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在有些安静的巷子里,江宁越想越觉得今天有些不对劲,突然停下脚步,看向旁边的沈越,仔细的观察着:
“你今天......不会是故意的吧?”
沈越一脸奇怪地挑眉:“故意什么?”随即无奈地叹气,“孙师傅缠我很久了,一见到就问你什么时候来,耳朵都快被他烦起茧子。”
说着又笑了起来:“有想去的地方?现在还早,想去哪?”
“不用了。”江宁确实没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好像是正常,在想着要不要现在说来市里培训的事……
完全没注意到沈越眼中那得逞的笑意。
才走了几步,江宁又转身扯了下他的袖子,笑得像只狡黠的猫,慢悠悠的说:“不过今晚应该不回去了。”
沈越眼皮跳了下:“为什么不回去?”下颚都不自觉的绷紧。
“培训啊,我和方荣要在市里培训一个星期。”江宁笑得眉眼都弯了起来,还故作惊讶的挑眉:“没跟你说吗?”
沈越顿时语塞,千算万算没算到这出!
没想到在这等着他呢,真是栽在这祖宗身上了,最终只能无奈地笑道:“你确实没跟我说过。”
“那应该是我忘了~,我来市里你不开心?”
沈越望着对方那没心没肺的笑脸,眼底的那丝忧虑化作了温柔的涟漪,柔声道:“很开心,那我每天去接你?好不好?”
心里却飞速盘算起来:学校附近要安排人蹲守;中央大街那两个,对方的活动范围有限,其实哈市还挺大的……
“准了。”
“嗯,”沈越压下思绪,笑着揽过江宁的肩,“走吧,带你去吃春饼。”
作为南方人,江宁一时没反应过来,好奇地眨着眼睛:“春饼?这是什么东西?”
沈越故意拖长语调,嘴角噙着笑:“就是......春天吃的饼啊。”见对方困惑的模样,忍不住将人又搂紧几分。
“你好好说话。”
“真没骗你,就是立春时吃的薄饼,哎呀。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暮色中的哈尔滨华灯初上,有轨电车叮当叮当的驶过街道,车窗玻璃反射着橘红色的暖光。
江宁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街景,俄式建筑穹顶在霓虹中若隐若现。
到了店里,伙计端着热腾腾的饼子上来,这不薄饼吗?和卷烤鸭的那个饼有些类似,就是更软和、更薄一点,能卷着熏肉、炒合菜、嫩鸡蛋吃。
沈越熟练地摊饼、卷筒,把第一个卷好的春饼递到他嘴边:“尝尝,小心烫。”
熏肉独有的烟熏香加上豆芽的清爽在口中散开,面皮软糯扎实,味道还真是不错。
临走时他俩还特意给唐宋也打包了一份。
第二天清晨,他俩七点五十就出发了,虽然从住处到农机校,就十三分钟左右的车程,毕竟第一天嘛,而且还要和方荣会合。
到了那里才刚刚八点,远远的就看到方荣站在校门口那,正踮着脚四处张望,手里提着那个特别显眼的大水杯。
江宁挎着一个绿色帆布包,提着个同样显眼的大水杯,走了过去,说道:“给你带了包子,还热着呢。”
方荣腼腆的笑了笑,不好意思地接过来:“谢了啊。”
“客气什么。”江宁说着,又回头朝车里挥挥手。
沈越降下车窗,深邃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才不情不愿地驱车离开。
“你表哥对你真好。”方荣咽下包子,小声说。
江宁闻言轻笑出声,故意调侃道:“怎么?哥对你不好?”阳光落在他含笑的桃花眼里,像是撒了一把碎金。
方荣急忙摇头:“好的,我就是随口一说……”
两人就站在路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今早不止他俩来的早。
好几个穿着各色工装的工人也陆陆续续的往校门口走,有的胸前还别着厂徽,明显都是来参加培训的。
江宁问了下他住宿的情况,还让他有什么需要的,或者忘带的都可以跟他说。
毕竟出门在外,难免会不方便。
虽然都同龄,方荣甚至都成家了,但可能是对方性格有些腼腆的缘故,江宁总是忍不住一副大哥的样。
不过按上辈子来算,他都23岁了,方荣还真算是弟弟。
吃完包子,两人就走了进去,校门口的宣传栏前已经聚了不少人,上面写着“黑省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班”。
下面是具体的人员情况,他原以为这种培训,人应该不会太多,没想到加起来也有七十多号人。
“第一批38人...”方荣小声念着,突然扯了扯他的袖子,“看,我们的名字在这儿!”
