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晴天霹雳-《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朱敏淳手中的青瓷茶盏猛地一颤,滚烫的茶水泼洒在锦缎袖口上,烫得他指尖一缩,却浑然未觉。

  “什么?”他的声音骤然拔高,几乎刺破王府书房的寂静,“马公公被陛下训斥?江南织造王凤押解进京?这消息——可当真?”

  他的喉咙发紧,每一个字都像是硬生生从齿缝里挤出来的。

  王伦跪伏在地,额头几乎贴到冰冷的青砖上,声音却异常清晰:“千真万确,王爷!”

  朱敏淳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指甲几乎嵌入皮肉。他一向以沉稳自持着称,朝野上下谁不赞一句晋王殿下风度翩翩、从容不迫?可此刻,他的心跳却如擂鼓,耳膜嗡嗡作响,仿佛有一柄无形的刀,正抵在他的后心。

  ——马公公是谁?司礼监掌印太监,天子近侍,陛下最信任的内廷大裆头之一。

  ——王凤又是谁?江南织造太监,手握天下丝绸贡赋,是朱栩钧的钱袋子!

  这两个人,一个在御前失势,一个被锁拿进京,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天,要变了。

  朱敏淳的呼吸微微发颤,他缓缓站起身,宽大的蟒袍袖口垂落,遮掩住他微微发抖的手指。他踱步至窗前,窗外夜色沉沉,唯有几盏孤灯在风中摇曳,像是随时会被黑暗吞噬。

  “消息……从何而来?”他嗓音低沉,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绷。

  王伦低声道:“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暗桩递了密信,南直隶的商号也传来同样的风声,两路消息相互印证,绝无差错。”

  朱敏淳闭了闭眼。

  锦衣卫……骆思恭……

  这个名字像一根刺,狠狠扎进他的思绪。

  骆思恭,锦衣卫指挥使,此刻就坐镇在平遥!

  平遥是什么地方?晋商的老巢!晋商又和谁牵连最深?

  ——晋王,朱敏淳!

  他的喉咙发干,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扼住。宣德年间的旧事如鬼影般浮现在眼前——当年的晋王一脉,是怎么被朝廷除名的?是怎么被削爵、抄家、流放的?

  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而现在……历史会不会重演?

  “具体……是怎么回事?”他嗓音嘶哑,额角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王伦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据探子回报,内阁次辅赵志皋奉旨南下,表面上是查粮草运输问题,实则……是为了商税来的。”

  朱敏淳猛地转身,眼中寒光一闪:“赵志皋?他什么时候离的京?”

  “就在鞑子寇边的第三天。”

  “鞑子寇边……京察……赵志皋南下……”朱敏淳喃喃自语,忽然浑身一冷,如坠冰窟。

  太巧了。

  巧得……像是精心编织的网!

  “殿下……”王伦欲言又止,眼神闪烁。

  朱敏淳盯着他,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说!”

  王伦一咬牙,低声道:“臣怀疑……这一切,都是陛下和萧如薰……设的局!”

  “轰——”

  朱敏淳脑中仿佛炸开一道惊雷。

  设局?

  什么意思?

  难道……鞑子寇边,是皇帝默许的?

  难道……太原城破,是故意放水?

  难道……晋商通敌的罪证,早就在锦衣卫的掌控之中?

  他的脸色瞬间惨白,后背的冷汗浸透了里衣。

  如果真是这样……那皇帝的目的,是什么?

  ——铲除晋党!

  ——而晋党背后,都有谁?

  ——有他,晋王朱敏淳!

  “王爷……慎言啊……”王伦见他神色剧变,连忙低声提醒。

  朱敏淳死死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他忽然想起前几日京城传来的风声——陛下在乾清宫召见萧如薰,密谈至深夜。

  萧如薰是谁?

  蓟辽总督,边关大将,手握重兵!

  而如今,鞑子寇边,边关告急,萧如薰却在这个时候被陛下秘密召见……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朱敏淳低低笑了,笑声却透着刺骨的寒意。

  他缓缓抬头,望向紫禁城的方向,眼中浮现出一抹从未有过的惊惧。

  ——那位年轻的皇帝,远比他想象的……更狠!

  朱敏淳的手指死死攥住黄花梨木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窗外,秋风卷着落叶扫过王府的庭院,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无数细碎的脚步声在逼近。

  他的喉咙发紧,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仿佛害怕隔墙有耳:"先生……有何良策?"

  王伦站在下首,眉头紧锁,额角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太了解自家王爷了——这位平日里骄纵跋扈的晋王殿下,此刻是真的怕了。

  怕死。怕抄家。怕被削爵。

  更怕像宣德年间的晋王一脉那样,被彻底抹去。

  朱敏淳的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锦衣卫破门而入、家眷被押送进京、自己在诏狱里受尽酷刑……

  "不!"他猛地摇头,像是要把这些可怕的念头甩出去。

  自己才三十出头啊!还有那么多金银没挥霍,那么多美人没享用,怎么能就这样完了?

  "为今之计……"王伦的声音有些发颤,"只有主动献出王府土地……"

  "什么?!"朱敏淳猛地站起身,紫檀木的案几被撞得一晃,茶盏"哐当"一声翻倒,褐色的茶汤在名贵的云锦桌布上洇开一片。

  王伦硬着头皮继续道:"大王,萧如薰不是说了吗?听话的都有钱赚。如今内阁、六部,连京师的勋贵都跟着他赚得盆满钵满。南边的那些世家,不也都乖乖缴了商税?不如我们......"

  "一万亩良田!五十万两银子!这还不够吗?"朱敏淳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歇斯底里。

  他像困兽般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锦缎靴底踩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那可是晋王府积累了近百年的产业啊!

  "万万不可!"王伦突然跪倒在地,声音都变了调:"行贿是死路一条啊!"

  朱敏淳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惊得一怔。

  "现在的局势,萧如薰就算想收,也不敢收啊!"王伦压低声音,几乎是咬着牙说道:"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说不定就盯着呢。万一......"

  他没敢说下去,但朱敏淳已经明白了。

  一阵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天灵盖。朱敏淳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念头有多危险——这等于是在给萧如薰递刀子!

  "还好......还好还没送出去......"他喃喃自语,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书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朱敏淳长长吐出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他缓缓坐回太师椅上,声音沙哑:"去准备吧。"

  "殿下?"

  "把所有的庄园田册都整理好。"朱敏淳闭了闭眼,"还有,你亲自去请萧如薰过府一叙。"

  王伦深深叩首:"是,臣这就去办。"

  当书房的门被轻轻带上,朱敏淳像被抽干了力气般瘫在椅子里。窗外,暮色渐沉,最后一缕夕阳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希望......这次能过关......"

  他的低语消散在渐浓的夜色中。

  王伦匆匆穿过王府的回廊,袖中的密信烫得他心慌。这封信来自锦衣卫的一个故交,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晋商案已牵连八家,下一个是谁?"

  他不敢告诉王爷这个消息。现在的晋王府,就像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稍有不慎就会倾覆。

  府门外,一队锦衣卫的缇骑刚刚经过。为首的百户似有意似无意地朝王府大门望了一眼,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王伦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加快脚步,钻进早已备好的轿子。

  "快!去萧大人府上!"

  轿帘放下的瞬间,他仿佛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是错觉吗?还是......

  轿子晃晃悠悠地前行,王伦攥紧了袖中的拳头,这次投诚或许晋王府一条生路。又或许......

  只是加速灭亡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