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之上,甄应嘉和手底下一众将领,看到敌军士兵几乎是亡命逃跑一般的举动后,无不是开怀大笑。
贾琮的退兵,给了甄应嘉莫大的信心。
甚至这时候他在想,当初就不应该把城门堵死。
这下好了,也堵住了他乘胜追击、大败贾琮的机会了。
就这样的贾琮,也不过如此!
反观贾琮这边,士气有些低迷。
不再有之前的高涨士气。
接连攻破几城时,那时候的士气冲天。
但新建的军队就是这样,没有底蕴来支撑。
之前就是靠着不断的胜利,才能让士气不落。
可一旦遇到今天的挫折,那么这支新建的军队,就会暴露出无数的问题。
士气低迷,贾琮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能做的只有攻破江宁府。
只有拿下江宁府,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至于其他,什么封赏、激励,也只是一时的,治标不治本。
是夜!
江宁府城内,此刻正大肆庆祝今日守城的胜利。
甄应嘉知道,想要守住江宁府,就必须要手底下士兵卖命。
所以甄应嘉大肆封赏有功的士兵,然后给士兵们加餐。
用种种手段,拉拢手底下士兵,让士兵士气大振,继续卖命。
大肆庆祝胜利的同时,甄应嘉本人同样也是真心高兴的。
今日一战,让甄应嘉有了莫大的信心,觉得贾琮不过如此,他一定能守住江宁城的。
而且,他只需要守住一个多月就行。
贾琮兵临城下之时,甄应嘉就已经派人送信给北静王水溶了。
想来,再过不久,北静王水溶一定就会知道江宁府危机。
只要消息传到,甄应嘉相信,援兵不日就会抵达。
只要援兵一来,那到时候,贾琮覆灭不就是转瞬之间。
儿子送走了,族人也送走了一半,如今江宁府的甄家,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
哪怕万一出现了意外,江宁府被破,他甄应嘉也不怕了。
想到这里,甄应嘉有些得意地笑了。
‘贾琮小儿,你输定了!’
甄应嘉在心中说了这一句后,得意地饮下一杯酒。
……
在江宁府大肆庆祝的时候。
城外大军营帐中,贾琮正看着江宁府的地图。
撤军之后,贾琮没有再次发起攻击。
已经看出江宁府的实力了,再继续攻城,只是无辜平添更多的伤亡,让士气会更加低迷。
贾琮不会这样做。
要想再次攻破江宁府,必须要一鼓作气,一举拿下。
如果下一次还不能拿下,那么贾琮就会止步于此了,再也不可能拿下江宁府了。
贾琮身经百战,对战场上的局势有种天生敏锐之力。
手底下的这支新建的军队,只有一次猛攻江宁府的机会。
攻不下,这支新建的军队就会变成一支败军之师,就会溃败而逃。
到时候,贾琮哪怕就是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再挽回这个局势了。
所以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必须要做到全力一击。
只有最后一次机会,贾琮想过无数的想法,什么水攻、火攻、夜袭、挖地道等等这些战术。
可这些战术最后都被贾琮一一排除,不是毫无可能,就是毫无机会,还有就是时间已经不多。
到最后,贾琮只剩下唯一的办法了。
那就是亲自上阵,做先登之人了。
自身的实力,这是贾琮唯一能想到,也是唯一能依靠的了。
这唯一的办法,贾琮并不害怕,也并没有过多犹豫。
将军百战死!
作为一个将领,必须要有一颗随时死在沙场的准备。
要是连死都怕,那肯定不是一个合格将军。
决定了这个选择之后,贾琮也并没有盲目自信。
而是小心谨慎,要在江宁府地图上,寻找到破城的时机。
贾琮实力是很强,但并非自大到觉得自己出马,就战无不胜。
必须要找到江宁府城防的最弱点,然后一举突破。
想要寻找到江宁府的弱点,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就在贾琮看地图,还未寻找到江宁府城防弱点的时候……
忽然,营帐外响起一道声音。
“都统大人,朱三千户长紧急求见!”
