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的消息,好不容易才传到了太师口中。
只见那日的那个宫人,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太师的属下。
“大皇子怎么说?”
那人恭敬答道。
“回禀太师,”
“大殿下反反复复只说了一句话,”
“便是让您出手相助,解了他的禁足。”
太师叹了口气。
自大皇子千方百计找人递话,他就猜到他必定是这个意思。
只是当初,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
曾经在后宫受尽宠爱的宜嫔,会自己作死,做出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来。
她不但把自己折了进去,还连累了大皇子。
“大皇子病着时,皇上先前还常去看望。”
“但宜嫔出事后,皇上就再未出现过。”
“可见皇上已是因着宜嫔恼了大皇子。”
“此事,哪里能有那么简单。”
那从人点点头,道。
“太师说得自然在理,”
“可如今,宁贵妃和二皇子势头渐盛,”
“若咱们再失了大皇子,恐怕……”
太师烦躁地点点头。
“你说的,老夫哪里能想不到。”
“可惜皇上登基数年,膝下仅有这两位皇子。”
“二皇子母族又姓秦。”
“哎,少不得老夫再费一番功夫。”
果然,第二日早朝,便有朝臣趁机提起了大皇子。
先是说起太后寿辰日近,再又提起大皇子身为长孙,如何孝顺。
言语中,颇有将大皇子塑造成孤苦伶仃形象的趋势。
一时间,一个才十岁的孩子,又三番两次失去母亲,轻易便唤起了众人的同情。
“皇上,殿下还是个孩子,”
“且其养母所为不论何时,皆与他并无关系。”
“他不过一心盼着皇上看他一眼罢了。”
在众臣的陈情中,皇上始终微笑不语。
似乎赞同,又似乎不赞同。
连太师都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纳罕,如今的皇上,心思是越来越难猜了。
“我们父子之间的事,还让众卿费心了。”
“这是朕的不是。”
“此事朕自由计较,不必再提。”
早朝过后,替大皇子站出来说话的众臣一时心情忐忑。
不知皇上那话,到底是正是反。
但很快就有消息传来,皇上往大皇子宫里去了。
众臣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太师高见,真是奇招。”
有人立刻向太师拍马屁。
太师哈哈一笑,轻声说道。
“不敢,不过是让皇上念这父子之情罢了。”
“后宫本就子嗣艰难,皇上也没必要这么早就把宝都押在二皇子身上。”
后宫中,皇上一下朝便径直来看大皇子。
大皇子听到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再三同宫人确认。
“你没听错,确实是父皇来了?”
“快,来人,同本殿下梳洗换衣。”
“啊不,不用换,就这样,”
“快伺候本殿下在床上躺下。”
他一时摇摆不定。
不确定自己是要摆出一副奋发图强的样子,还是要佯装悲情苦难。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装出一副沉痛的样子,躺在床上。
皇上一进屋,就看到了挣扎着想要起来见礼的大皇子。
“父皇……”
大皇子口齿不清,嘴里喊着‘父皇’,
人却一翻身,‘咕噜’一声从床上滚落了下来。
皇上微微一皱眉,还是立刻走过去扶起了他。
“熹儿这是怎么了?”
“身子还没好吗?”
“怎么也不见太医来向朕禀报?”
大皇子一把抓住皇上的手,道。
“父皇恕罪,”
“是儿臣不让他们说。”
“儿臣和母亲,已经给父皇添了太多麻烦,”
“实在不忍儿臣之事再让父皇烦心。”
皇上其实一眼就看出大皇子佯装病体。
但此时听他仍称陆婉宜为母亲,心中倒起了几分动容。
“你不怪你母亲犯错,连累你也失了圣心吗?”
大皇子心中‘咯噔’一下,眼含热泪说道。
“一日为母,终身为母,”
“身为儿子,怎能怪她。”
“儿臣只是惋惜罢了,母亲到底没有珍惜父皇对她的宠爱。”
皇上不置可否,将大皇子扶到床上坐定。
想起早朝上的事,皇上的语气又不禁冷了下来。
“你费尽心机让朕来,不会就为了说这几句话吧。”
大皇子一脸惶恐,道。
“儿臣不敢,不知父皇此话何意?”
