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华灯初上。
刘伟民准时开车到燕京大学接上了刘青山,再次驶向那座戒备森严的四合院。与白天的激动和忐忑不同,这次刘青山的心中更多了一份归属感和隐约的期待。
车子驶入庭院停下时,刘青山发现院内的气氛与白天截然不同。
虽然依旧静谧,但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和隐隐的热闹。
正堂的灯火通明,透过窗棂能看到里面人影绰绰,低声的谈笑和碗筷摆放的轻微碰撞声隐约可闻。
刘伟民领着刘青山走进正堂客厅。
只见厅内比白天热闹了许多,原本宽敞的空间此刻竟显得有些拥挤。
沙发上、椅子上坐满了人,男女老少皆有,大约有十几口人。
他们大多坐姿端正,衣着整洁朴素,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军人家庭特有的干练和纪律性,但氛围并不压抑,反而有一种家人团聚的轻松和暖意。
看到刘青山进来,所有的谈话声瞬间停止,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目光中有好奇,有探究,有友善,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刘青山踏入客厅的瞬间,只觉得一股无形的、混合着威严与亲情的暖流扑面而来。
他的目光快速而谨慎地扫过全场……
只见客厅里的人们虽姿态放松,却不显散漫。
几位年长者端坐在主位附近,腰背挺直,即使穿着便装,也难掩那股久居人上的沉稳气度。
还有几位中年男子坐姿如松,目光锐利,言谈间手势干脆利落,显然是常年浸淫在令行禁止的环境中。那几位女性则显得温婉些,但眉宇间也透着利落和干练。
最后是几个年轻些的或坐或站,姿态相对随意,但眼神清亮,举止有度,显然家教甚严。
他们的衣着大多朴素,男性多是中山装或熨烫平整的毛衣,女性则是样式简洁的上衣和长裤,几乎没有鲜艳的颜色或时髦的装饰,透着一种低调的、注重实用而非浮华的风格。
整个场面,既有军旅世家的整肃感,又不失亲人团聚的温馨。
这,就是爷爷失散多年的弟弟们的家?
这济济一堂、气度不凡的一大家子人,就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
刘青山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既有陌生感,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在悄然滋生。
端坐在主位上的刘树义和刘树茂看到刘青山进来,几乎同时站了起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种郑重其事的神色。
刘树义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人都到齐了。趁着开饭前,有件大事,要跟你们所有人宣布一下。”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刘青山,眼神变得无比柔和与郑重,他朝刘青山招了招手:“青山,过来,到我和你三爷爷这边来。”
刘青山依言走上前,站在两位老人中间。
刘树义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宣布一项极其重要的军令,他的手重重地拍在刘青山的肩膀上,目光环视在场的每一位家庭成员,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掷地有声。
“今天,咱们老刘家,添丁进口!迎来了天大的喜事!”
他声音微微有些发颤,“我身边这孩子,叫刘青山!是你们大爷爷刘树德的亲孙子!是我的亲侄孙!是你们三爷爷的亲侄孙!是咱们老刘家正根正苗、血脉相连的亲人!!”
“从今天起,他就是咱们家的一员!你们待他,要如同待自家的亲儿子、亲兄弟一样!听见没有?!”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在客厅里炸响!
虽然部分人白天可能隐约听到了一些风声,但由刘树义如此正式、如此郑重地宣布,依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恍然、继而化为热烈欢迎的神情。
刘树茂紧接着开口,他的情绪更外露一些,眼眶又有些发红,声音激昂:“大哥……我们找了快一辈子的大哥,他的血脉,今天终于回家了!青山这孩子,了不起!有才华,有骨气,是咱们老刘家的骄傲!以后谁要是敢欺负他,我第一个不答应!”
