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幸福指数却远高于南江市-《1980红顶商人》

  信件内容大致意思:日本计划收购大量钢材,无论是原矿石还是炼制过的钢材,有多少要多少。防止数额巨大,官方作出限制,建议侯强最好用走私的方式送过去。

  顾方远越看,眉头皱得越深,额头上挤出几道深深的沟壑。

  对方的措辞根本不是请求语气,反而像是一种命令,字里行间透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那些潦草的钢笔字在他眼中仿佛化作一条条毒蛇,正吐着信子。

  有一点可以肯定,侯强绝不是第一次和日本人合作。

  这件事要查,但不是现在。

  看完后。

  他又将信纸小心翼翼地塞了回去,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易碎品。

  递给小张时,他的指尖微微发凉,“内容只是买卖合同,还回去吧,以防打草惊蛇。”

  小张听闻,顿时松了口气。

  紧绷的面部肌肉松弛下来,连带着肩膀也垮了下去。

  “好,我现在就送回去。”他接过信件时,手指不小心碰到顾方远的,两人都被那冰凉的触感惊得一颤。

  小张转身离开时,脚步明显轻快了许多。

  顾方远站在原地,双手插进大衣口袋,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向四周扫视。

  之前那位钢铁厂安保人员已经离开,又或者躲到哪里暗中观察,他就不得知了。

  当他的目光落在斜对面那个搭着破旧帆布的小棚子时,眼眸一亮。

  那是个修自行车摊位,帆布上打满了补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顾方远抬脚向那边走去....

  皮鞋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他走路的姿势很特别,既不像军人那样刻板,也不像文人那样随意,而是一种带着警惕的从容。

  修车的是一位60多岁大爷,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像一张被揉皱又展开的牛皮纸。

  他正佝偻着背,用沾满油污的手摆弄一辆生锈的自行车。

  顾方远走过去,从内袋掏出一包中华,抽出一根递过去。

  他的动作很慢,确保对方能看清烟盒上的字样。

  “大爷忙呢?方便跟您打听个事吗?”

  修车大爷看见香烟竟然是中华,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他放下扳手,在脏兮兮的围裙上擦了擦手,才接过香烟,动作恭敬得像在接圣旨。

  立刻叼在嘴上点燃,贪婪地深吸一口,眯起眼睛享受这难得的奢侈。

  “啥事,你说!”大爷吐着烟圈,语气明显热络了许多。

  “不知您老认识侯强吗?”顾方远微微俯身,让自己与对方平视。

  “呵~!”大爷嗤笑一声,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我还当什么事呢,那小子路子野,你也是来找他买走私货的吧?”他说着还左右张望了一下,声音压低了几分。

  显然,侯强在这一代还比较出名。

  顾方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是的大爷,”他点点头,装作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我刚才上楼看了,他不在家,您知道他去哪了吗?”

  大爷挠了挠花白的头发,几片头皮屑飘落在肩头。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见他骑自行车出去的,临走时还在我这打的气,”他指了指角落里那个锈迹斑斑的打气筒,“去的地方应该不近。”

  “您记的他向哪个方向走的吗?”顾方远又递上一根烟,这次直接帮大爷夹在耳朵上。

  大爷笑的更开心了。

  “喏!”修车大爷抽空抬手指向道路右侧,烟灰随着他的动作簌簌落下,“往那边走的,你可以去客运站看看,他经常去那里提货。”

  说完又神秘兮兮地补充道,“听说那边有个仓库,专门放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好的,谢谢大爷!”顾方远直起身子,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有个方向就行,总比在这里盲目等待的好。

  等小张安全返回,三人才顺着修车大爷所指的方向离开。

  就在他们刚走不久。

  一道身影从道路拐角处走出,正是刚才吃馄饨的钢厂安保人员。

  他盯着顾方远三人离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阴晴不定的光芒。

  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犹豫了一下,随后迈出脚步远远吊在顾方远三人身后。

  他的脚步很轻,像一只伺机而动的猎豹,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积雪最厚的地方,避免发出声响。

  顾方远等人顺着汽车站方向缓步前行,三人的身影在熙攘的人流中若隐若现。

  顾方远走在最前面,双手插在黑色呢子大衣口袋里,肩膀微微前倾,像一把随时准备出鞘的利剑。

  因为人流量较大,这片区域也是安城最富裕起来的区域。

  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上挂满了彩灯,即使在白天也能看出节日的喜庆。

  顾方远的目光扫过那些崭新的店铺招牌,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可能是与南江市不远,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刮到了这里。

  一个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从他们身边掠过,车把上挂着的录音机正播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

  小张不由多看了两眼,被韩永武用手肘轻轻捅了一下才回过神来。

  到处都是私营店铺,或者在路边支起一个帐篷做生意的商贩。

  一个卖糖炒栗子的老人正用铁铲翻炒着锅里的栗子,香甜的热气在寒风中格外诱人。

  顾方远注意到老人冻得通红的手上布满了老茧,却依然灵活地翻动着铁铲。

  安城无论人口还是城市发展,全都低于南江市,但这里的人幸福指数却远高于南江市。

  街边茶馆里传出阵阵笑声,几个工人模样的男子正在里面打牌,茶杯里的热气袅袅上升。

  顾方远透过玻璃窗,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是那么真实。

  原因就是,这里有一个全国名列前茅的安钢。

  顾方远抬头望向远处高耸的烟囱,那里正喷吐着白色的烟雾,像一条巨龙在天空中舒展身躯。

  烟囱下方隐约可见连绵的厂房,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

  只是一个钢铁厂,直接或间接养活这座城市几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