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乃人为-《那个剑修,来自合欢宗》

  若未来人族在洪荒不存,那么洪荒也不必存在了。

  白拂雪再次转身,看向忘川底部石柱上绑缚的那些棺材。

  不论是地球,还是洪荒,这些人族的前辈们都义无反顾地以己身为盾,想要为子孙后代们撑起一片天。

  但可惜又可叹的是,绝大多数子孙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在意。

  许多人比起那些遥远而又乍听上去虚无缥缈的前辈故事与英雄传说,还是眼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黄金、铜板更来得实在。

  当然,黄金、铜板能换来维持生命体征的生活物资,不是说就不重要。

  只是眼内除却黄金、铜板外,再容不下别物,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白拂雪不免生出一些感叹,又迅速收敛了情绪。

  刚转身就听得化为本体的酆都大帝问:“玄都如今还好吗?”

  刚一颔首,回答:“还好。”

  酆都大帝巨大的头颅微微下垂,叹息道:“若是有空,你帮我劝劝他,他虽在阿人临死前,从她手中接过人族大祭司的担子。但许多事非一人之力能够转圜。莫要将责任,全担在自己身上。”

  白拂雪感到奇怪,问:“前辈何不亲自去说?”

  坐在锁链上的泰山府君轻笑一声,“唉,我曾劝过,可惜小玄都性情固执,不听我的。不过,他既然愿跟你提起过去事,想来能听得进去。”

  “其实师兄也说得不多,只说了前辈曾和人族先辈对抗旧天庭和他曾杀了东皇太一的事。”

  白拂雪微微垂首,又拱手问:“晚辈想请教,前辈刚才说师兄从阿人手中接过人族大祭司的担子,那位阿人是……”

  酆都大帝听得白拂雪之前说玄都只跟他提起旧天庭大战的事,因此对他此问便不敢奇怪。

  赤红的目子如能直透白拂雪内心,“阿人,既是女娲娘娘抟土造人的第一位,此后人族亦是用她的名字命名。”

  白拂雪瞬间一惊,敢情是给人族命名的老祖宗啊!

  酆都大帝目光变得悠远,徐徐讲述起曾经的故事。

  在洪荒,女娲抟土造人的第一位女子,便被命名为人。

  按酆都大帝的说法,自家师兄是女娲亲手捏出的最后一人。

  之后女娲就嫌弃一点点捏的太慢,便用自昆仑山上得来一根葫芦藤甩出泥点子,化为人族。

  被女娲娘娘亲手捏出的第一批人族,身带丰沛灵力,寿命较之之后的人族要来得悠长。

  人族效仿巫族,将第一批老祖宗们,奉为祭司。

  人族一点点走入部落时代,随人口增加,对食物的需求增大,人族除了摘取灌木上的浆果果腹外,也学会钻木取火、学会了捕猎。

  但也因此惹得占据山林的灵族渐而心生不满,起初他们还能看在圣人女娲所造出的新种族份上,礼让三分。

  即便人类捕猎的只是未开灵智的野兽,因人族体弱,时不时还会受伤、乃至殒命。

  亦被一些心胸狭隘的灵族,假称人族杀害了子孙后辈,要向人族讨个说法。

  人族虽无力抗衡灵族,开始几位祭司还会使用灵力,请女娲娘娘作主。

  女娲因此屡次出面,协调灵族与人族之间的事,次数多了难免心烦,方命腾蛇前去人族部落暗中相护。

  念生死本乃天地循环,何况人族也要学会自己在洪荒大地生存,而非事事求助于自己。

  因此令腾蛇除非人族陷入十不存一的危难,否则不可出手相助。

  人族不得不为了生存拆散成各个部落,四处在洪荒大地上迁徙。

  而自家师兄玄都祭司因灵力最弱又年纪最小,被指派在后方,照看那些捕猎或生病的伤员。

  也许是百年间,玄都看过太多生死,他虽然也学着山上的兽类们一样,去使用一些草药,但对于那些病患伤员,不过杯水车薪。

  所以,当太上心有所感,化身至人族部落游历时,玄都看出了他的不凡。

  毕竟尚是部落时期的人族,除却是他们第一批这种被女娲娘娘亲手所捏的人族,身怀灵力,因此寿数冗长,除非因一身灵力耗尽,方会显垂垂老矣的枯槁之态。

  余者一生不过二三十年,大都压根活不到白发。

  玄都知那些草药救不了人族,因此在太上提出收徒时,玄都答应了。

  他辞别了其余的祭司,独自背上行囊,跟随这位圣人一步步走回了万里外的昆仑山。

  然而,让师兄想不到的是,等他同师父从昆仑搬至首阳山。

  待他再回人族时,曾经的祭司们除却大祭司阿人,已皆过世。

  而阿人亦是垂垂老矣,她耗尽一身灵力与积攒的功德之力,配合出现的腾蛇护法,方从妖族的屠杀下勉强保下一批人族。

  在弥留之际,阿人将人族托付给了归来的玄都。

  师兄接过人族大祭司的位置,他先回了首阳山暂时辞别了师父。

  又亲自前往不周山下的巫族部落,表示愿意与其合作共抗妖族,请求巫族暂时庇护人族在附近生存。

  但却遭到了巫族的拒绝,只因强横的巫族压根看不起羸弱的人族,觉得人族在妖族面前连塞牙缝都不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得已,曾在捕猎途中,意外通过空间裂隙去到魔界的一部分勇士,想起当初落入魔界,曾遇上的那位魔王所提出的交易。

