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正义凛然-《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老朱闻言,满意颔首。

  此番安排,确有可取之处。

  说到底,老朱最信的还是自家人,

  对外姓将领,难免多留心眼,

  否则也不会将儿辈分封至北方重镇。

  此外,此策略可行,朱桂亦功不可没。

  若非火车与蒸汽战舰的问世,大明难以远征,

  更不必提年年更换将领之事,

  往返路途,耗时或超一年。

  但有了火车等交通工具,难题迎刃而解。

  将领轮换,速度之快,前所未见。

  由此观之,蓝玉不愧为战功赫赫之将,心思细腻。

  于是,老朱忆起先前困扰他的军事谜题。

  “安排妥善。”

  朱元璋先是对蓝玉一番夸赞,

  继而问道:

  “你通晓兵法,可知道为何要攻打野人女真?”

  老朱此问,自然因朱桂而起。

  蓝玉闻听“野人女真”,面色微变,

  脑中一番搜索,方忆起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据蓝玉所知,

  野人女真居于大明东北偏远之地,曾无文字语言,

  依蒙古语创制文字。

  蒙古人在中原人眼中已是未开化之民,

  而这野人女真,较之更为落后,

  可谓蛮夷中的蛮夷。

  至于是否有攻打的必要,蓝玉倒想起一事:

  “野人女真那地界的人参不错,”

  “他们靠挖参为生,”

  “但真要攻占,倒也无甚必要,毕竟攻下后还需雇人挖掘,不如直接购买。”

  蓝玉如是分析。

  朱元璋:???

  人参?

  难道朱桂攻打野人女真是为了人参?

  这理由太过匪夷所思!

  正当老朱为此困惑之际,

  一名锦衣卫匆匆入殿。

  “报!”

  “代王出兵野人女真一部落,斩敌十四万,尽行坑杀,大捷!”

  锦衣卫手持战报,声震殿堂。

  此言一出,老朱如遭雷击。

  小十三这是唱的哪一出?

  即便想吃人参,也不至于灭其十几万人吧?

  老朱本就疑惑野人女真部落有何攻打的价值,

  听蓝玉提及人参,

  便误以为朱桂为参而去。

  即便如此,

  为了一味人参,何至于灭一部落,坑杀十余万人?

  犹如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那是两国生死相搏。

  而今大明与野人女真部落并无深仇大恨,

  更未闻有部落触怒朱桂,

  怎会突施辣手,屠戮十几万生灵?

  老朱实在难以理解。

  “代王坑杀了十几万人?!”

  朝臣闻讯,无不惊骇!

  朱桂虽有战功在身,

  但不论是北元还是河西走廊的势力,

  皆为敌对或威胁大明安全,

  朱桂征讨,理所应当。

  前两次出征,朱桂也仅诛首恶,

  或消灭其军队。

  而今锦衣卫回报,言朱桂坑杀十四万人,

  区区野人女真部落,何来十四万兵力?

  话说这事儿,十四万条性命,眨眼间化为乌有,里头肯定夹杂了不少寻常女真百姓。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多读书人脸露愁容。

  按他们念的书,对付外族该是教化为先,哪有像朱桂这般,二话不说,上来就全给埋了?

  这未免太过粗鲁!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干出这等恶行的,竟是大明朝的亲王!

  几位翰林院的学士,眼神交汇,彼此间那份不满,藏都藏不住。

  “陛下!”

  其中一位翰林院学士站了出来,对着老朱拱手行礼。

  旁人见状,瞧着他一脸的不痛快,心里暗叫不好:这倔脾气怕是要发作了,不对,是要跟亲王杠上了!

  “嗯?”老朱本是一脸喜色,见方孝孺站出来,还一脸怒气冲冲,眉头不禁一皱。

  “何事?”

  老朱先朝递战报的锦衣卫招了招手,让他把战报呈上,随后转向方孝孺询问。

  想到方孝孺的身份,加上锦衣卫刚汇报的信息,老朱估摸着方孝孺为何动怒了。

  “代王坑杀十几万人,有悖天理人情啊!陛下应当下旨责罚才是!”

  方孝孺挺直腰板,慷慨陈词。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皱起了眉头。

  刚才户部尚书杨靖和凉国公蓝玉还在夸朱桂立了大功,加之朱桂的产业越做越大,不少官员家眷都受惠于他。

  如今方孝孺竟要皇上责备朱桂,立刻引起众人不满。

  “陛下!”

  “代王此举是为了国家除害!手段虽激烈了些,但一切都是为了大明,请陛下三思!”

  支持朱桂的官员出列,拱手进言。

  “还请陛下三思!”

  更多官员站了出来,附和道。

  在他们看来,朱桂杀的是野人女真这样的外族,而非中原子民,别说十几万,就算杀上百万,也是杀得好。

  毕竟老祖宗有言在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朱桂的做法,正是遵循了先辈的智慧。

  至于方孝孺唱反调,难道你还比老祖宗聪明不成?

  “你们……!”

  “十几万人命啊!你们难道就没有一点触动?!”方孝孺见群臣力挺朱桂,不由大怒。

  不少官员懒得与方孝孺争辩,扭头避开,但也有人愿意与他理论一番。

  “你觉得代王才智如何?”

  户部尚书杨靖笑眯眯地问方孝孺。

  “代王才智自然出众。”方孝孺不明就里,但还是回答了。代王若无才智,火车等奇技也不会出现在大明,说他才智过人并不过分。

  “那你认为代王会是滥杀无辜之人吗?”

  杨靖接着问。

  方孝孺沉默片刻,沉声道:“从前的代王不像滥杀之人,但现在就说不准了。”

  杨靖的笑容更甚,“你既认为过去的代王不是滥杀之人,又承认他的才智超群。如今他做出这等异常之举,坑杀了十几万人,会不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呢?”

  杨靖觉得朱桂杀些外族不算什么,既然有人质疑,便随口找个理由解释。

  这理由让方孝孺眉头紧锁,似乎有些道理,但他实在想不通朱桂为何要这么做。

  “都别吵了。”

  “战报还没看呢,说不定小十三在里面写了他为何要消灭野人女真部落的原因。”

  老朱已从锦衣卫手中接过战报,笑道。

  随即,他又看向方孝孺,问道:“我记得小十三发明标点符号时,你还亲自上门称赞他是文坛之光,怎么今天非要找小十三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