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也是他自己一手打造的-《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朱桂发令了。

  另一边,里昂国的将军领着军队小心地往前走。

  只要再走五百米,他们就能进入弓箭手的射程。

  但他们不知道,再走一百米就会落入朱桂火枪队的射程。

  时间一点点过去,现场的紧张感达到了极点。

  突然,火枪手全体出现在城墙之上。

  “开火!让他们再尝尝我们的厉害。”

  随着朱桂一声令下,上百门大炮和火枪一齐发射。

  “啊!”

  一瞬间,纳里比亚的军队中传来阵阵惨叫。

  纳里比亚的军队顿时愣住了。

  他们认得出,这是大明的火炮。

  一时间,心中满是愤怒。

  为何里昂国不把这个情况提前告知。

  否则,他们也会有所准备,损失绝不会如此惨痛。

  随即,他带着自己的士兵往后撤退。

  他现在一刻也不想留在这里。

  既然你们不讲情面,就别怪我无情了。

  “撤!这烂摊子留给里昂国收拾吧。”

  “回去我一定要把这事禀告陛下,为我们牺牲的战士讨个公道。”

  说完,他带着士兵迅速后退。

  里昂国国王见状,脸上也露出了惊恐之色。

  他很清楚自己之前的举动多么愚蠢。

  这下,真是捅了大篓子。

  自己军队受损倒也罢了。

  但这次受损的是纳里比亚国。

  而且,造成如此损失的原因在于他自己。

  见对方先锋部队撤退,朱桂立即下令出击。

  一队装甲车从营地冲出,每辆车上都装有火炮。

  望着这些庞然大物,里昂国的士兵个个目瞪口呆。

  “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在众人惊呼中,将军下令立即撤退。

  再往前走,只会全军覆没。

  装甲车追击了两公里才停下。

  确认对方完全撤退后,也停止了追击。

  这时,纳里比亚国已返回营地。

  将军怒气冲冲来到里昂国国王的帐篷前。

  “陛下在哪!出来!今天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见对方气势汹汹,里昂国国王战战兢兢地走出来。

  他满脸堆笑地看着纳里比亚的将军。

  “嘿嘿,将军这是怎么了?”

  “两军交战有伤亡很正常,不必这么大惊小怪。”

  听了这话,纳里比亚的将军直接拔出佩剑。

  “你这话什么意思!”

  “伤亡固然正常,但如果是因为指挥官故意隐瞒敌军实力导致的伤亡,这样的指挥官该死!”

  “你为何要对我隐瞒对方的武器装备!”

  纳里比亚将军此时已无法抑制内心的怒火。

  听了这话,里昂国国王一时语塞。

  帐篷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希望你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这事没完。”

  “这里的事我们不管了,告辞!”

  说完,纳里比亚将军带着军队离开了。

  望着援军撤离,里昂国国王直接瘫倒在地。

  他心里清楚,这场仗,自己输了。

  不仅如此,还惹恼了纳里比亚国。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亏大发了。

  随后,他带领军队撤离了平原。

  这一切都被朱桂的侦察兵看在眼里。

  确认对方彻底离开后,立刻报告给了朱桂。

  “好!看来他们已经意识到结局,以后大概不会再来管这里了。”

  朱桂满心欢喜地说。

  至于里昂国,他们接下来会有更大的麻烦。

  但这已不重要,毕竟那不是朱桂的事。

  他几乎可以说确立了对这片平原的控制权。

  在全欧洲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人来侵犯。

  既然这里的事情已处理得差不多,朱桂也该回去向朱元璋汇报最终结果了。

  不只是这件事,他还要为大汉争取功劳。

  只要把大汉援助的事告诉朱元璋。

  一定能得到朱元璋的认可,彻底承认大汉的存在。

  “这里就交给你了,我还留一架飞机给你。”

  “将来有什么问题,你也能以最快速度回到大明。”

  朱桂对面前的马将军说。

  听了这话,马将军有些不舍地点点头。

  他知道,自己将来要驻守这里,不能再跟着朱桂了。

  随后,朱桂乘坐飞机返回大明。

  得知十三皇子带着好消息归来,朱元璋连忙召集宫中的文武百官。

  “父皇,欧洲那边的事情已经彻底解决。”

  “也就是说我们在欧洲有了自己的地盘,也让欧洲知道了大明。”

  朱桂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满脸兴奋。

  满朝文武也是惊讶不已。

  他们难以想象,这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好处。

  欧洲是个他们从未涉足的领域。

  竟然能如此轻易地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

  “好,不愧是我的十三皇子,每次都能给朕带来意外的惊喜。”

  朱元璋笑着说。

  接着,朱桂也说出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他也把大汉干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心里头盼着朱元璋和那些大臣们能点头认可。

  这消息一出,朱元璋脸上乐开了花。

  他压根没想到大汉也掺和进来了,而且还立了个不小的功。

  朱元璋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朱桂这么干是为啥。

  既然如此,那就顺着他来,当个老好人呗。

  接着,他就提出想和大汉彻底结成盟友。

  “这么一来,大明朝算是多了个硬邦邦的盟友。”

  朱桂说。

  文武百官也没啥异议。

  毕竟,结盟对他们也有不少好处。

  至少少了个对手嘛。

  “父皇,我想在大汉和大明之间修条铁路,这铁路还得直通欧洲。”

  “这样咱们的联系就更紧密了,不知道父皇怎么看?”

  朱桂接着说。

  “挺好,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朱元璋答道。

  他也没理由拒绝这等好事。

  这好处,不用多说也知道。

  于是,第二天朱桂就开始张罗这事。

  他这一连串动作,也让其他皇子心里老大不乐意。

  朱桂这争强好胜的劲儿,简直不给人留面子。

  但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啥招,只能见机行事。

  修铁路的事,眼瞅着就要提上日程。

  起点呢,就定在朱桂的代王府。

  代王府本来就挨着边境,

  加上铁路建设全由朱桂一手包揽,

  这样一来,干起来也方便多了。

  开工第二天,朱桂亲自跑了一趟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