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治水工程耗费了巨大的人力与物力。
南境各村的壮劳力几乎全员上阵,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主动加入,帮着搬运小块石料、递送工具与水粮。
物资方面,白晚晚不仅调用了知府衙门的储备,还牵头与邻县协商,调运来了大量木材、绳索、铁具,同时将砖厂的部分砖石优先用于堤坝修建。
百姓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彻底治住洪水的劲。
即便每日累得腰酸背痛,听到工地上此起彼伏的号子声,看到堤坝与水渠一点点成型,便又充满了干劲,没人有一句怨言。
看着这里热火朝天的景象,赶来的知县们全都红了眼眶,激动的话都说不连贯了。
有个皮肤黝黑的知县抹了把脸,声音发颤:
“白大人,我打小在南境长大,您是没见着以前洪水来的模样!
每次大水一冲,村子里总得没几个人,好好的田地全泡成烂泥塘。
想当年南境多富啊,就因为这年年躲不过地灾,田毁了,房塌了。
好多人实在熬不下去,只能背着包袱逃去外地,再也没回来过。”
旁边一个瘦高个知县赶紧接话:
“可不是嘛!我老家那个村子,十年前就被洪水冲没了,爹娘带着我逃出来,一路讨饭才活下来。
那时候要是有大人您这样的办法,咱的村子也不会没啊!”
“若是没有大人,这一次的水灾怕又得死几万百姓,您就是我们的活菩萨啊!”
白晚晚听着,轻轻摆了摆手道:“只要往后百姓能住得安稳、吃得饱饭,就够了。”
她指着快修好的堤坝和纵横的水渠,接着道:
“等这排水治水的工程全弄好,明年到了洪水季,就再也不会像今年这样遭大罪了。
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南境肯定能变回以前的好模样。”
这五年里,她一心扑在南境的治理上,从完善水利、开垦良田,到扶持工坊、兴旺集市,昔日饱受灾荒的南境早已换了模样。
田埂上稻浪翻滚,集市里人声鼎沸,百姓们住上了结实的砖房,脸上常挂着安稳的笑意。
白晚晚也褪去了一身青涩,身姿亭亭,成了南境百姓心中最敬服的白大人。
白晚晚正在府衙翻阅新修的农桑典籍,知微端着一盏热茶轻步进来,轻声开口:
“小姐,宫里的旨意到了,皇上命您即刻启程回京城。
您在这儿待了八年多了,老夫人、夫人她们日日惦记,您也该回去看看了。”
白晚晚放下书卷,唇边漾起一抹笑:
“自然是要回去的,眼下南境的事都妥当了,等我把差事交接给新任知府。
再叮嘱好农户们冬种的注意事项,就动身回京。”
这几年白夫人、白银和白巧娘偷偷来过好多次,每次见她穿着官服,住着陈设简单的屋子,握着她的手就红了眼圈。
临走时更是依依不舍,白夫人反复念叨着:“苦了我的孩子”。
后来白晚晚实在不忍她们长途奔波又忧心牵挂,便特意捎信回京城,说南境一切安好,让她们安心等候,不必再劳顿赶来。
倒是弟弟霍知行,被赵巧娘送来了南境。
这孩子刚来的时候,浑身带着京城小霸王的脾性,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谁的话都不听,连府里的老仆都管不住他。
可一见着白晚晚,这小霸王就像老鼠见了猫,立马收敛了顽劣劲儿,规规矩矩地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白晚晚瞧着他这副模样,索性让他留在身边,平日里教他读些农桑书籍,带他去田间看农户劳作。
没几年,霍知行就褪去了骄纵,变得懂事沉稳,还能帮着打理府里的杂事,成了白晚晚身边的得力小帮手。
他在南境的日子里,功课全由白晚晚亲自督促教导。
白日里他在凡人书院求学,有姐姐每日检查课业、讲解疑难,他不敢有半分懈怠。
功课在书院里始终名列前茅,次次考核都是头名,先生们提起他,无不夸赞一句聪慧勤勉。
除了文课,骑射、礼膳、御术这些功课也没落下。
白晚晚特意请了经验丰富的武师教他骑射,他日日天不亮就去校场练习。
拉弓、瞄准、放箭一气呵成,马术更是精湛,纵马驰骋时身姿挺拔,颇有少年英气。
霍知行见白晚晚收拾好交接的文书,便轻步走到桌前,声音清朗:“姐姐,咱们是不是要回京城了?”