正在翻看地图的贾琮,听到外面传进来的这句话后,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次攻城,朱三并不在军营中。
之前,贾琮找到了朱三,吩咐朱三带领五千士兵,据守丹徒县的江边防线,严防江北异动,主要就是防扬州。
扬州是盐商的地盘,盐商手底下都是有武装力量,虽然人数可能就是每家上千人,看起来不多。
但是,这些盐商要是聚集在一起,那样一来,随便一凑就是几万人了。
为了应对这个潜在威胁,贾琮便让朱三留守丹徒县的江岸防线,防止扬州盐商的异动。
并没有让朱三拿下扬州城,只是告诉朱三,如果盐商有所异动,他必须要拦住。
朱三离开三天不到,按理说,此刻应该据守丹徒江边防线,怎么突然深夜回来了?
虽然有些疑惑,但贾琮还是开口道:
“让他进来吧!”
很快,一个全身是血的身影走了进来。
“拜见大哥!”
看到朱三的那一刻,贾琮愣了一下。
朱三身上的甲胄,此刻是血迹斑斑。
“朱三,你这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扬州城的盐商居然派兵过江了?”
这明显就是经历了一场厮杀,而朱三所在的地方,也只有江北打了过来。
贾琮想到的只有盐商出兵了。
想到这里,贾琮顿时脸色阴沉下来,杀气腾腾起来。
自己不去找盐商的麻烦,这些家伙居然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害死林黛玉父亲的仇,贾琮还没机会替林黛玉报,如今倒好,主动送上门了。
朱三看到贾琮杀气腾腾后,立马摇头道:
“大哥,不是江北派兵杀过来了。
我这身血,是和从江宁府跑出来的甄家护卫,在江面上杀了一场。”
贾琮一听,又是一愣!
这什么情况?
朱三怎么就和甄家护卫杀了一场,而且还在江面上杀的?
虽然很不解,但贾琮还是按捺住心态,开口道:
“朱三,你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贾琮的退兵,给了甄应嘉莫大的信心。
甚至这时候他在想,当初就不应该把城门堵死。
这下好了,也堵住了他乘胜追击、大败贾琮的机会了。
就这样的贾琮,也不过如此!
反观贾琮这边,士气有些低迷。
不再有之前的高涨士气。
接连攻破几城时,那时候的士气冲天。
但新建的军队就是这样,没有底蕴来支撑。
之前就是靠着不断的胜利,才能让士气不落。
可一旦遇到今天的挫折,那么这支新建的军队,就会暴露出无数的问题。
士气低迷,贾琮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能做的只有攻破江宁府。
只有拿下江宁府,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至于其他,什么封赏、激励,也只是一时的,治标不治本。
是夜!
江宁府城内,此刻正大肆庆祝今日守城的胜利。
甄应嘉知道,想要守住江宁府,就必须要手底下士兵卖命。
所以甄应嘉大肆封赏有功的士兵,然后给士兵们加餐。
用种种手段,拉拢手底下士兵,让士兵士气大振,继续卖命。
大肆庆祝胜利的同时,甄应嘉本人同样也是真心高兴的。
今日一战,让甄应嘉有了莫大的信心,觉得贾琮不过如此,他一定能守住江宁城的。
而且,他只需要守住一个多月就行。
贾琮兵临城下之时,甄应嘉就已经派人送信给北静王水溶了。
想来,再过不久,北静王水溶一定就会知道江宁府危机。
只要消息传到,甄应嘉相信,援兵不日就会抵达。
只要援兵一来,那到时候,贾琮覆灭不就是转瞬之间。
儿子送走了,族人也送走了一半,如今江宁府的甄家,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
哪怕万一出现了意外,江宁府被破,他甄应嘉也不怕了。
想到这里,甄应嘉有些得意地笑了。
‘贾琮小儿,你输定了!’
