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制造原型机-《妻子恨我三年,离婚后她却崩溃了》

  “请问您是?”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职业性的探寻。

  “哦,我姓林,我叫林弦。”林弦回答。

  “林先生!?是苏小姐介绍的?”

  对方的语调瞬间拔高,热情得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

  “您随时都能过来,我们工厂的地址是淮南路一百一十八号,随时恭候!”

  这份突如其来的热忱,让林弦心中微微一动,苏净的面子,看来比他预想的还要大。

  “好的,那我现在过去可以?”他试探性地问道。

  “行,您现在来就可以!我就在厂里等您!”

  对方爽快地应下,又客气地寒暄了几句,这才挂断了电话。

  林弦没有丝毫耽搁,当即招手拦下一辆出租车,直奔淮南路的那个工厂。

  工厂门口,几个身着蓝色工装、上了些年纪的男人早已等候在那里。

  为首的那个,身材不高,微微发福,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却透着一股精明与和善。

  他主动上前一步,伸出厚实的手掌:

  “林先生吧?我叫张平安,是这儿的负责人。”

  “张先生,您好。”林弦与他握手。

  “林先生不必那么客气,叫我老张就行。”

  张平安爽朗地笑着,拍了拍林弦的肩膀,

  “我在这工厂里干了十几年了,岁数也不小,厂里头的人都喊我老张。”

  他身后的几个人也纷纷围拢过来,脸上挂着同样质朴而热情的笑容,像是迎接一位重要的客人。

  一阵寒暄过后,林弦得知,他们都是这个工厂最核心的技术骨干,是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师傅。

  “苏小姐已经跟我们通过电话了,把您的事说得特别重要。林先生,咱们进去说?”

  张平安说完,笑着侧身,示意林弦看向身后的工厂。

  那是一座庞大而规整的工业建筑,灰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显得有些肃穆。

  林弦点头,心中那份期待感又加重了几分。

  “好,那就麻烦张师傅了。”

  “不麻烦,不麻烦!”

  老张连连摆手,带头领着众人走进了工厂内部。

  轰鸣的机器声瞬间将他们包裹,这是一家规模不小的电池制造厂,厂里的员工在流水线上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那些泛着金属光泽的设备,崭新而先进,显然不是老旧的淘汰货。

  路过一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时,林弦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透过巨大的玻璃窗,他看到实验室内部一尘不染,光洁如镜。

  实验台面上,各式各样的精密仪器摆放得整整齐齐,闪烁着指示灯。

  几个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的工作人员正神情专注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

  看来。

  苏净没有骗自己。

  这里的实验团队,远比他想象中要专业。

  只是不知道,面对那份设计图,他们究竟能不能交出他想要的原型机。

  穿过长长的走廊,众人来到了试验部的办公室。

  一进门,林弦便没有丝毫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

  “张师傅,我想制作一个电池。”

  “行啊!”

  张平安想都没想就一口应下,语气中满是自信,

  “我们这边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您把规格、要求告诉我们就行。

  如果是特殊形状,最好是有图纸,我们照着图做,心里有底。”

  林弦点头,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东西,然后缓缓展开,

  将那几张密密麻麻的设计图,递到了张平安的面前。

  办公室里原本轻松的气氛,在张平安接过图纸的瞬间,凝固了。

  仅仅扫了一眼,他脸上的神情便由自信转为错愕,最后定格在一种近乎呆滞的震惊上。

  他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仿佛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这……这玩意儿怎么这么复杂?”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此话一出。

  周围几个正准备泡茶的老师傅也立刻凑了过来。

  当他们看清楚图纸上的内容时,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个个目瞪口呆,瞬间集体懵圈。

  那眼神,就像是几个刚学会加减法的小学生,突然被扔进了微积分的课堂。

  张平安艰难地咽了口口水,喉结上下滚动,他重新抬起头,看向林弦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充满了审视。

  “林先生,恕我直言……您这电池,跟寻常的电池比起来,可不是一个‘复杂’能形容的。”

  他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电路结构,

  “而且,上面需要用到的一些原料,比如这种高纯度的单质和这种稀有合金,

  价格……那可真是天文数字。这从造价上,就没法控制了。”

  张平安说完,旁边的几个人也跟着猛点头,一时间,办公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倒吸凉气和窃窃私语。

  “我的天,这设计图跟迷宫似的,光是看懂就得费老大劲,更别说做出来了。”

  “图上标的这个一号原材料和那个二号原材料,我敢打赌,咱们整个省都找不着,得去国外定!”

