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分开作业-《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这段时间,他真是闲得慌。

  建加油站,必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这让他更加兴奋。

  终于,有活干了。

  随即,朱桂把加油站的图纸递给了张渊明。

  接下来,他需要确定在哪些位置建加油站。

  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太近,有些浪费资源。

  如果太远,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张叔,这图纸您先拿回去看看。”

  “等我确定好加油站的距离后,我再来找您。”

  朱桂对张渊明说。 听完这话,张渊明激动地连连点头。

  对于朱桂给他的设计图,他每次都兴趣浓厚。

  之前的图纸,他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

  空闲时,他总是细细端详这些设计图。

  他还常琢磨,朱桂怎能构思出这般奇妙的建筑?

  回到家,张渊明又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

  加油站的设计图,他总有些理解不了的地方。

  为啥要在地下放那么大的铁桶呢?

  突然间,他恍然大悟。

  对哦,

  这建的是加油站。

  地下的铁桶,是为了存汽油啊。

  他顿时觉得,朱桂的智慧真是空前绝后。

  此外,朱桂还要造些用来运输的铁罐车。

  光靠汽车运,实在太麻烦。

  不光如此,还会白白浪费很多资源。

  光这一件事,就要花上半年时间。

  毕竟,造铁罐车不是易事。

  虽说原理和普通汽车差不多,

  但讲究的细节,远非汽车能比。

  还要面面俱到,确保其稳固性。

  万一出事,可不是撞车那么简单。

  里面装的全是汽油,可能还会爆炸。

  一旦那样,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这么算下来,得建几十座加油站。”

  “先在关键位置建,现在没那么多资源建那么多站。”

  朱桂静静地说着。

  他在地图上标出了需要建加油站的地点。

  第二天,他就去找张渊明。

  “张叔,建加油站的地方我都标记好了。”

  “照着地图造就行。”

  “对了,图纸您看懂了吗?”

  朱桂问道。

  张渊明听了,轻轻点了下头。

  这几天研究下来,

  他已经把所有细节都吃透了。

  只要有足够的建造材料,随时可以动手。

  朱桂听了张渊明的回答,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把地图交给了张渊明。

  这几天,张渊明也没闲着。

  他通知了所有工人,让大家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

  工人们听到这消息,都挺激动。

  他们心里明白,这是皇室的工程。

  给的报酬,比一般工程高好几倍。

  这让大伙儿干劲儿十足,都想早点完工。

  这一年多,代王府造了成千上万的砖。

  工厂里的工人,可以说是一刻不停。

  望着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砖,朱桂也很满意。

  “快把所有人召集起来,我有事宣布。”

  朱桂到工厂,对负责人说。

  负责人一听,立马行动起来。

  半小时后,所有工人都站到了朱桂面前。

  然后,朱桂告诉大家接下来要建加油站的事。

  这意味着他们要造更多的砖。

  还要求大家,不能有一丝松懈。

  同时,要加快速度。

  虽然已造了不少砖,

  但对于几十个加油站来说,还是不够用。

  工人们听了,纷纷点头。

  “放心吧,太子殿下,这事包在我们身上。”

  “我会让工人们加快速度的。”

  “他们在这干了不少时间,流程都熟记于心。”

  “只要太子殿下需要,他们随时都能提速。”

  负责人拍着胸脯,坚定地说。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干活的同时,也要注意工人休息。”

  “虽然急,但也不能累垮了工人们。”

  朱桂说道。

  随即,让负责人去安排。

  第二天,工人们干劲十足。

  都想为大明国的发展出一份力。

  都想让自己的名字刻在皇宫外的石碑上。

  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每个刻在石碑上的名字,都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而且,也为家人带来了很多便利。

  成了英雄之家。

  很快,所有事情都被提上了日程。

  一个月后,砖头被运到了指定地点。

  张渊明,早已等候多时。

  材料备齐后,马上开始施工。

  一开始,得挖出足够大的地基。

  要放的铁桶,体积都不小。

  面对这样的大工程,工人们信心满满。

  五座加油站同时开建。

  其中包括都城和代王府。

  还有三个地方,是大明最重要的交通要冲。

  国家大部分铁路和道路,都要经过这三个地方。

  朱元璋也来到工地,监督工人们干活。

  他很清楚,

  等加油站建好后,大明的繁荣又要上一个台阶。

  那时,全国各地的联系会更紧密。

  朱桂这边,全心全意安排油罐车的制造。

  整个车间,普通车辆的生产已经完全暂停。

  所有工人,都一心一意在造油罐车。

  这活儿至关重要。

  没有油罐车,建加油站等于白搭。

  就算加油站建起来了,也只能闲置。

  几十项工程,热火朝天地推进着。

  这天清晨,朱桂被一阵敲门声吵醒。

  敲门的是韩信,一脸按捺不住的兴奋。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好消息!”

  “第一辆油罐车造出来了,正等着您去检查呢。”

  朱桂一听这话,猛地从床上坐起。

  才过去一个月,第一辆油罐车就造出来了。

  然后,他飞快地打开门。

  收拾停当,随着韩信往车间走去。

  两人的心情难以言表。

  很快,朱桂见到了第一辆油罐车。

  他顿时觉得异常亲切,仿佛是现代之物。 油罐车的每个细节,都是根据系统提供的图纸打造出来的。

  而这些图纸上描绘的油罐车设计,

  全都是现代风格。

  经过一系列测试,各方面性能都非常符合要求。

  “很好,很好。”

  “大家都辛苦了,但现在正是考验大家韧性的时刻。”

  “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朱桂对着旁边的工人们说。

  听到这话,工人们的脸上都绽放出笑容。

  虽然这一个月很辛苦,但总算是有所成就。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大的工程。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油罐车的生产线将得到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