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兵犯山东-《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

  在多铎和朱慈烺于长江两岸形成对峙之际,摄政王多尔衮亲自率领两黄旗和正白旗,共计六万精锐之师,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从真定府向东昌府进军。

  正月二十五日,驻守在济宁的内阁诸位大臣,接到了东昌知府安兴民传来的八百里加急战报,清军主力已然接连攻克南宫和新河等县,直逼临清。

  朱慈烺出征之前,军机处与参谋总部经过反复研讨,一致认为在清军两路主力南下的情形下,他们组成第三支主力进攻山东的可能性甚微。

  由于南下时间紧迫,仅制定了清军进犯德州的防御策略,而此刻清军却绕道真定,直接进攻东昌府,着实出乎意料。

  目前,第二军团的三个师中,四师驻守济宁,六师驻守德州,二师在郭云龙的带领下,移防登州,随时准备渡海佯攻金州和复州。

  东昌府距离济南仅两百里之遥,若清军拿下东昌府,下一步必然是济南,如此一来,山东的兵力将会被一分为二。

  内阁在收到清军进犯的消息后,当机立断,八百里加急传信至登州府,命令登莱水师和二师渡海攻击辽东腹地,以解山东之危。

  同时,命令高第率领二师急行军沿河北上,先一步赶往东昌府,此时,天寒地冻,运河河面早已冰封,船只无法通行。

  东昌府距离济宁两百四十多里,如今明军的行军速度虽有所提升,但最少也需要七天才能抵达,朱慈烺带领大军出征之后,留守部队始终保持着战备状态。

  因此,二师在接到命令后,考虑到军情紧急,当天下午便轻装上阵,朝着东昌府急行军,各类物资则由辅兵随后运输。

  正月二十六日,多尔衮的军队已兵临临清城下,临清城内仅有两千守军,面对清军主力,即使坚守也不过是徒劳无功,因此决策者决定放弃临清,撤回东昌府。

  东昌府治所聊城,在朱慈烺裁撤山东各地卫所后,各地城防改由知府的标营负责,此时有五千守军,加上临清的守军,总计七千人。

  此刻,安兴民已收到来自济宁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命令他务必坚守聊城,等待援军到来,因为一旦聊城失守,整个山东将陷入危险境地。

  幸运的是,聊城守军获得不少原本京营淘汰的装备,还有些手榴弹和地雷,以及两具热气球。

  自去年六月起,得益于朱慈烺的免税政策,东昌府的百姓逐渐恢复了生机,安兴民上任后,吏治严明,百姓生活有了显着改善。

  并且,朝廷在聊城建立了两个铁矿,为军器局提供原料,使得不少百姓增加了收入,今年过年比以往十年都要好。

  在《大明月刊》的宣传下,城中百姓了解朝廷的惠民政策以及揭露清廷过往种种罪行,这里的百姓本就遭受过清军的迫害,经过宣传,对清廷的仇恨更深。

  城内现有百姓五万人,得知清军来袭,义愤填膺,纷纷献出家中余粮,誓与清军抗争到底,整个聊城被动员起来,附近村镇的居民也带着粮食涌入城内,城内百姓已达近十万人。

  朱慈烺曾结合后世的经验,精心制定了一套周详的守城战备方案,这套方案不仅涵盖如何高效地组织百姓,还详细规划了动员百姓的具体方法。

  他颁布了战时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战争爆发时,官府有权统一调配城中所有物资,以便征收士绅豪门的粮草。

  令人动容的是,即便尚未正式宣布征收粮草,普通百姓已自发地纷纷献出粮食,并积极加入义军。

  他们的无私与热忱让安兴民深受感动,他对着前来送粮的百姓连连作揖,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安兴民迅速组织了一万名精壮男子,编入守城义军,其余的百姓也纷纷投入到支援明军的行动中,有的挖掘战壕,有的修建防御工事。

  就连妇女儿童也加入其中,为守城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场全城总动员中,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保卫家乡的坚定信念。

  二十七日夜,清军先锋部队抵达聊城郊外,此前,多尔衮在临清通过《大明月刊》得知朱慈烺率兵南下的消息,这让他极为恼火。

  如此重大之事,他竟在京城一无所知,而今江南的局势更是个未知数,幸而,他采纳了洪承畴的建议,决意出兵山东。

  多尔衮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先夺取山东,捣毁朱慈烺的根基,再派遣兵力急赴江南侦查战局,伺机南下支援多铎。

  因此,他刻不容缓,命令镶黄旗汉军统领佟养性为先锋,率领一万士兵连夜进攻聊城,力求速战速决,进而直取济南。

  佟养性对小小的聊城全然不屑,连最擅长的火炮都拉来,便直接带领一万汉军轻装上阵,兵临聊城之下。

  夜色如墨,清军悄然逼近,却不料此地明军防守严密,城头上的哨兵早已洞若观火。

  刹那间,火箭如流星般划破暗夜,朝着清军攒射而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清军似乎早有预料,一辆辆楯车应声而出,稳稳地掩护着士兵向前推进。

  前锋部队隐于楯车之下,借着夜色悄无声息地靠近城墙,佟图赖对夜袭可谓轻车熟路,他看准今夜无月,便果断命令前锋熄灭火把,借此降低明军的命中率。

  几十辆楯车齐头并进,每辆车都用数层牛皮包裹得严严实实,任凭明军火箭如何肆虐,也难以伤及分毫。

  在楯车的坚实掩护下,每辆车后都跟着数十名清军士兵,他们蓄势待发,向着前方的护城河前进,只要到达护城河,弓箭手就能向城头还击了。

  就在清军稳步向前推进之时,最前方的士兵只觉得脚下一空,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炸成了好几块,送上了天。

  这一爆炸,楯车后半以上的士兵都收到了波及,死伤惨重,紧接着整个清军战线,都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前排的楯车都被炸上了天。

  原来,明军早已在护城河之前的一段距离,提前埋好了地雷,上面又放上铁蒺藜和碎石,以增加对步兵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