朝歌说他不聪明,顿时就不愿意了:“娘亲都说了,我和我哥一样聪明。”

  “你娘也是哄你的。”路朝歌说道:“不信你问你娘。”

  “娘,是吗?”路嘉卉收回小脑瓜看向周静姝:“我是不聪明吗?”

  “哪有,你怎么会不聪明呢!”周静姝笑着说道:“我家大姑娘是最聪明的。”

  “路朝歌,我告诉你,别把你姑娘惹哭了。”周静姝冲着马车外的路朝歌喊道:“你要是给惹哭了,你就自己哄,我可不管。”

  “爹爹最坏了,就知道骗我。”路嘉卉冲着路朝歌做了个鬼脸,然后拉上了车窗。

  路嘉卉一般情况下不会哭,可若是一旦哭起来,那可不是那么好哄的,路朝歌就把自己姑娘惹哭过一次,足足哄了一下午的时间,才算是把小丫头给哄好了。

  三天之后队伍进入凉州道,到了凉州的路朝歌可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路朝歌已经好多年没回来了,凉州百姓对路朝歌也是想念的紧。

  原本计划七天左右抵达怀远城的,可他忽略了凉州百姓的热情,一路上走走停停吃吃喝喝,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当路朝歌赶到定安县的时候,已经是十天以后了。

  “姑娘,到了你爹我当年和你娘认识的地方来。”定安县城外,路朝歌看着经过几次翻修的定安县,这个地方可是承载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

  小丫头在马车上是坐不住了,直接推开了马车车门,还不等人过来扶,自己就跳了下去。

  “爹爹,这就是定安县吗?”路嘉卉仰头看着定安县的城门:“好像没有长安那么大啊!”

  “这就是个小县城。”路朝歌笑道:“长安是大明第一雄城,可不是一个小县城可以比拟的。”

  “我要进去看看。”路嘉卉来到路朝歌面前,她不想再坐马车了,他要骑大马。

  “下官,定安县县令韩之栋见过王爷,见过公主殿下。”定安县县令走了过来躬身行礼。

  “免礼吧!”路朝歌抬了抬手:“好多年没回来了,带我进去看看吧!我当年住的那个小院还在吗?”

  “在,怎么能不在。”韩之栋说道:“那可是陛下和您住过的地方,怎么也不能给拆了,那可是我们定安县最赚钱的地方了,每天都有几十两的收入。”

  对,现在路朝歌曾经居住过的那个小院,变成了旅游景点了,不管是往来的客商亦或者是百姓,都要去这个地方看看,看看当年李朝宗和路朝歌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看看这两位功成名就之前的生活。

  “我大哥曾经住过的那个山涧小院呢?”路朝歌问道。

  “那个地方翻修好几次了。”韩之栋说道:“每天都有人去看一看。”

  “您一路过来,没看见那棵树吗?韩之栋问道。

  “我当年靠过的那棵树?”路朝歌问道。

  “对啊!”韩之栋说道。

  “那是一棵死树。”路朝歌说道:“早就不知道被谁砍了回家当柴火烧了。”

  “那棵死树肯定不在了,但是之前的县令重新栽种了一棵树。”韩之栋说道:“那棵树现在长的可是很茂盛的,就像是如今的大明一般,枝繁叶茂。”

  “为了赚钱你们还真是煞费苦心。”路朝歌并不反对这种赚钱方式,这不就是后世的旅游业嘛!以后行,现在就不行了吗?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违背国家律法,怎么干都不算过分。

  “赚钱嘛!不丢人。”韩之栋说道:“这些赚到的银子,都送到县学堂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用了。”

  “定安县的学堂伙食那可是数一数二的,还改善啊!”路朝歌可不是不知道定安县学堂的伙食是什么标准,可以说是和长安学堂的伙食标准一个样。

  “多吃才能身体健康。”韩之栋说道:“您不是说喝牛奶对身体好吗?我们还专门养了一些奶牛,就专门给孩子提供新鲜的牛奶。”

  “怪不得老子的亲军都从定安县出。”路朝歌笑着说道:“原来是因为定安县的预备役身强体壮啊!”

  路朝歌这话就是在开玩笑的,定安县的预备役部队,其实都是和路朝歌差不多大的人,开办学堂的时候,这些人都已经十六七岁了。

  “少将军回来了。”这还没到曾经的小院,路朝歌就被人团团围住了:“您可好多年没回来了,这次回来住几天啊!”

  “回来了,回来了。”路朝歌笑着和周围的百姓打招呼:“晚上,晚上流水席,大家都来啊!”

  “好。”周围的百姓应道。

  在百姓的簇拥下,路朝歌来到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小院,韩之栋知道路朝歌要回来了,所以今天就没让这里对外营业,总不能让路朝歌和一帮人挤着看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吧!