“嗯。”江宁一眼就找到了两人的名字,其实看不看都没差,分了两批,这批结束,下批才会开始。
正说着,旁边传来浓重的口音:“哎呀妈呀,这老些人呐!你俩也是来培训的?”
江宁转头就看见两个三十多岁左右的汉子,穿着深蓝色的工装。其中高个儿那个伸出手:"俺们是河市农机厂的,我是王力。”
又指指旁边他同事,“这赵卫国。”
江宁跟他握了握手:“你好,我俩是横河子镇农机厂的,我叫江宁,这我同事方荣。”
“你俩有20了吗?长得忒嫩了!”王力打量着两人,最开始还以为,这两是技校的学生呢。
江宁笑了笑:“还没呢,不过快20了。”总不能真说他俩才十八岁多一点,那更要被当小孩看了。
王力和赵卫国对视了一眼,脸上都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两人咂咂嘴,说了几句年轻有为、后生可畏这样的客套话,就没再多问了。
不过看那意思应该都以为他俩是关系户。
果然,他俩是这批学员里年龄最小的,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还有几个看着都快四十了。
在这群人里面就特别的显眼,坐在后排的好几个师傅,还凑在一起议论他俩的事,内容围绕着:“这两肯定是关系户”、“扳手拿得稳吗?”这样的话。
声音倒是挺小,江宁就当没听见,但就连一向对这些事有些迟钝的方荣,都凑过来,紧张地拽了拽他的衣角。
他声音小得跟蚊子哼似的:“江宁,那些人怎么一直瞅着我俩,不会以为我们是关系户吧!”
江宁无奈地笑了笑:“对啊,你才知道?”
喜欢炮灰美人带空间勇闯七零
“你今天......不会是故意的吧?”
沈越一脸奇怪地挑眉:“故意什么?”随即无奈地叹气,“孙师傅缠我很久了,一见到就问你什么时候来,耳朵都快被他烦起茧子。”
说着又笑了起来:“有想去的地方?现在还早,想去哪?”
“不用了。”江宁确实没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好像是正常,在想着要不要现在说来市里培训的事……
完全没注意到沈越眼中那得逞的笑意。
才走了几步,江宁又转身扯了下他的袖子,笑得像只狡黠的猫,慢悠悠的说:“不过今晚应该不回去了。”
沈越眼皮跳了下:“为什么不回去?”下颚都不自觉的绷紧。
“培训啊,我和方荣要在市里培训一个星期。”江宁笑得眉眼都弯了起来,还故作惊讶的挑眉:“没跟你说吗?”
沈越顿时语塞,千算万算没算到这出!
没想到在这等着他呢,真是栽在这祖宗身上了,最终只能无奈地笑道:“你确实没跟我说过。”
“那应该是我忘了~,我来市里你不开心?”
沈越望着对方那没心没肺的笑脸,眼底的那丝忧虑化作了温柔的涟漪,柔声道:“很开心,那我每天去接你?好不好?”
心里却飞速盘算起来:学校附近要安排人蹲守;中央大街那两个,对方的活动范围有限,其实哈市还挺大的……
“准了。”
“嗯,”沈越压下思绪,笑着揽过江宁的肩,“走吧,带你去吃春饼。”
作为南方人,江宁一时没反应过来,好奇地眨着眼睛:“春饼?这是什么东西?”