皇上看了他一眼,说道。
“朕让你在宫中好好养病,”
“你若能安分些便好,”
“若你是真心休养,自然无碍,”
“等你病好了,朕自然解了你的禁足。”
“但,若你心不定……”
皇上话还没说完,大皇子早出了一身冷汗。
不等他回应,皇上已经重又起身,走了出去。
随着‘哐当’一声门响,大皇子的世界再次堕入黑暗。
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浓浓的后怕。
不知从何时起,他父皇竟像是看透了他一般。
皇上从大皇子那里出来,便往紫萱殿走去。
此时,慕卓宁正在与绿芊准备北上的物品。
慕卓宁从小怕冷,这次便吩咐绿芊,别的尚可放松,但衣物必须多备。
绿芊心里憋着笑意,道。
“娘娘如此怕冷,只怕皇上知道了要心疼。”
“怎么娘娘竟答应了皇上陪他北上?”
慕卓宁无奈地摊了摊手,说道。
“绿芊,在你面前我不用说瞎话。”
“原本我的心思,就是趁皇上北上解毒,便偷偷出宫。”
“假死也好,偷跑也罢,”
“反正自陆婉宜事败后,皇上像是变了个人,大抵是不会放我出宫。”
“只是,如今,我倒像是怎样都跑不掉了。”
“索性我也放不下皇上余毒未清,”
“不如干脆陪他同去解毒。”
“皇上的毒若能解了,也能去了我心头一大忧患。”
慕卓宁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
“正好哥哥也在北地,”
“若见了哥哥,他兴许能替我出出主意。”
她如今心乱如麻,正好找不到人倾诉。
哥哥对她与皇上的往事一清二楚,想必能替她想出妥善处理的法子。
想到这里,慕卓宁心下稍安。
再回头时,却见皇上不知何时已站在了殿门口。
只见那日的那个宫人,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太师的属下。
“大皇子怎么说?”
那人恭敬答道。
“回禀太师,”
“大殿下反反复复只说了一句话,”
“便是让您出手相助,解了他的禁足。”
太师叹了口气。
自大皇子千方百计找人递话,他就猜到他必定是这个意思。
只是当初,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
曾经在后宫受尽宠爱的宜嫔,会自己作死,做出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来。
她不但把自己折了进去,还连累了大皇子。
“大皇子病着时,皇上先前还常去看望。”
“但宜嫔出事后,皇上就再未出现过。”
“可见皇上已是因着宜嫔恼了大皇子。”
“此事,哪里能有那么简单。”
那从人点点头,道。
“太师说得自然在理,”
“可如今,宁贵妃和二皇子势头渐盛,”
“若咱们再失了大皇子,恐怕……”
太师烦躁地点点头。
“你说的,老夫哪里能想不到。”
“可惜皇上登基数年,膝下仅有这两位皇子。”
“二皇子母族又姓秦。”
“哎,少不得老夫再费一番功夫。”
果然,第二日早朝,便有朝臣趁机提起了大皇子。
先是说起太后寿辰日近,再又提起大皇子身为长孙,如何孝顺。
言语中,颇有将大皇子塑造成孤苦伶仃形象的趋势。
一时间,一个才十岁的孩子,又三番两次失去母亲,轻易便唤起了众人的同情。
“皇上,殿下还是个孩子,”
“且其养母所为不论何时,皆与他并无关系。”
“他不过一心盼着皇上看他一眼罢了。”
在众臣的陈情中,皇上始终微笑不语。
似乎赞同,又似乎不赞同。
连太师都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纳罕,如今的皇上,心思是越来越难猜了。
“我们父子之间的事,还让众卿费心了。”
“这是朕的不是。”
“此事朕自由计较,不必再提。”
早朝过后,替大皇子站出来说话的众臣一时心情忐忑。
不知皇上那话,到底是正是反。
但很快就有消息传来,皇上往大皇子宫里去了。
众臣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太师高见,真是奇招。”
有人立刻向太师拍马屁。
太师哈哈一笑,轻声说道。
“不敢,不过是让皇上念这父子之情罢了。”
“后宫本就子嗣艰难,皇上也没必要这么早就把宝都押在二皇子身上。”
后宫中,皇上一下朝便径直来看大皇子。
大皇子听到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再三同宫人确认。
“你没听错,确实是父皇来了?”