白晚晚抬眸看他,笑着点头:
“嗯,交接的事已妥帖,过几日便动身。
怎么,你不想回京城?”
霍知行挠了挠头,眼底带着几分笑意:
“姐姐在哪里,我便在哪里,只是南境这地方,我住得惯了,实在有些舍不得。”
他望向窗外,目光落在远处的书院方向,语气里满是留恋:
“书院里的同窗好友,还有校场上一起练骑射的伙伴,这几年相处得亲如兄弟。
一想到要和他们分别,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没关系,等以后有空,我再回南境来看他们便是!”
白晚晚听了噗嗤一笑,指尖轻点了下他的额头:
“傻小子,他们都是大齐国的学子,明年恩科一开,个个都得往京城去赴考。
到时候自然能再见面,你急什么?”
霍知行愣了愣,随即一拍脑门,挠着头笑道:
“对啊!我怎么忘了这茬?
到时候他们都得去京城,可不是还得陪我?”
白晚晚看着他这副模样,无奈又好笑地点了点头。
白晚晚带着霍知行和知微刚出府衙,就见街两旁早已挤满了人。
从府衙到码头的路,被南境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连屋顶上、墙头上都站着人,个个面带不舍,目光紧紧落在她身上。
随行的护卫见状,立刻上前护在白晚晚两侧,沉声问道:“各位乡亲,这是要做什么?”
人群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手里提着一篮鸡蛋,眼眶泛红:
“白大人,您不能空着手走啊!
这是老婆子今早刚下的蛋,您带着路上吃,是我们全家的一点心意。”
南境各村的壮劳力几乎全员上阵,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主动加入,帮着搬运小块石料、递送工具与水粮。
物资方面,白晚晚不仅调用了知府衙门的储备,还牵头与邻县协商,调运来了大量木材、绳索、铁具,同时将砖厂的部分砖石优先用于堤坝修建。
百姓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彻底治住洪水的劲。
即便每日累得腰酸背痛,听到工地上此起彼伏的号子声,看到堤坝与水渠一点点成型,便又充满了干劲,没人有一句怨言。
看着这里热火朝天的景象,赶来的知县们全都红了眼眶,激动的话都说不连贯了。
有个皮肤黝黑的知县抹了把脸,声音发颤:
“白大人,我打小在南境长大,您是没见着以前洪水来的模样!
每次大水一冲,村子里总得没几个人,好好的田地全泡成烂泥塘。
想当年南境多富啊,就因为这年年躲不过地灾,田毁了,房塌了。
好多人实在熬不下去,只能背着包袱逃去外地,再也没回来过。”
旁边一个瘦高个知县赶紧接话:
“可不是嘛!我老家那个村子,十年前就被洪水冲没了,爹娘带着我逃出来,一路讨饭才活下来。
那时候要是有大人您这样的办法,咱的村子也不会没啊!”
“若是没有大人,这一次的水灾怕又得死几万百姓,您就是我们的活菩萨啊!”