他这话说得带着几分江湖气,却格外真挚感人。
刘青山听着刘树茂这番掷地有声、带着浓浓护犊之情的话,心头猛地一热。
这位三爷爷,语气里的那份不容置疑的维护和毫不掩饰的骄傲,像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冲垮了他心中最后的那点陌生和隔阂。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家族认可和庇护的踏实感,沉甸甸地落到了心底。
这边,
宣布完毕,刘树义开始亲自为刘青山介绍众人,他的语气庄重,沉声开口,“青山,来,先认认你二爷爷我这边的人。”
他率先指向那位年约四十、面容酷似自己、肩扛大校军衔、神情沉稳的中年男子:“这是你大伯,刘宏国,在总参工作。”
刘宏国对刘青山沉稳地点点头,目光温和,言简意赅:“青山,欢迎回家。”
“大伯!”刘青山赶紧叫道。
“这是你大伯母,李淑兰。”
一旁气质端庄的中年妇女立刻笑着接话,语气亲切:“好孩子,总算找到了,明天去你大伯家,大伯母给你做好吃的。”
刘青山连忙微微躬身,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回应道:“谢谢大伯母,您太客气了,有空我一定去!”
刘树义接着指向一位穿着军装、显得文雅干练的中年女性:“这是你二姑,刘宏华,在军医大。”
刘宏华笑着招手,语气爽利带着职业特点:“青山,你的诗写的真好!真没想到,咱们竟然是一家人,等会儿你可得给我多签几个名啊?哈哈哈!”
刘青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二姑您过奖了。签名没问题,只要您不嫌弃我的字丑就行。”
“这位是你二姑父,王志强。”一位戴眼镜、学者气质的男子微笑着颔首致意。
刘青山也礼貌地点头回应:“二姑父您好。”
“这是你小叔,刘宏军,在装甲兵学院,整天跟铁疙瘩打交道。”刘树义指向一位约莫三十来岁、校官军装、眉宇间带着股锐气和洒脱的男子。
刘宏军对刘青山咧嘴一笑,显得爽朗不羁:“小子,有空小叔带你去兜风,坦克可比吉普车带劲多了!保证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坐骑’!”
这话让一旁的刘伟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刘青山被小叔的豪爽感染,也笑了起来,眼中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好奇和期待:“谢谢小叔!那我可当真了,早就想见识见识真正的铁骑了!”
刘宏军旁边的女子笑着轻拍了他一下,对刘青山说:“别听你小叔瞎吹,我是你小婶张丽。”
刘青山乖巧地点头:“小婶您好。”
一个扎着马尾辫、眼神清澈的少女腼腆地笑了笑:“哥,我是刘敏,读高中。我也可喜欢你写的诗了,《一代人》《致橡树》《一棵开花的树》……还有《夏夜,槐树下》,我都非常喜欢,写的真是太好太好了!!我们班上同学如果知道你是我哥哥的话,一定会羡慕死我的!嘿嘿嘿~”
听到小堂妹这番连珠炮似的、充满崇拜的赞美,刘青山也不禁笑了起来。
他柔声道:“小敏你好。谢谢你这么喜欢我的诗。以后在学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想讨论诗歌,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好呀~那可说定了哦。”刘敏笑嘻嘻的说。
……
刘树义这边刚介绍完,
刘树茂就迫不及待地接过了话头,带着几分自家孩子更出色的炫耀感:“该我了!青山,认认你三爷爷我这一房的!这我老大,你大堂叔,刘宏斌,在海军司令部,笔杆子比枪杆子耍得溜!”
他嘴上说着“没出息”,眼里的得意却藏不住。
刘宏斌推了推眼镜,无奈地笑了笑:“青山,欢迎你,别听你三爷爷调侃。”
他气质儒雅温和,刘青山不禁新生好感,点头笑道:“叔叔好!”
“这是你大堂婶。”
“这我老二,你二堂叔,刘宏涛!这才像我的种!”
刘树茂声音洪亮地指着一位皮肤黝黑、身材精壮、海军中校军衔的男子,“在舰队一线,常驻舟山,风吹日晒出来的真汉子!”
