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万两银子是真金白银!-《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这不是逗鬼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朱棡这俩人还真敢编!

  他们给亲弟弟安这样看起来荒谬至极的罪名,就不怕自己惩罚他们?

  “父皇,这弹劾文书写的是啥呀?”

  这时,一旁的朱标见朱元璋脸色变幻莫测,也好奇问了一句。

  “你自己看吧。”

  朱元璋没好气地把文书递给朱标。

  原本,朱元璋只是觉得用弹劾文书处理皇子间的问题不太体面。

  现在看了具体内容,朱元璋只想让朱棡两人长长脑子!

  即便是编造罪名,也得编得贴近现实啊,一开口就是六千万两?

  这等于把大明一年的国库都填进去也不够!纯粹是胡闹!

  朱标察觉到朱元璋的不悦,心头一紧,接过文书仔细看起来。

  当他看到文书上提到的六千万两银子时,顿时一脸错愕。

  六千万两银子!

  这两人……真是胆大包天啊!

  刚才朱标说朱桂赚了千万两银子时,都犹豫了半天。

  现在这俩张嘴就是六千万,其胆量连朱桂都得自愧不如!

  “我觉得这文书上的话不可信。”

  “小十三分明只赚了千万两银子,而且是通过正常经营工业区来的,根本不是搜刮百姓。”

  “这六千万的数字有问题!”

  看完弹劾文书,朱标立刻要为朱桂辩解,看着朱元璋沉声说。

  朱元璋听了,眼皮跳了几下。

  他悠悠地望了朱标一眼:

  “其实你说日赚千万,就挺离谱的。”

  朱标马上皱眉:

  “可我说的是真的!”

  朱元璋连忙摆手制止,不愿在这个无关紧要的数字上与朱标争论。

  “来人。”

  朱元璋唤道。

  片刻,几名锦衣卫上前躬身待命。

  “命你们即刻前往大同府,查明代王朱桂最近账目的详细情况!”

  “另外,如果发现有人在账目上嫁祸代王,立即逮捕!”

  朱元璋冷静地下达命令。

  之前与霍匡谈话时,他已经派遣过一批锦衣卫,现在再派一批!

  两批人马查下去,朱元璋不相信查不出真相!

  听到朱元璋的安排,朱标便不再说什么,一切都等结果就行。

  ……

  晋王府中。

  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以合作建铁路为由聚在一起。

  “算算时间,那份弹劾文书应该到父皇手上了。”

  晋王朱棡躺在湖心亭的摇椅上,边听小曲边悠哉地说着。

  “应该已经到了。”

  秦王朱樉正站在亭边,拿碗鱼饵喂鱼,闻言转头笑道:

  “说来好笑,正愁没法整小十三,他自己倒吹嘘一个工业区赚了六千万两银子!”

  “这么嘚瑟,我们不弹劾,都对不起他。”

  “父皇最烦不靠谱的人,这次有他受的了。”

  晋王朱棡哈哈大笑:

  “对!以前总是我们挨骂,这次也让小十三尝尝苦头!”

  两人这份自信可不是空穴来风。

  毕竟他们离开前,大同府的财政几乎空空如也!

  可就在他们走后半个月,大同府就这么说,绝对假大空!

  一定要好好弹劾!

  随后,两人怀着看热闹的心态,等待着皇城里传出责罚朱桂的圣旨!

  ……

  第二天早朝时,曹炳麟呈上了关于朝廷税收的奏折。

  据奏折所述:

  大同府这半年赚的钱可真不少啊——五个亿零五百万两银子!

  光是夏天收的税,就有六千百万两!

  交给朝廷的税收呢——才14万六千六百五十两!

  就大同府这么个地方,半年的进账居然比大明朝一年的税收还要多!

  这消息一传开,朝廷上下炸开了锅!

  朱元璋整个人都傻眼了!

  这到底是咋回事?

  这一时刻,朱元璋真是彻底懵圈了!

  以至于看着大同府那闪瞎眼的成绩,朱元璋非但高兴不起来,反而从头到尾就不相信那六千万两是个真数。

  之前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用六千万这个数来挤兑朱桂的时候,朱元璋不信,现在曹炳麟报上来,说大同府半年挣了六千百万两,朱元璋还是不信。

  而且跟俩王爷挤兑朱桂那事儿还能当私事处理不同,曹炳麟作为大同府的县长,他上报的可是公事,私下里解决不了!

  这事儿就俩结果:

  要么是曹炳麟伪造税收报告被抓,蹲大牢等判刑,要么报告是真的,曹炳麟得奖。

  这时候朱元璋心里,更倾向于这是假的。

  “不行!”

  “曹县长这税收报告上的数字太离谱,臣建议派人去大同府好好查查!”

  财政部部长走出来,拱手提议道。

  作为管着大明钱包的人,财政部部长一听曹炳麟报告上的数字,就知道肯定有猫腻!

  照曹炳麟那数字,说大同府半年税收是五百五十万两,那一年不就是一千一百万两?

  可大明一年的税收总共才两千多百万两!

  这相当于大同府一年就能捞到大明全年税收的三分之一啊!

  这可能吗?

  财政部部长心里盘问自己,绝对不可能!

  “其他人有啥想法吗?”

  “都说说吧。”

  朱元璋扫了一眼说话的财政部部长,然后看向其他官员。

  他隐约觉得不对劲。

  “臣觉得大同府的收入和税收,绝不可能像曹县长报告上写的那样!”

  “整份报告里,唯一真实的数字可能就是上交的那14万两银子了。”

  “但这14万两虽是真的,它代表的肯定不是税收数字。”

  人群里,财政部副部长站出来分析。

  财政部门对数字特别敏感,这位副部长也是业务高手,所以他一听到报告上的数字,就立刻感觉到了可能的漏洞!

  “你说得有点复杂,简单点。”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

  那财政部副部长吓得一激灵。

  以前有官员上奏写了几万字,把朱元璋看得不耐烦,直接下令打了一顿。

  他可不想挨揍。

  于是,财政部副部长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说:

  “臣觉得,大同府半年收入六千百万两银子是假的!

  大同府上半年上交的14万两银子数字也是假的!

  但是这14万两银子是真金白银!

  臣猜曹县长大概是这样打算的:他拿出14万两银子,编造其他数字,想要以此得到皇上您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