白晚晚听着,轻轻摆了摆手道:“只要往后百姓能住得安稳、吃得饱饭,就够了。”
她指着快修好的堤坝和纵横的水渠,接着道:
“等这排水治水的工程全弄好,明年到了洪水季,就再也不会像今年这样遭大罪了。
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南境肯定能变回以前的好模样。”
这五年里,她一心扑在南境的治理上,从完善水利、开垦良田,到扶持工坊、兴旺集市,昔日饱受灾荒的南境早已换了模样。
田埂上稻浪翻滚,集市里人声鼎沸,百姓们住上了结实的砖房,脸上常挂着安稳的笑意。
白晚晚也褪去了一身青涩,身姿亭亭,成了南境百姓心中最敬服的白大人。
白晚晚正在府衙翻阅新修的农桑典籍,知微端着一盏热茶轻步进来,轻声开口:
“小姐,宫里的旨意到了,皇上命您即刻启程回京城。
您在这儿待了八年多了,老夫人、夫人她们日日惦记,您也该回去看看了。”
白晚晚放下书卷,唇边漾起一抹笑:
“自然是要回去的,眼下南境的事都妥当了,等我把差事交接给新任知府。
再叮嘱好农户们冬种的注意事项,就动身回京。”
这几年白夫人、白银和白巧娘偷偷来过好多次,每次见她穿着官服,住着陈设简单的屋子,握着她的手就红了眼圈。
临走时更是依依不舍,白夫人反复念叨着:“苦了我的孩子”。
后来白晚晚实在不忍她们长途奔波又忧心牵挂,便特意捎信回京城,说南境一切安好,让她们安心等候,不必再劳顿赶来。
倒是弟弟霍知行,被赵巧娘送来了南境。
这孩子刚来的时候,浑身带着京城小霸王的脾性,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谁的话都不听,连府里的老仆都管不住他。
可一见着白晚晚,这小霸王就像老鼠见了猫,立马收敛了顽劣劲儿,规规矩矩地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白晚晚瞧着他这副模样,索性让他留在身边,平日里教他读些农桑书籍,带他去田间看农户劳作。
没几年,霍知行就褪去了骄纵,变得懂事沉稳,还能帮着打理府里的杂事,成了白晚晚身边的得力小帮手。
他在南境的日子里,功课全由白晚晚亲自督促教导。
白日里他在凡人书院求学,有姐姐每日检查课业、讲解疑难,他不敢有半分懈怠。
功课在书院里始终名列前茅,次次考核都是头名,先生们提起他,无不夸赞一句聪慧勤勉。
除了文课,骑射、礼膳、御术这些功课也没落下。
白晚晚特意请了经验丰富的武师教他骑射,他日日天不亮就去校场练习。
拉弓、瞄准、放箭一气呵成,马术更是精湛,纵马驰骋时身姿挺拔,颇有少年英气。
霍知行见白晚晚收拾好交接的文书,便轻步走到桌前,声音清朗:“姐姐,咱们是不是要回京城了?”
白晚晚抬眸看他,笑着点头:
“嗯,交接的事已妥帖,过几日便动身。
怎么,你不想回京城?”
霍知行挠了挠头,眼底带着几分笑意:
“姐姐在哪里,我便在哪里,只是南境这地方,我住得惯了,实在有些舍不得。”
他望向窗外,目光落在远处的书院方向,语气里满是留恋:
“书院里的同窗好友,还有校场上一起练骑射的伙伴,这几年相处得亲如兄弟。
一想到要和他们分别,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没关系,等以后有空,我再回南境来看他们便是!”
白晚晚听了噗嗤一笑,指尖轻点了下他的额头:
“傻小子,他们都是大齐国的学子,明年恩科一开,个个都得往京城去赴考。
到时候自然能再见面,你急什么?”
霍知行愣了愣,随即一拍脑门,挠着头笑道:
“对啊!我怎么忘了这茬?
到时候他们都得去京城,可不是还得陪我?”
白晚晚看着他这副模样,无奈又好笑地点了点头。
白晚晚带着霍知行和知微刚出府衙,就见街两旁早已挤满了人。
从府衙到码头的路,被南境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连屋顶上、墙头上都站着人,个个面带不舍,目光紧紧落在她身上。
随行的护卫见状,立刻上前护在白晚晚两侧,沉声问道:“各位乡亲,这是要做什么?”
人群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手里提着一篮鸡蛋,眼眶泛红:
“白大人,您不能空着手走啊!
这是老婆子今早刚下的蛋,您带着路上吃,是我们全家的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