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攻打海龙屯2-《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打得好!"

  萧如薰忍不住赞叹。他转向身旁的传令兵,"告诉赵世忠,继续保持火力压制,重点轰击城墙中段。"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海龙屯的外围防御工事已被摧毁大半。萧如薰知道,现在是步兵出击的时候了。

  "马将军!"

  萧如薰叫来马千乘,"你率先锋营从东侧缺口突入,记住,不要恋战,目标是占领那道隘口。"

  "属下明白。"马千乘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萧如薰又看向张元生:"张将军,你率两千火统兵从西侧迂回,待马将军吸引守军注意后,立刻发起突袭。记住,动静要大……"

  “遵命!”

  部署完毕,萧如薰再次举起望远镜观察战场。他看到马千乘已率领身着布甲的白杆兵冲向城墙缺口,他们白杆长枪带有倒钩,爬墙时如同猿猴一般的熟练。

  他们腰间挂着新式震天雷——这是兵部最新配发的武器,威力远超传统的手雷。

  城墙上的守军显然被持续炮击打懵了,直到明军冲到近前才仓促组织防御。箭矢和石块从城头落下,但很快被明军火铳队的齐射压制。

  "砰!砰!砰!"

  密集的铳声中,城头守军一个接一个倒下。马千乘抓住机会,命令士兵投掷震天雷。一连串爆炸后,城墙缺口处的抵抗彻底瓦解。

  "报!马将军已突破东侧防线!"传令兵飞奔来报。

  萧如薰点点头:"传令赵世忠,调整炮击坐标,向城内延伸射击。"

  就在这时,西侧也传来了喊杀声。张将军的迂回部队成功突袭了守军侧翼,形成了夹击之势。萧如薰看到城头上的杨字旗一个接一个倒下,取而代之的是明军的旗帜。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海龙屯的核心是建在山顶的内城,那里城墙更高更厚,守军也更加精锐。

  ……………………

  海龙囤,高耸入云,雄踞山巅。

  巨石垒成的城墙如龙脊般盘踞山岭,宫殿飞檐刺破雾霭,凌驾众生。

  可这巍峨的关城是如何建成的?

  那些千斤巨石,那些合抱巨木,究竟是怎样运上这绝壁险峰的?

  无人知晓。

  于是,黔北的百姓们便传出了一个故事——

  杨应龙有一根"赶山鞭"。

  每到夜深,鞭声一响,山石便自行滚动,巨木便自己攀爬,如活物般顺着山势而上,堆砌成这通天宫阙。

  辛辣吗?

  当然辛辣。

  世上哪有什么赶山鞭?

  只有"赶人鞭"!

  深夜里被驱赶上山的,从来不是石头和木头,而是那十万民夫——佝偻的背,皲裂的脚,血泡磨破的手,和一双双被鞭子抽到麻木的眼睛。

  他们扛着巨石,拖着巨木,像蝼蚁般在陡峭的山路上爬行。

  有人失足坠崖,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被深渊吞没。

  有人力竭倒下,监工的鞭子便立刻抽上来,直到他再也爬不起来,然后被随意丢进山沟。

  尸体?

  不过是筑城的材料罢了。

  杨应龙的宫殿越建越高,山下的新坟也越来越多。

  可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把血泪咽下去,再把这血泪编成"赶山鞭"的传说,让那些吃人的真相,藏在荒诞的故事里。

  十万民夫,多年的血汗,换来了这座"永不陷落"的海龙囤。

  可史书不会记载死了多少人。

  因为死的都是草民。

  命贱如草,死了,便如草般腐烂。

  直到大明铁骑踏破山门的那一日。

  血债,终须血偿。

  …………………………

  海龙囤被大军围困得水泄不通,萧如薰的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各路主将齐聚一堂。帐外秋风瑟瑟,帐内却是一片欢腾。

  "诸位,"萧如薰轻抚案上的军报,嘴角挂着从容的笑意,"自开战至今,正好五个月。播州的各地的土改也进行中了!在这里,本公谢过诸位了!"

  帐中顿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马千乘拍案而起,铠甲铮铮作响:"萧帅说得是!末将原以为至少要啃上一年,没想到杨应龙这厮竟主动分兵出击,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贵州巡抚江东之捋着胡须,眼中闪着戏谑的光:"当年杨应龙何等威风?自万历二十年起,在川贵两地兴风作浪,屠城灭寨,不可一世。如今却龟缩在海龙囤里,当真是天理循环!"

  "可不是?"张元生放下水囊,冷笑道,"自跟着萧帅打仗以来,我就没见过能不败的!这厮竟敢私建宫殿,擅用阉人,分明是要造反!"

  帐中诸将纷纷点头。亲兵适时奉上热酒,萧如薰举杯轻啜,目光扫过舆图:"说来可笑。这厮若是一开始就当缩头乌龟,凭海龙囤天险,咱们少说也要耗上一些日子,可他偏偏要分兵出击..."

  "报!"一名斥候匆匆进帐,"海龙囤守军又在加固西门防御!"

  四川总兵田义生闻言大笑:"现在知道怕了?晚了!"

  他转向萧如薰,"萧帅,末将方才清点过,杨应龙现在撑死不过万余残兵。"

  马千乘摩拳擦掌:"要不今夜就发起总攻?末将愿为先锋!"

  萧如薰却摇了摇头,指尖轻点舆图:"不急。海龙囤地势险要,强攻难免伤亡。传令各部,继续围困,每日轮番佯攻,耗其锐气。"他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我倒要看看,这位播州王还能撑多久。"

  说着,萧如薰似有似无看了看另外几位土司首领。

  几人顿时有些尴尬,佯装端起酒杯喝酒,一句话也不说。

  帐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亲兵来报,说是俘虏的杨朝栋在营中绝食求死。诸将相视一笑,马千乘嗤笑道:"萧帅要用他,他但是一心求死,真是不识抬举!"

  秋风卷着枯叶拍打在帐篷上,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为困守孤城的杨应龙奏响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