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会不会太大了?-《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皇恩浩荡,微臣感激不尽,却之不恭啊。”

  高鸿志面带感激对明武宗说。

  不管怎样,这样的态度还是要表现出来的。

  看到高鸿志推辞不受,谢于乔等人心里稍微舒坦了些,看他的眼神也温和不少。

  知进退,懂大局,如果能加以引导,说不定就能拉拢过来,成为他们对抗阉党的助力。

  “高卿,朕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明武宗带着笑意说。

  “微臣,谢陛下隆恩。”

  听到明武宗这么说,高鸿志也不再推辞,犹豫一下,便谢恩了。

  他并不是非得住这旧宅不可,他毕竟是穿越过来的,对这老房子没什么感情,能改善生活条件也不错。

  “这就对了。”

  明武宗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说。

  “不过,陛下,微臣习惯独居,希望陛下赏的宅子别太大,像这一间大小即可。”

  “太大了,微臣打扫起来也费劲。”

  高鸿志想了想,试探性地对明武宗说。

  主要是他觉得要修炼的话,旁边有外人不太方便。

  再说,就算找仆人或侍女,谁知道有没有朝中那些人的耳目。

  当然,以他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的身份,调查这些人背景并不难,但他嫌麻烦,还不如自己一人方便。

  听了高鸿志的话,明武宗再次感慨地说:“高卿真是我大明朝的栋梁之才,我朝官员都该向高卿学习,有高卿一半,朕就心满意足了。”

  “......”

  文武官员们假装没听见,这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勤勉为国,难道就不能有几个姬妾,几个仆人侍女照顾自己,还要像高鸿志一样事事亲力亲为吗?

  那么多年寒窗苦读为了什么?

  “陛下过誉了,这只是微臣的个人习惯。”

  高鸿志一脸谦逊地对明武宗说。

  “朕就喜欢高卿这一点,实在。”

  听了高鸿志的话,明武宗赞许一声,看向刘谈瑾说:“大伴,给高卿准备一套三进三出的宅子就好,不必太大,太大了怕高卿一个人住不习惯。”

  刘谈瑾对高鸿志羡慕不已。他是从小陪在明武宗身边的,才能得到明武宗的信任。至于高鸿志呢?

  第一次见面,明武宗就这么待见高鸿志,让他都有些嫉妒了。

  幸好刘谈瑾心中有数,知道明武宗真对一个人好,只能捧着,绝不能踩,敢踩就只会惹怒明武宗。

  刘谈瑾恭敬地说:“老奴明白,老奴立刻就给高镇抚使安排这样的宅子,今天就让高镇抚使搬进去。”

  “陛下,这三进三出的宅子,会不会太大了?”

  高鸿志懵了,他只想有个单进院落,明明说他自己住,结果明武宗还是给了他三进三出的宅子,若不说自己独住,是不是要给他一座王府?

  “不大,朕还嫌小,三进三出的宅子,怕配不上高卿。”

  “高卿现在独居,但将来成家立业,总要养几个仆人、侍女吧?”

  “以后换不如一次性给高卿备齐。”

  “说实话,要不是高卿说别太大,朕都想给高卿配个带小湖、凉亭的大宅,平日里还能泛舟钓鱼。”

  明武宗一脸遗憾地说。

  “......”

  文武官员们都呆了,什么叫皇恩浩荡,这就是皇恩浩荡!

  满朝文武,谁享受过这等待遇?

  就连三位托孤重臣,也没受过明武宗这般礼遇。

  尽管如此,别说托孤重臣了,哪怕是许多五、六品的官员,谁不住在明武宗刚才描述的那种豪华府邸里呢。

  但这是皇上特别的礼遇,意义完全不同。

  “微臣感激陛下隆恩。”

  听完这话,高鸿志沉吟片刻,认真地向明武宗致谢。

  君以诚相待,他怎能不感动?

  就让他替明武宗,清除朝廷中的贪官污吏,扫平江湖上满手血腥,蔑视官府的武林人士,还这天下一片清明!

  反正这些都是他本来就打算做的,做这些正义的事,还能得到系统的奖励。

  不过,一个是他用心去做的,一个是无心插柳。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高卿在我面前,就无需如此客气了。”

  明武宗摆摆手,转身走向高鸿志的老宅大门,说道:“起驾回宫。”

  “起驾回宫……”

  听到明武宗的话,刘谈瑾已经高声喊起来。

  “至于文武百官,无须急于处理公务的,就由锦衣卫护送他们回家。”

  明武宗边走边说。

  “臣等恭送陛下。”

  高鸿志与众文武官员一起,对着明武宗的背影毕恭毕敬地喊道。

  目送明武宗离开后,那些随明武宗进过高家老宅的大臣们都深深望了高鸿志一眼,随即纷纷转身离去。

  他们都清楚,凭明武宗对高鸿志的信任程度,这位很快便会从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升任锦衣卫指挥使了。

  大明朝廷上,将有一颗政坛新星崛起。

  只是鉴于高鸿志身为锦衣卫,与文武百官天然对立,倒也没人跟他虚与委蛇。

  就连兵部尚书谢于乔也只是向高鸿志点头示意,便转身离去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看来我也得抓紧提升自己的实力了。”

  高鸿志见众人散尽,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他能感受到,这大明的文武百官中,不仅是武将,就连文官也有很多身怀强大的气场。

  这些人虽藏而不露,但无疑都是真正的高手。

  显然,不少人均是文武兼备之才。

  对此,高鸿志并不意外,这个世界本就是个综合武力的世界,文武百官习武,再正常不过。

  他更清楚,自己现在被明武宗赋予了先斩后奏之权,朝中这些权贵不知会如何对付他。

  若他此后安分守己做他的北镇抚司镇抚使,一切都好说。

  可一旦胆敢越界,这些人定不会手下留情,将他铲除。

  到时他们随便派几个死士,或请江湖武林中人刺杀他,即便他死了,明武宗也拿这些人没办法。

  “反正我现在的境界已十分稳固,去北镇抚司衙门看看。”

  “挑个软柿子捏捏,先把这软柿子解决了再说。”

  高鸿志思索一番,心中颇感紧迫,身形一动,施展轻功向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方向掠去。

  他很清楚,此番离开,恐怕许久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