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看看人家来干啥?-《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都过去了,就别太放在心上。”

  “毕竟,那时候的你也是因为一时糊涂。”

  “只要以后真心悔改,多做对百姓有利的事就好。”

  一旁的朱桂说道。

  听完这话,戈龙轻轻点了下头。

  他对这些受害者家属感到非常自责。

  从今往后,他会一点点弥补过去的错误。

  这天,戈龙主动找了朱桂。

  “殿下,我有个不情之请。”

  戈龙说。

  “但说无妨,让我听听你的想法。”

  朱桂回答。

  然后,戈龙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他想让朱桂给他一队兵马,让他去守卫一个地方,

  好以此来弥补自己当年的过错。

  听到戈龙的请求,朱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你能遵守自己的承诺。”

  “给你兵权,是要你保护一方安宁。”

  “如果你有不当行为,我绝不会手下留情。”

  朱桂严肃地说。

  听完这话,戈龙坚定地点了点头。

  “放心吧殿下,我一定好好守护那一方平安。”

  “如果我再干那些悖逆之事,

  根本不用殿下动手,我自己绝不会活着回来见您。”

  “一年为期,一年后我定带着好消息归来。”

  戈龙说。

  之后,朱桂调集了一千名士兵,

  让戈龙率领他们去保卫百里外的一个村子。

  那个村子发展得很兴旺,

  是许多土匪眼红争抢的地方。

  而戈龙这次去,要在一年内清除那片区域的所有土匪。

  任务艰巨,但戈龙信心满满。

  四天后,他便带着军队出发了。

  他肩上承载的,是来自大人物的信任。

  这一天,外国和大明朝开始了贸易往来。

  两边互动挺勤快。

  一些稀罕东西,也流进了大明朝。

  大明朝的家底越来越厚实了。

  瞧着眼前一天比一天好的光景,朱元璋心里乐开了花。

  这时候的大明朝,再也不怕外面的欺负了。

  周围的邻居国家,也都相处得和和气气。

  可以说,现在的大明朝比啥时候都更安生。

  这样一来,别的国家就眼红得不行。

  特别是那些远洋的国家。

  他们听说东南亚那片儿的国家跟某个国家买卖做得热火朝天。

  心里头特别不痛快。

  “马上查清楚到底是哪个国家跟他们勾搭上了。”

  “得把生意独占了,东南亚那些国家只能跟咱做生意。”

  有个国家的头头发了话。

  头头这么一说,底下的大官儿们也麻溜地动起来。

  几天功夫,就凑出了一支船队。

  往东南亚国家开拔去了。

  只要能摸清跟他们做买卖的是哪个国家。

  接下来,就收拾那个国家。

  “凭咱的武力,哪个国家也不敢跟咱叫板。”

  “敢跟咱们抢地盘,胆子挺肥啊。”

  头头撇撇嘴说。

  一个月后,船队就到了东南亚。

  东南亚国家的头头也知道他们为啥来。

  心里门儿清,这国家有多能耐。

  为的是少惹事,干脆实话实说了。

  虽说这么做不太地道。

  但也是为了自家的安全考虑。

  毕竟,平安活着最重要。

  知道了是大明朝之后,船队的头儿有点纳闷。

  他们压根儿没听说过大明朝这号。

  “这国家啥来头?你了解的全告诉我。”

  听了这话,国家头头就把知道的都倒豆子似的说了。

  可他知道的也就那么一丁点。

  只知道人家有火枪,还有铁皮做的船。

  船队头头一听,满意地点点头。

  “干得不错,以后别再跟这国家做买卖了。”

  “再让我撞见,可别怨咱不客气。”

  说完,带着这些消息打道回府,离开了东南亚。

  知道这国家是大明朝后,那国的头头冷笑了一声。

  “哼,我倒要看看这大明朝有几斤几两。”

  这时,手下汇报了一个要紧事儿。

  “国王,他们手里有火枪。”

  “还有特结实的铁船,军力估计不比咱们弱。”

  国王听了,一脸吃惊。

  他不太敢信这事。

  在他想来,只有自个儿家才有这等玩意儿。

  真要是这样,那可得上心了。

  火枪这玩意儿,不比那些冷冰冰的刀剑。

  威力可不含糊。

  于是,就打算亲自跑一趟大明朝。

  探探虚实。

  准备好一番后。

  一个月过去,启程奔大明朝去了。

  这天,走了一个多月,他们终于到了大明朝。

  海边打鱼的渔民,瞅见远远的有艘大船驶过来。

  “快看!那是咱们大明朝的船吗!”

  一个渔民扯着嗓子喊。

  大伙儿听见了,都朝海那边望。

  挺好奇的。

  这段时间,大明朝也没派船出海。

  慢慢地,船上旗子露出来了,大伙儿都瞅见了。

  “这好像不是咱们的船哎!”

  “赶紧告诉王将军!”

  一个渔民说。

  然后,大伙儿急匆匆地撤了海滩。

  “啥!居然还有别的国家能造大船!”

  “先别轻举妄动,看他们来干啥的。”

  王将军惊讶地说。

  接着,带着一帮子兵往海边去。

  这时候,对面的船已经靠岸了。

  船上下来好几百人,大半手里都攥着火枪。

  不一会儿,王将军带着人出现在他们眼前。

  王将军也立马警觉起来,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不过对方看起来没恶意。

  前面站着个中年人,笑眯眯地说着些听不懂的话。

  比划了一阵子,王将军也弄明白了他们来的目的。

  既然人家是来串门的。

  自个儿得好好招待。

  于是,就把这些人领进了城里。

  对方的国王也事先布置好了。

  没弄清大明朝真正实力前,千万不能惹事。

  毕竟,他们就带了几百兵。

  就算有火枪,想全身而退也难。

  “您先在这儿歇着,明天我带您去京城。”

  王将军说。

  对方好像听懂了,笑着点点头。

  当天,就跟着王将军去了大明朝的京城。

  一路上,老百姓都好奇地盯着。

  议论纷纷,说这些人长得和自个儿不一样。

  特别是头发,不是记忆里的黑。

  有的是红的或者金黄的。

  “原来外国人长这样,头发花花绿绿的。”

  四周围的人叽叽喳喳。

  走了两天,总算到了京城。

  朱元璋听说有外国客人,激动地接待。

  “快去告诉十三王爷,有外国人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