  校园内的陈设没什么变化,尤其是小院中间的那个石桌,对这个石桌路朝歌可是记忆犹新,当年他第一次被谢灵韵揍,就是在这石桌前。

  “媳妇,还记的找个地方不?”来到后厨门外,指了指厨房说道。

  “记得。”周静姝笑着说道:“这是咱们两个第一次独处的地方,你做饭我看你做饭。”

  “我还记得有人偷吃来着。”路朝歌笑着说道。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记得。”周静出嗔怪道:“姑娘还在这呢!不许什么都说。”

  “没事,你们当我不存在就好了。”路竟择拽着路朝歌的衣袖:“反正我也不知道你们说的是什么。”

  两人牵着路嘉卉的手继续在小院闲逛,最后来到了路朝歌曾经居住的地方。

  “你爹我当年就住在这个小院里。”路朝歌说道:“来,爹带你看个好玩的。”

  说着,路朝歌就带着两人进了自己的房间,在角落找到了地道的入口。

  “当年你爹我单枪匹马闯长安的时候,就是从这里离开了的。”路朝歌打开了地道的入口:“我走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知道,是我走了一天之后他们才发现的。”

  “爹,我要进去看看。”路嘉卉看着地道的入口。

  “不行,里面可黑了。”路朝歌说道:“这条地道直通城外,出口十分隐蔽,一般人可发现不了。”

  “殿下,这地道已经封死了。”韩之栋说道:“毕竟这是安全隐患,虽然凉州很安全,但是下官也得有所考虑,所以下官到任之后,就把他给封死了。”

  “封死了就对了。”路朝歌点了点头:“若是有强人想要进来,这就是个安全隐患。”

  “韩大人,麻烦你个事。”路朝歌说道:“去安排人,今晚上在长街上摆流水席,我路朝歌请大家吃饭。”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韩之栋应道。

  打发走了韩之栋,路朝歌继续带着人在小院里闲逛,把所有能逛的地方都管逛了一遍,这小院本就没多大,逛一遍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离开了小院,就见一老汉堵在了门口,路朝歌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想起来,这位不就是他曾经的邻居嘛!定安县城头活下来的老兵,如今也快六十岁了。

  “好家伙,你还活着呢!”路朝歌打趣道:“这么多年没个消息,我还以为你去见老兄弟们了呢!”

  “少将军,我可舍不得死。”老战兵大笑道:“这好日子我还没过够呢!要是就这么去见了老兄弟,我怎么跟他们形容咱大明如今的模样。”

  “对,说的太对了。”路朝歌大笑道:“你得给老子好好活着,多看看这大明的锦绣河山。”

  “中午家里吃去。”老兵说到:“我叫我媳妇弄几个菜,咱喝点?”

  这帮定安县之战活下来的老兵,跟路朝歌从来都不会拘谨,他们认识路朝歌时间太长了,而且很多都是定安县之战后就离开了军中,而且这么多年也没什么求的到路朝歌的地方,大家只有当初的袍泽之情。

  “行啊!”路朝歌说道:“中午就在你家吃。”

  “你说,这一晃多少年都过去了。”老兵说道:“那时候你才十多岁,现在都二十多了。”

  “我离开定安县都多少年了。”路朝歌说道:“我姑娘都六岁了。”

  “公主殿下。”老兵躬身行礼,对路朝歌不拘谨,不代表他在路嘉卉面前会不拘谨,和路朝歌那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袍泽请,而路嘉卉人家就是公主,走到什么地方那个都是公主,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行了,跟孩子客气个什么劲。”路朝歌说道:“我再去溜达溜达,中午就去你家吃饭,你多给我整几个菜,别抠抠搜搜的,以前你就那德行。”

  “我不是为了给我孙子娶媳妇嘛!”老兵说道:“现在我孙子都成亲了,我都有重孙了。”

  “现在生活好了呗!”路朝歌笑着问道。

  “你知道我现在一个月能从朝廷拿多少银子吗?”老兵挑眉问道。

  “我还真没关注过。”路朝歌说道:“这些事都是兵部、户部负责的,我是个领兵的,这些事问多了不合适。”

  “我们这些参加了定安县之战,随后就离开军队的,现在一个月能从朝廷领十两银子。”老兵说道:“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

  当年在定安县之战后离开军队的,那些伤残的战兵不算,就这些全须全尾的,也就六七百人的样子,他们一个月领十两银子一点也不多,当年的定安县之战,对于当时的李朝宗和路朝歌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当年的定安县守不住,就没有今天的大明。

  对于这些老兵,李朝宗从来都不吝啬,尽可能的给他们最好的生活,那些致残的战兵,一个月能从朝廷拿走十五两到二十两银子不等,而那些战死的,家眷一个月可以从朝廷领取三十两银子,能足足领三十年时间。

  为什么大明的战兵原以为朝廷卖命,而且上了战场甚至不惜命,因为他们真的不怕死,他们就算是死了,朝廷也会照顾他们的家眷,人一旦没有了后顾之忧,那可是相当恐怖的存在,哪怕对面站着的是个不可战胜的敌人,他们也会冲上去较量较量,杀了对面的大功一件,死在对面敌人手里,家里也有人养活,所以没必要想那么多,玩命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