“快,来人,同本殿下梳洗换衣。”
“啊不,不用换,就这样,”
“快伺候本殿下在床上躺下。”
他一时摇摆不定。
不确定自己是要摆出一副奋发图强的样子,还是要佯装悲情苦难。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装出一副沉痛的样子,躺在床上。
皇上一进屋,就看到了挣扎着想要起来见礼的大皇子。
“父皇……”
大皇子口齿不清,嘴里喊着‘父皇’,
人却一翻身,‘咕噜’一声从床上滚落了下来。
皇上微微一皱眉,还是立刻走过去扶起了他。
“熹儿这是怎么了?”
“身子还没好吗?”
“怎么也不见太医来向朕禀报?”
大皇子一把抓住皇上的手,道。
“父皇恕罪,”
“是儿臣不让他们说。”
“儿臣和母亲,已经给父皇添了太多麻烦,”
“实在不忍儿臣之事再让父皇烦心。”
皇上其实一眼就看出大皇子佯装病体。
但此时听他仍称陆婉宜为母亲,心中倒起了几分动容。
“你不怪你母亲犯错,连累你也失了圣心吗?”
大皇子心中‘咯噔’一下,眼含热泪说道。
“一日为母,终身为母,”
“身为儿子,怎能怪她。”
“儿臣只是惋惜罢了,母亲到底没有珍惜父皇对她的宠爱。”
皇上不置可否,将大皇子扶到床上坐定。
想起早朝上的事,皇上的语气又不禁冷了下来。
“你费尽心机让朕来,不会就为了说这几句话吧。”
大皇子一脸惶恐,道。
“儿臣不敢,不知父皇此话何意?”
皇上看了他一眼,说道。
“朕让你在宫中好好养病,”
“你若能安分些便好,”
“若你是真心休养,自然无碍,”
“等你病好了,朕自然解了你的禁足。”
“但,若你心不定……”
皇上话还没说完,大皇子早出了一身冷汗。
不等他回应,皇上已经重又起身,走了出去。
随着‘哐当’一声门响,大皇子的世界再次堕入黑暗。
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浓浓的后怕。
不知从何时起,他父皇竟像是看透了他一般。
皇上从大皇子那里出来,便往紫萱殿走去。
此时,慕卓宁正在与绿芊准备北上的物品。
慕卓宁从小怕冷,这次便吩咐绿芊,别的尚可放松,但衣物必须多备。
绿芊心里憋着笑意,道。
“娘娘如此怕冷,只怕皇上知道了要心疼。”
“怎么娘娘竟答应了皇上陪他北上?”
慕卓宁无奈地摊了摊手,说道。
“绿芊,在你面前我不用说瞎话。”
“原本我的心思,就是趁皇上北上解毒,便偷偷出宫。”
“假死也好,偷跑也罢,”
“反正自陆婉宜事败后,皇上像是变了个人,大抵是不会放我出宫。”
“只是,如今,我倒像是怎样都跑不掉了。”
“索性我也放不下皇上余毒未清,”
“不如干脆陪他同去解毒。”
“皇上的毒若能解了,也能去了我心头一大忧患。”
慕卓宁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
“正好哥哥也在北地,”
“若见了哥哥,他兴许能替我出出主意。”
她如今心乱如麻,正好找不到人倾诉。
哥哥对她与皇上的往事一清二楚,想必能替她想出妥善处理的法子。
想到这里,慕卓宁心下稍安。
再回头时,却见皇上不知何时已站在了殿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