  若非他们在魔王城,巧遇了一位前去魔界游历的青衣道人,顺道将他们捎回洪荒,否则恐怕回不来了。

  但魔王说,即使他们回到洪荒,交易仍然有效,如果他们哪天想通了,只需要念诵他的名字。

  他们跟身为大祭司的师兄提议,他们愿意放弃自己的灵魂,跟魔王换取与妖族对抗的力量。

  听到此处,白拂雪想想都知道,凭师兄的性子肯定不会同意。

  结合酆都大帝说师兄很自责,“他们背着师兄与那位魔王进行了交易?”

  酆都大帝与泰山府君目子同时投向白拂雪,欣慰颔首,“是。”

  巫族再看到这些眼中弱小的一部分人族,突然拥有了不输于巫族的肉身与力量,于是同意了和人族合作,共抗帝俊、太一的天庭。

  泰山府君一双无光的黑眸看着远处的棺材们,“可最终……哪怕小家伙们放弃自己灵魂换取来的力量,结合巫族,对上周天星斗大阵,仍是两败俱伤。

  我一半元神被撕扯、分裂,终是在伏羲大人的帮助下,带着他们本该被魔王吞噬的魂魄,强行自泰山入地府。”

  伏羲?

  白拂雪面具后的瞳孔缩了缩,就见泰山府君冷冷一笑,“若非伏羲大人提醒,我还未曾想到。”

  他盯着白拂雪,问:“你觉得魔界的魔王会这般好心,愿意和人族做交易?”

  “别有目的?”

  “不错。”酆都大帝一叹,抬首问:“玄都可曾与你提过玉鼎之事?”

  玉鼎?

  这关玉鼎,二郎神杨戬的师父什么事?

  果然,有些东西是地球洪荒小说里没有的。

  白拂雪想起元始天尊对玉鼎的欲言又止,感觉思绪乱如麻,只得摇了摇头。

  酆都大帝与泰山府君他们无声对视了一眼,沉默片晌,终是向白拂雪坦言道:“玉鼎本为伏羲大人与 女娲大人之子。”

  白拂雪瞳孔再次巨震,心呼卧槽!二郎神他师父背景这么牛逼的吗?

  想起元始天尊收徒看根脚,这根脚有点过于牛逼了吧?

  不对,这么牛逼才只是金仙,封神还差点没了,这么菜鸡的吗?

  正在白拂雪胡思乱想,大开脑洞之际,就听得酆都大帝语带遗憾道:“只可惜,天数注定,那孩子无法降生,只为一介死婴。”

  死婴?

  不对呀。

  “那……玉鼎真人怎么来的?”

  酆都大帝摇摇头,“虽为死婴,尚有一丝残魂。当时亦无六道轮回,即便有,残魂也无法轮回,只会随时间消散。

  但女娲大人不忍,曾用引魂术,将那丝残魂引入昆仑山巅的一块镜石内,本欲留个念想。

  不想天长日久,那残魂竟与那块镜石相融,渐生灵智,但因它一块顽石,无言无语,所以谁也不知。”

  在他顿的片刻,府君补充道:“魔界曾在帝俊、太一初立天庭不久,意外开启过一次联通洪荒的空间通道,群魔入侵过洪荒,乃伏羲大人抛出“引子”,引群魔重归魔界,设下封印,暂时隔绝魔界。”

  白拂雪尚在迷茫间,就听酆都大帝叹道:“伏羲大人发现群魔对混沌之力极为敏感,而那未出生的孩子尸骨中天生具有混沌之力。”

  白拂雪瞬间悟通,在掌中一捶拳头,“所以府君说伏羲大神抛出引群魔重归魔界的引子,就是指玉鼎真人的尸骨?可您又说实际上玉鼎真人已在昆仑山的镜石中有了灵智,只是都不知道……”

  酆都大帝赤红目子低垂,接话道:“是,那本只是一丝残魂,即便如亲生父母的伏羲大人、女娲大人也毫无感应,只以为经数万年之久,那镜石的残魂业已消散。

  所以伏羲大人才为保魔族不侵洪荒,将保存在娲皇宫中的尸骨取出,作为引诱群魔的引子抛入魔界。

  可任推衍之术奇绝的伏羲大人都未曾想到,残魂竟融入镜石,还偏偏已生灵智。

  自此,因小殿下本身的尸骨身在魔界,他的神魂被拉入洪荒与魔界的间隙之间。

  又因天生强大,即便洪荒与魔界的产生空间撕扯,又无法完全摧毁他的神魂。

  他独自一人在间隙中数万年,可以时刻看到洪荒与魔界,却都进不去。”

  “可玉鼎真人不还是化形了吗?还被元始天尊收为弟子?”