刘宏涛笑着上前,用力地拍了拍刘青山的肩膀,手劲很大,笑声爽朗:“好小子!这身板不错!以后来海边,二叔带你上舰艇,吹海风,吃最新鲜的海货,那才叫过日子!”
“这是你二堂婶。”
“这我老三,刘宏远,在国防科工委搞科研,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刘树茂指着一位年纪最轻、穿着便装但坐姿笔挺、眼神专注的男子。
刘宏远对刘青山点了点头,言简意赅:“你好,青山。”
“这是你大堂姑,刘娟,在地方工作。”
“这是你二堂姑,刘婷,拿手术刀的,比你大姑还厉害几分。”
这一连串的介绍下来,刘青山只觉得眼前闪过一道道或威严、或温和、或好奇、或热情的目光,一个个名字和带着鲜明个性的形象涌入心中。
他努力保持着镇定,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对每一位被介绍到的长辈和平辈都恭敬地点头致意,或准确地喊出“大伯”、“姑姑”、“叔叔”、“婶婶”。
他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和一种巨大的不真实感,但更多的是一种汹涌的暖流。
眼前这济济一堂、气度不凡又各具特色的庞大家族,都是他血脉相连的亲人!
这突如其来的、分量惊人的亲情,让他有些晕眩,却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踏实感。
介绍完毕,
刘树义大手一挥,声如洪钟:“好了!人都认全了!以后就是一家人!慢慢处,来日方长!开饭!今天既是给青山接风,也是咱们老刘家大团圆!都放开吃,放开喝!谁也不许拘着!”
“好!”
众人轰然应诺,气氛瞬间被点燃,变得无比热烈。
家人们纷纷上前,热情地招呼刘青山入座,关切地询问着他的情况,气氛融洽而温馨。这场为刘青山接风的晚宴,在无比热闹和真挚的亲情氛围中,正式开始了。
当真一派大家族,大气象!
……
刘伟民准时开车到燕京大学接上了刘青山,再次驶向那座戒备森严的四合院。与白天的激动和忐忑不同,这次刘青山的心中更多了一份归属感和隐约的期待。
车子驶入庭院停下时,刘青山发现院内的气氛与白天截然不同。
虽然依旧静谧,但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和隐隐的热闹。
正堂的灯火通明,透过窗棂能看到里面人影绰绰,低声的谈笑和碗筷摆放的轻微碰撞声隐约可闻。
刘伟民领着刘青山走进正堂客厅。
只见厅内比白天热闹了许多,原本宽敞的空间此刻竟显得有些拥挤。
沙发上、椅子上坐满了人,男女老少皆有,大约有十几口人。
他们大多坐姿端正,衣着整洁朴素,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军人家庭特有的干练和纪律性,但氛围并不压抑,反而有一种家人团聚的轻松和暖意。
看到刘青山进来,所有的谈话声瞬间停止,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目光中有好奇,有探究,有友善,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刘青山踏入客厅的瞬间,只觉得一股无形的、混合着威严与亲情的暖流扑面而来。
他的目光快速而谨慎地扫过全场……
只见客厅里的人们虽姿态放松,却不显散漫。
几位年长者端坐在主位附近,腰背挺直,即使穿着便装,也难掩那股久居人上的沉稳气度。
还有几位中年男子坐姿如松,目光锐利,言谈间手势干脆利落,显然是常年浸淫在令行禁止的环境中。那几位女性则显得温婉些,但眉宇间也透着利落和干练。
最后是几个年轻些的或坐或站,姿态相对随意,但眼神清亮,举止有度,显然家教甚严。
他们的衣着大多朴素,男性多是中山装或熨烫平整的毛衣,女性则是样式简洁的上衣和长裤,几乎没有鲜艳的颜色或时髦的装饰,透着一种低调的、注重实用而非浮华的风格。
整个场面,既有军旅世家的整肃感,又不失亲人团聚的温馨。
这,就是爷爷失散多年的弟弟们的家?