沈越故意拖长语调,嘴角噙着笑:“就是......春天吃的饼啊。”见对方困惑的模样,忍不住将人又搂紧几分。
“你好好说话。”
“真没骗你,就是立春时吃的薄饼,哎呀。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暮色中的哈尔滨华灯初上,有轨电车叮当叮当的驶过街道,车窗玻璃反射着橘红色的暖光。
江宁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街景,俄式建筑穹顶在霓虹中若隐若现。
到了店里,伙计端着热腾腾的饼子上来,这不薄饼吗?和卷烤鸭的那个饼有些类似,就是更软和、更薄一点,能卷着熏肉、炒合菜、嫩鸡蛋吃。
沈越熟练地摊饼、卷筒,把第一个卷好的春饼递到他嘴边:“尝尝,小心烫。”
熏肉独有的烟熏香加上豆芽的清爽在口中散开,面皮软糯扎实,味道还真是不错。
临走时他俩还特意给唐宋也打包了一份。
第二天清晨,他俩七点五十就出发了,虽然从住处到农机校,就十三分钟左右的车程,毕竟第一天嘛,而且还要和方荣会合。
到了那里才刚刚八点,远远的就看到方荣站在校门口那,正踮着脚四处张望,手里提着那个特别显眼的大水杯。
江宁挎着一个绿色帆布包,提着个同样显眼的大水杯,走了过去,说道:“给你带了包子,还热着呢。”
方荣腼腆的笑了笑,不好意思地接过来:“谢了啊。”
“客气什么。”江宁说着,又回头朝车里挥挥手。
沈越降下车窗,深邃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才不情不愿地驱车离开。
“你表哥对你真好。”方荣咽下包子,小声说。
江宁闻言轻笑出声,故意调侃道:“怎么?哥对你不好?”阳光落在他含笑的桃花眼里,像是撒了一把碎金。
方荣急忙摇头:“好的,我就是随口一说……”
两人就站在路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今早不止他俩来的早。
好几个穿着各色工装的工人也陆陆续续的往校门口走,有的胸前还别着厂徽,明显都是来参加培训的。
江宁问了下他住宿的情况,还让他有什么需要的,或者忘带的都可以跟他说。
毕竟出门在外,难免会不方便。
虽然都同龄,方荣甚至都成家了,但可能是对方性格有些腼腆的缘故,江宁总是忍不住一副大哥的样。
不过按上辈子来算,他都23岁了,方荣还真算是弟弟。
吃完包子,两人就走了进去,校门口的宣传栏前已经聚了不少人,上面写着“黑省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班”。
下面是具体的人员情况,他原以为这种培训,人应该不会太多,没想到加起来也有七十多号人。
“第一批38人...”方荣小声念着,突然扯了扯他的袖子,“看,我们的名字在这儿!”
“嗯。”江宁一眼就找到了两人的名字,其实看不看都没差,分了两批,这批结束,下批才会开始。
正说着,旁边传来浓重的口音:“哎呀妈呀,这老些人呐!你俩也是来培训的?”
江宁转头就看见两个三十多岁左右的汉子,穿着深蓝色的工装。其中高个儿那个伸出手:"俺们是河市农机厂的,我是王力。”
又指指旁边他同事,“这赵卫国。”
江宁跟他握了握手:“你好,我俩是横河子镇农机厂的,我叫江宁,这我同事方荣。”
“你俩有20了吗?长得忒嫩了!”王力打量着两人,最开始还以为,这两是技校的学生呢。
江宁笑了笑:“还没呢,不过快20了。”总不能真说他俩才十八岁多一点,那更要被当小孩看了。
王力和赵卫国对视了一眼,脸上都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两人咂咂嘴,说了几句年轻有为、后生可畏这样的客套话,就没再多问了。
不过看那意思应该都以为他俩是关系户。
果然,他俩是这批学员里年龄最小的,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还有几个看着都快四十了。
在这群人里面就特别的显眼,坐在后排的好几个师傅,还凑在一起议论他俩的事,内容围绕着:“这两肯定是关系户”、“扳手拿得稳吗?”这样的话。
声音倒是挺小,江宁就当没听见,但就连一向对这些事有些迟钝的方荣,都凑过来,紧张地拽了拽他的衣角。
他声音小得跟蚊子哼似的:“江宁,那些人怎么一直瞅着我俩,不会以为我们是关系户吧!”
江宁无奈地笑了笑:“对啊,你才知道?”
喜欢炮灰美人带空间勇闯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