  哪知府君说:“那是因伏羲大人在帝俊、太一的天庭与巫族大战后,前去昆仑山巅,本为无意的怀念之举。

  不承想意外发现了镜石已生灵智,方以自身与伏羲琴为代价,将小殿下从间隙中拉回了洪荒。

  不然,伏羲大人伤势虽重,却不致身陨。”

  白拂雪还来不及感叹,又听酆都大帝道:“事情还未完。”

  还没完?

  “之后小殿下收了个徒弟,这小子曾入东海海眼,误陷伏羲大人设下的封印中。

  他触及了小殿下留于魔界的尸骨,得小殿下感应。

  小殿下本欲指点他穿过封印,回到洪荒。

  哼!

  没想到那小子完全不听话,竟妄想取回小殿下尸骨,导致封印被破,使得群魔再侵洪荒。

  害得小殿下急急赶去东海阻止群魔入侵,但等几位圣人联手重设封印,小殿下已斩仙剑碎,身受重伤。

  即便元始天尊借太清圣人八卦炉,重炼了斩仙剑,也只能保小殿下不死。

  若非小殿下一直伤重未愈,准提那厮也想杀他?

  唉,我就说收徒弟没用,只会给自己惹麻烦!哼!”

  准提?杀?

  白拂雪满目惊愕,府君扬起一个冰冷的笑意,手指在空中画起圈圈,“啊,此事早已被遮掩了天机,非当时的准圣之外余者不可知。

  封神过后,有几个与小殿下同辈的阐教弟子跟随他们那副教主叛出。

  小殿下前去阻止。

  哈,谁让准提那厮自己学艺不精?

  被我小殿下斩仙剑所伤,一介圣人竟不要脸皮,亲自对一小辈出手,击碎了小殿下肉身和魂魄。

  连女娲大人、玄都都未赶得及,若非道祖降临,恐怕那就是第一位陨落的圣人了,嘻嘻嘻。”

  他一舔苍白的唇,“还真想看看圣人陨落的样子呢。”

  “……”

  不愧是能教出二郎神这种徒弟的师父,收回我之前的话,重伤之下还能伤了圣人,是个狼灭!

  话说,原来二郎神当年这么皮的吗?

  不对!

  白拂雪突地灵光一闪,如果玉鼎真人这么牛逼,封神完全没必要打。

  玉鼎真人斩仙剑都能伤圣人,他一个人,蛇?人首蛇身?

  反正他不管是什么物种,人家一剑一路从昆仑山砍到蓬莱东路,完全没有问题。

  但恰好,玉鼎真人在封神前受了重伤,封神的时候,只能做个凑数的背景板,在那里划水、摸鱼。

  至少按目前的结果来看,虽然设定与封神、洪荒流小说存在些许偏差。

  但目前洪荒的封神结局和地球小说的剧情,仍然保持高度一致。

  这怎么看都像在封神前,先把与地球小说描述不相符的最强战力给削弱一波,以此来达成一致的结局。

  虽说白拂雪这么想,有点倒果为因。

  但眼前连我华国先烈们的纪念碑都成为了酆都大帝的盘蛇柱,况且自己就是从未来差点完蛋的洪荒被师兄给拉过来的。

  师兄也说,我只要不改变天道大势,千年内就能回地球了。

  接下来的天道大势大概就是西游,结合未来药丸的洪荒,那仙帝姓刘。

  还出现了宝莲灯。

  刘?

  刘沉香劈山救母?

  难道洪荒的神仙们不要洪荒了,都跑去地球发展?

  刘沉香的后代捡漏当上了仙帝?

  天庭又怎么变成了废墟?成为修真界高层冒险家的淘宝乐园?

  这一个个问题,白拂雪仍未得到解答。

  他看了眼被酆都大帝的蛇躯遮掩得密不透风地纪念碑,询问:“莫非就是道祖方才拿来此物,引得地府震动?”

  “呃……”

  酆都大帝赤红目光一闪,知是白拂雪误会了,急忙摇头否定道:“非也。此物乃道祖携小殿下被准提击碎的半魂来入轮回时所放置于此,令我看守。”

  “那此次地府震动是何故?”

  泰山府君大大勾起一个诡异地阴森笑容,“乃人为。”

  人为?