这济济一堂、气度不凡的一大家子人,就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
刘青山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既有陌生感,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在悄然滋生。
端坐在主位上的刘树义和刘树茂看到刘青山进来,几乎同时站了起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种郑重其事的神色。
刘树义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人都到齐了。趁着开饭前,有件大事,要跟你们所有人宣布一下。”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刘青山,眼神变得无比柔和与郑重,他朝刘青山招了招手:“青山,过来,到我和你三爷爷这边来。”
刘青山依言走上前,站在两位老人中间。
刘树义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宣布一项极其重要的军令,他的手重重地拍在刘青山的肩膀上,目光环视在场的每一位家庭成员,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掷地有声。
“今天,咱们老刘家,添丁进口!迎来了天大的喜事!”
他声音微微有些发颤,“我身边这孩子,叫刘青山!是你们大爷爷刘树德的亲孙子!是我的亲侄孙!是你们三爷爷的亲侄孙!是咱们老刘家正根正苗、血脉相连的亲人!!”
“从今天起,他就是咱们家的一员!你们待他,要如同待自家的亲儿子、亲兄弟一样!听见没有?!”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在客厅里炸响!
虽然部分人白天可能隐约听到了一些风声,但由刘树义如此正式、如此郑重地宣布,依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恍然、继而化为热烈欢迎的神情。
刘树茂紧接着开口,他的情绪更外露一些,眼眶又有些发红,声音激昂:“大哥……我们找了快一辈子的大哥,他的血脉,今天终于回家了!青山这孩子,了不起!有才华,有骨气,是咱们老刘家的骄傲!以后谁要是敢欺负他,我第一个不答应!”
他这话说得带着几分江湖气,却格外真挚感人。
刘青山听着刘树茂这番掷地有声、带着浓浓护犊之情的话,心头猛地一热。
这位三爷爷,语气里的那份不容置疑的维护和毫不掩饰的骄傲,像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冲垮了他心中最后的那点陌生和隔阂。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家族认可和庇护的踏实感,沉甸甸地落到了心底。
这边,
宣布完毕,刘树义开始亲自为刘青山介绍众人,他的语气庄重,沉声开口,“青山,来,先认认你二爷爷我这边的人。”
他率先指向那位年约四十、面容酷似自己、肩扛大校军衔、神情沉稳的中年男子:“这是你大伯,刘宏国,在总参工作。”
刘宏国对刘青山沉稳地点点头,目光温和,言简意赅:“青山,欢迎回家。”
“大伯!”刘青山赶紧叫道。
“这是你大伯母,李淑兰。”
一旁气质端庄的中年妇女立刻笑着接话,语气亲切:“好孩子,总算找到了,明天去你大伯家,大伯母给你做好吃的。”
刘青山连忙微微躬身,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回应道:“谢谢大伯母,您太客气了,有空我一定去!”
刘树义接着指向一位穿着军装、显得文雅干练的中年女性:“这是你二姑,刘宏华,在军医大。”
刘宏华笑着招手,语气爽利带着职业特点:“青山,你的诗写的真好!真没想到,咱们竟然是一家人,等会儿你可得给我多签几个名啊?哈哈哈!”
刘青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二姑您过奖了。签名没问题,只要您不嫌弃我的字丑就行。”
“这位是你二姑父,王志强。”一位戴眼镜、学者气质的男子微笑着颔首致意。
刘青山也礼貌地点头回应:“二姑父您好。”
“这是你小叔,刘宏军,在装甲兵学院,整天跟铁疙瘩打交道。”刘树义指向一位约莫三十来岁、校官军装、眉宇间带着股锐气和洒脱的男子。
刘宏军对刘青山咧嘴一笑,显得爽朗不羁:“小子,有空小叔带你去兜风,坦克可比吉普车带劲多了!保证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坐骑’!”