甄应嘉在心中说了这一句后,得意地饮下一杯酒。
……
在江宁府大肆庆祝的时候。
城外大军营帐中,贾琮正看着江宁府的地图。
撤军之后,贾琮没有再次发起攻击。
已经看出江宁府的实力了,再继续攻城,只是无辜平添更多的伤亡,让士气会更加低迷。
贾琮不会这样做。
要想再次攻破江宁府,必须要一鼓作气,一举拿下。
如果下一次还不能拿下,那么贾琮就会止步于此了,再也不可能拿下江宁府了。
贾琮身经百战,对战场上的局势有种天生敏锐之力。
手底下的这支新建的军队,只有一次猛攻江宁府的机会。
攻不下,这支新建的军队就会变成一支败军之师,就会溃败而逃。
到时候,贾琮哪怕就是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再挽回这个局势了。
所以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必须要做到全力一击。
只有最后一次机会,贾琮想过无数的想法,什么水攻、火攻、夜袭、挖地道等等这些战术。
可这些战术最后都被贾琮一一排除,不是毫无可能,就是毫无机会,还有就是时间已经不多。
到最后,贾琮只剩下唯一的办法了。
那就是亲自上阵,做先登之人了。
自身的实力,这是贾琮唯一能想到,也是唯一能依靠的了。
这唯一的办法,贾琮并不害怕,也并没有过多犹豫。
将军百战死!
作为一个将领,必须要有一颗随时死在沙场的准备。
要是连死都怕,那肯定不是一个合格将军。
决定了这个选择之后,贾琮也并没有盲目自信。
而是小心谨慎,要在江宁府地图上,寻找到破城的时机。
贾琮实力是很强,但并非自大到觉得自己出马,就战无不胜。
必须要找到江宁府城防的最弱点,然后一举突破。
想要寻找到江宁府的弱点,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就在贾琮看地图,还未寻找到江宁府城防弱点的时候……
忽然,营帐外响起一道声音。
“都统大人,朱三千户长紧急求见!”
正在翻看地图的贾琮,听到外面传进来的这句话后,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次攻城,朱三并不在军营中。
之前,贾琮找到了朱三,吩咐朱三带领五千士兵,据守丹徒县的江边防线,严防江北异动,主要就是防扬州。
扬州是盐商的地盘,盐商手底下都是有武装力量,虽然人数可能就是每家上千人,看起来不多。
但是,这些盐商要是聚集在一起,那样一来,随便一凑就是几万人了。
为了应对这个潜在威胁,贾琮便让朱三留守丹徒县的江岸防线,防止扬州盐商的异动。
并没有让朱三拿下扬州城,只是告诉朱三,如果盐商有所异动,他必须要拦住。
朱三离开三天不到,按理说,此刻应该据守丹徒江边防线,怎么突然深夜回来了?
虽然有些疑惑,但贾琮还是开口道:
“让他进来吧!”
很快,一个全身是血的身影走了进来。
“拜见大哥!”
看到朱三的那一刻,贾琮愣了一下。
朱三身上的甲胄,此刻是血迹斑斑。
“朱三,你这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扬州城的盐商居然派兵过江了?”
这明显就是经历了一场厮杀,而朱三所在的地方,也只有江北打了过来。
贾琮想到的只有盐商出兵了。
想到这里,贾琮顿时脸色阴沉下来,杀气腾腾起来。
自己不去找盐商的麻烦,这些家伙居然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害死林黛玉父亲的仇,贾琮还没机会替林黛玉报,如今倒好,主动送上门了。
朱三看到贾琮杀气腾腾后,立马摇头道:
“大哥,不是江北派兵杀过来了。
我这身血,是和从江宁府跑出来的甄家护卫,在江面上杀了一场。”
贾琮一听,又是一愣!
这什么情况?
朱三怎么就和甄家护卫杀了一场,而且还在江面上杀的?
虽然很不解,但贾琮还是按捺住心态,开口道:
“朱三,你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