  白拂雪还不及惊讶,只见泰山府君手一招,招来一条狮子狗模样的大狗。

  那大狗突然被人摄来此处,左右一望在场之人,顿时瑟瑟发抖。

  四肢在半空触地跪下,头恨不得埋进肚子里,不断低声嘟囔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泰山府君冰冷的手掌,一拍狗头,“谛听,快点把你刚才听来的,告诉真武!”

  这条大白狮子狗就是谛听?

  “汪呜——我不知道,我什么……”

  谛听注视到泰山府君冰冷的眼神,又听他仰天徐徐问道:“真武,想吃地府特产的狗肉火锅吗?”

  “汪呜!我说,我说,还不行嘛!真武帝君,您千万别告诉别人。”

  白拂雪点点头,就感受到谛听的神识沟通,他刚接通,就听到那是一份录音。

  一陌生的人音,念了句佛号:“阿弥陀佛,天尊,天道准我佛教日后必当大兴。天尊所立阐教,顺应天意,想必不会如曾经的截教那般,悖逆天道吧?”

  听到接下来是元始天尊一声冷笑,揶揄道:“接引圣人所立教派不是西方教么?改名了?”

  “阿弥陀佛,西方教便是佛教,佛教亦是西方教,不过区区俗名而已,道祖曾言“大道三千,皆殊途同归”,天尊如此在意一俗名,岂非着相了?”

  “你倒想得开。你西方兴与不兴,与本座何干?”

  “呵。天尊有此言,贫僧就放心了。只是贫僧来此,还需得天尊一个保证。”

  “什么保证?”

  “真武。”

  “何意?”

  “唉,北俱芦洲群妖盘踞,虽作恶多端,我本欲令教中弟子前去一一度化,令它们回头是岸,行善积德,方是顺应天道。不想天尊的师兄新收这位师侄,一身杀性实在过重,竟造下了滔天杀孽,阿弥陀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哼,杀就杀了,那等披毛戴角,湿卵化生之辈,有何好度化的?”

  就此,录音沉默数息。

  想来这位接引圣人也被元始天尊搞得一时无语。

  白拂雪不由扶了扶额角,这位元始天尊嘛,除了喜欢做甜点他着实没料到外,其余都很符合人设。

  聪明的接引不欲就此和元始天尊多纠缠,“阿弥陀佛,既然天尊也赞同贫僧顺天而为之言,那么还请天尊降下一道法旨,令这位真武师侄长期驻守南赡部洲,修身养性,莫再参与我西方兴起之事可否?”

  元始天尊再是一声冷笑,“真武又非本座弟子,接引圣人糊涂了不成,该去找太清圣人才是。”

  “太清师兄常年闭关,着实难以相见。这样吧,若真武师侄接了天尊法旨,下凡驱鬼伏魔。天尊自可作为奖励,再下法旨,令他长驻南赡部洲,保人间安宁。”

  “呵!何处来得鬼魔?”

  “贫僧自有安排,天尊之后照贫僧之言行事即可。”

  “你连本座都安排好了?”

  “阿弥陀佛,不敢,不敢。贫僧只是顺天而行,莫非……天尊竟要违背天道吗?”

  “罢了,本座知道了。”

  录音在此戛然而止,白拂雪望着那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谛听,故意问:“神兽谛听如此厉害,竟连圣人之言都听得到吗?”

  谛听捂住脑袋,偷觑白拂雪一眼,颤巍巍道:“本该听不到,除非圣人想要小兽听到。”

  白拂雪看了眼对面的酆都大帝和泰山府君,顿时了然。

  接引圣人肯定不会自我暴露,恐怕元始天尊是故意让谛听听到,并带给自己的。

  毕竟天尊特意交代,让自己送鬼魂入地府,想必这二位也是受天尊所托。

  而元始天尊和曾经护法腾蛇,唯一所交汇的点是——玉鼎?

  白拂雪试探问:“不知二位有何吩咐?”

  对于一点即透的白拂雪,酆都大帝和泰山府君顿松了口气。

  酆都大帝头颅微微下垂,泰山府君亦是冲白拂雪点点头,“你与我们分割的另一半元神,位同四御,无需多礼。

  天尊言,阐教顺天而行,西方大兴乃天道大势。

  哪怕他身为圣人,也不得相违天意,望你今后莫要怪罪于他,之后天尊会让你在南赡部洲,以太岳山为道场。

  小殿下半魂入轮回,大都身为痴儿,极难入道。

  准提睚眦必报,我不可过多干涉轮回之事,今后惟有让小殿下的半魂尽量投胎在帝君道场附近,还请帝君照拂。

  若哪世小殿下有道缘,还望帝君能亲自教导一二。”

  “我?”

  这辈分岂不差了?

  喜欢那个剑修,来自合欢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