这话让一旁的刘伟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刘青山被小叔的豪爽感染,也笑了起来,眼中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好奇和期待:“谢谢小叔!那我可当真了,早就想见识见识真正的铁骑了!”
刘宏军旁边的女子笑着轻拍了他一下,对刘青山说:“别听你小叔瞎吹,我是你小婶张丽。”
刘青山乖巧地点头:“小婶您好。”
一个扎着马尾辫、眼神清澈的少女腼腆地笑了笑:“哥,我是刘敏,读高中。我也可喜欢你写的诗了,《一代人》《致橡树》《一棵开花的树》……还有《夏夜,槐树下》,我都非常喜欢,写的真是太好太好了!!我们班上同学如果知道你是我哥哥的话,一定会羡慕死我的!嘿嘿嘿~”
听到小堂妹这番连珠炮似的、充满崇拜的赞美,刘青山也不禁笑了起来。
他柔声道:“小敏你好。谢谢你这么喜欢我的诗。以后在学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想讨论诗歌,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好呀~那可说定了哦。”刘敏笑嘻嘻的说。
……
刘树义这边刚介绍完,
刘树茂就迫不及待地接过了话头,带着几分自家孩子更出色的炫耀感:“该我了!青山,认认你三爷爷我这一房的!这我老大,你大堂叔,刘宏斌,在海军司令部,笔杆子比枪杆子耍得溜!”
他嘴上说着“没出息”,眼里的得意却藏不住。
刘宏斌推了推眼镜,无奈地笑了笑:“青山,欢迎你,别听你三爷爷调侃。”
他气质儒雅温和,刘青山不禁新生好感,点头笑道:“叔叔好!”
“这是你大堂婶。”
“这我老二,你二堂叔,刘宏涛!这才像我的种!”
刘树茂声音洪亮地指着一位皮肤黝黑、身材精壮、海军中校军衔的男子,“在舰队一线,常驻舟山,风吹日晒出来的真汉子!”
刘宏涛笑着上前,用力地拍了拍刘青山的肩膀,手劲很大,笑声爽朗:“好小子!这身板不错!以后来海边,二叔带你上舰艇,吹海风,吃最新鲜的海货,那才叫过日子!”
“这是你二堂婶。”
“这我老三,刘宏远,在国防科工委搞科研,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刘树茂指着一位年纪最轻、穿着便装但坐姿笔挺、眼神专注的男子。
刘宏远对刘青山点了点头,言简意赅:“你好,青山。”
“这是你大堂姑,刘娟,在地方工作。”
“这是你二堂姑,刘婷,拿手术刀的,比你大姑还厉害几分。”
这一连串的介绍下来,刘青山只觉得眼前闪过一道道或威严、或温和、或好奇、或热情的目光,一个个名字和带着鲜明个性的形象涌入心中。
他努力保持着镇定,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对每一位被介绍到的长辈和平辈都恭敬地点头致意,或准确地喊出“大伯”、“姑姑”、“叔叔”、“婶婶”。
他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和一种巨大的不真实感,但更多的是一种汹涌的暖流。
眼前这济济一堂、气度不凡又各具特色的庞大家族,都是他血脉相连的亲人!
这突如其来的、分量惊人的亲情,让他有些晕眩,却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踏实感。
介绍完毕,
刘树义大手一挥,声如洪钟:“好了!人都认全了!以后就是一家人!慢慢处,来日方长!开饭!今天既是给青山接风,也是咱们老刘家大团圆!都放开吃,放开喝!谁也不许拘着!”
“好!”
众人轰然应诺,气氛瞬间被点燃,变得无比热烈。
家人们纷纷上前,热情地招呼刘青山入座,关切地询问着他的情况,气氛融洽而温馨。这场为刘青山接风的晚宴,在无比热闹和真挚的亲情氛围中,正式开始了。
当真一派大家族,大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