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回青州-《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贴身侍卫小心翼翼地递上一把油纸伞。

  方貌猛地转身,眼中寒光乍现,吓得侍卫连退数步,险些从台阶上跌落。

  自从独掌大权后,这位吴王越发喜怒无常,府中已有十余个侍从因为些许小事被杖毙在庭院中的那棵老梅树下。

  他烦躁地扯开衣领,露出脖颈上一道狰狞的疤痕——那是早年征战留下的。

  想到方百花、邵仙英等人此刻正在梁国,方貌只觉得那道旧伤又隐隐作痛,仿佛有无数蚂蚁在伤口上爬行。

  \"来人!\"

  他突然厉声喝道,声音在雨幕中格外刺耳。

  片刻之后,十余名心腹将领冒雨赶来,靴子上的泥水弄脏了楼内铺着的波斯地毯。

  方貌将手中的军报重重拍在紫檀木案几上,震得茶盏中的龙井茶水溅出:

  \"都看看!史文恭那厮已经拿下燕云十六州了!\"

  众人传阅着军报,脸色越来越难看。

  大将石宝最先开口,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王爷,那梁国与我们相距可是不远呐...\"

  \"本王难道不知道吗?!\"

  方貌一把掀翻案几,上等的端砚摔得粉碎,墨汁在地毯上晕开一片狰狞的黑色。

  他喘着粗气在楼内来回踱步,靴子踩在散落的奏章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雨势渐大,豆大的雨滴砸在琉璃瓦上,如同战鼓催征。

  方貌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传令下去,即日起全军备战!水陆并进,给本王盯死淮河防线!加派三倍哨探,我要知道梁军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远在北方临潢府的辽国皇宫内,耶律辉正焦头烂额地听着战报。

  金兵的铁蹄已经逼近都城,城外三十里处的烽火台昨夜已被攻陷,滚滚黑烟至今未散。

  \"陛下,上京留守战死,东京...\"

  丞相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耶律辉粗暴地打断。

  \"够了!\"

  这位辽国皇帝一把将镶满宝石的金冠摔在地上,珍珠翡翠滚落一地,

  \"史文恭那边怎么样了?\"

  殿内一片死寂。

  半晌,枢密使才硬着头皮回道:

  \"燕云十六州...已尽归梁国...\"

  耶律辉颓然坐回龙椅,仿佛瞬间老了十岁。

  殿外传来隐约的喊杀声,那是金兵在攻城。

  投石机抛出的巨石砸在城墙上,震得殿内的烛火剧烈摇晃。

  他苦笑着摇头,声音沙哑:

  \"罢了...先顾眼前吧...\"

  而在朔州城内,史文恭正在将军府中调兵遣将。

  烛火将他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格外高大威严。

  他手中的朱笔在地图上划过,最终停在青州的位置。

  \"林冲、朱武听令!\"

  史文恭的声音沉稳有力,在空旷的大厅内回荡。

  二人立即出列,林冲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手中的丈八蛇矛在烛光下泛着寒光,朱武手中的羽扇却纹丝不动,显出一派从容。

  \"命你二人留守燕云,扩军至十万。\"

  史文恭取出一枚鎏金虎符递给林冲,

  \"凡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接着,他一一清点留下的大将:

  \"邓飞、呼延绰、关胜...\"

  每念到一个名字,就有一员虎将抱拳应诺,铁甲铿锵。

  最后,他转向文官:

  \"传令程万里,三个月内调集粮草五十万石!若少一斗,军法处置!\"

  次日黎明,史文恭亲率大军开拔。

  秋风卷起漫天黄沙,将士们的铁甲上很快覆上一层细密的尘土。

  但归心似箭的士兵们丝毫不觉疲惫,行军速度比来时快了许多。

  马蹄声、脚步声、铠甲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雄壮的凯旋乐章。

  沿途百姓箪食壶浆,争相目睹这支凯旋之师。

  有白发老者颤巍巍地捧着家酿米酒:

  \"大王,老朽等这一天等了一辈子啊...\"

  史文恭下马接过粗瓷碗,一饮而尽,酒水顺着胡须滴落在征袍上。

  夜幕降临时,大军在官道旁扎营。

  篝火点点,如同星河落地。

  史文恭独自站在营地边缘,望着南方星空下的群山轮廓。

  亲兵来报:

  \"梁王,再有五日就能到青州了。\"

  他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

  青州,那里有等待他的家人,也有更宏大的谋划正在酝酿。

  夜风吹动他的披风,猎猎作响,仿佛在预示着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远处传来士兵们思乡的小调,在寂静的旷野中显得格外动人。

  五日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

  当史文恭率领大军行至滨州地界时,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

  官道两旁的枫叶已经染上了绚丽的红色,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这支凯旋之师的归来。

  在滨州城外三十里处,铁锏大将酆泰早已率领部众列队相迎。

  阳光照耀下,崭新的铠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陈豪与吴子越两位年轻将领站在酆泰身侧,眼中满是期待与忐忑。

  他们身着半旧的战袍,显然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悍将。

  \"末将参见梁王!\"

  见史文恭的帅旗渐近,酆泰立即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陈豪与吴子越也连忙跟着行礼,动作略显生疏却充满敬意。

  史文恭勒住战马,目光在三人身上逡巡。

  秋风拂过,吹动他战袍的下摆,在阳光下投下一道威严的剪影。

  \"免礼。\"

  他沉声道,

  \"酆将军,这两位就是你说的陈豪与吴子越?\"

  \"正是。\"

  酆泰恭敬地答道,

  \"此二人虽出身草莽,但武艺超群,更难得的是忠心可鉴。\"

  史文恭微微颔首,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二人。

  陈豪生得虎背熊腰,腰间别着一对镔铁长枪;

  吴子越则身形修长,背负一张铁胎弓。

  两人虽衣着简朴,但眼中都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好!\"

  史文恭突然朗声道,

  \"即日起,封汝廷器为威武将军。

  陈豪、吴子越为其副将,随本王一同返回青州!\"

  二人闻言大喜,连忙叩首谢恩。

  陈豪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末将定当肝脑涂地,以报梁王知遇之恩!\"

  大军继续前行,终于在第七日的黄昏时分望见了益都巍峨的城墙。

  夕阳的余晖为青灰色的城墙镀上了一层金色,城楼上飘扬的梁字大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

  史文恭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眼中闪过一丝柔情。

  随着距离渐近,城门前的人群也清晰可见。

  留守的文武群臣身着朝服,整齐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