  “这么贵的电池,造出来谁买啊?这成本价都能顶上一辆普通轿车了,有市场需求吗?”

  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张平安没有参与其中,但他那浓密的眉毛已经紧紧地拧成了一个“川”字。

  刚才那份爽快和自信,此刻早已被深深的犹豫和压力所取代。

  这已经不是一单生意,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甚至可能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时,有人终于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林先生,恕我们多嘴,这种电池……做出来是用在哪一方面的?到底有没有市场需求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弦身上,充满了好奇与疑虑。

  林弦神色平静,迎着众人探寻的目光,淡然道:

  “这是一种新型电池,目前市面上没有。所以,它的市场需求,需要由它自己来创造。

  我现在想麻烦几位师傅的,就是看看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从图纸变成现实。”

  说完,他的目光又落回那份设计图上,眼神深处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为了保险起见,他并没有把所有的设计图都带过来,而是特意隐藏了最核心的能量转化模块和智能温控系统。

  而且,对于电池那种颠覆性的实际功能——超长续航和瞬间超大电流放电,他也一个字都没有标注。

  毕竟,对于这种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的电池,他早已有所了解,一旦核心技术泄密,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保密措施,是绝对必要的。

  此刻,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众人脸上的为难之色愈发浓重,大伙都死死盯着面前的图纸。

  谁也不敢轻易开口保证些什么。

  那几张设计图,每一张都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上面布满了精密的线路、复杂的公式和各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符号。

  要完全理解透彻,都得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更不要说去寻找那些闻所未闻的原材料,并进行精密制造了。

  “老张,这活儿……你看怎么干?”

  有人小心翼翼地问,打破了沉默。

  张平安用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抬起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一股老师傅特有的倔强和拼劲。

  “还像之前啃硬骨头那样吧!要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电池做出来,就得分组研究图纸!

  老李,你负责材料学部分;老王,你负责电路结构;老陈,你研究封装工艺!

  我们分头行动,每天晚上碰头,汇总进度!”

  “原料那边,一旦确定,立刻动手!先整原料,这边没有的就提前订购,哪怕花高价,也要第一时间拿到手!”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几个人一边听,一边用力点头,刚才的迷茫和退缩,被这股破釜沉舟的气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斗志。

  最终,大伙咬着牙,把时间极限压缩在一周。

  他们商量的时候,林弦就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

  他看着这群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老师傅,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眼中闪烁着属于技术工人的光芒。

  这份纯粹,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等到张平安提出,给他们一周时间的时候,林弦毫不犹豫地答应。

  “好,那就辛苦几位师傅了。图纸就留在这里,有问题随时联系我。”

  “行!林先生您放心,我们尽量去办!”

  张平安一拍大腿,语气斩钉截铁,“等这边有了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你!”

  “好的。”

  之后,几个人又围着设计图,简单地划分了责任区域,确认没有遗漏的关键点,

  张平安这才将图纸郑重地分成几份,分别交到每个人的手里。

  后续的事情,就变得简单而高效。

  二十分钟后,林弦在张平安一行人热情的送别下,离开了工厂。

  坐上回程的车,林弦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中却并未松懈。

  想着现在时间尚早,他并没有直接回公寓,而是让司机调转方向,驶向了另一处他牵挂的地方——他的办公楼。

  装修公司的效率果然很高,仅仅几天时间,那栋原本空旷的毛坯楼已经有了初步的形态。

  脚手架和防护网虽然还未拆除,但整体的格局和气势已经显露无疑。

  看到林弦的座驾驶入工地,项目经理立刻小跑着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职业而热情的笑容。

  “林先生!您来了!我们已经全面动工,您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您随时提出来!”

  他一边说,一边引着林弦往里走,声音里充满了自豪感:

  “咱们现在进行的是水电改造,所有的穿线管都是您之前定好的那种最高标准的阻燃材料,绝对安全!”

  林弦听着他的汇报,目光扫过那些正在忙碌的工人和初具雏形的框架,

  心中那幅关于未来的宏伟蓝图,似乎也正随着这座建筑的拔地而起,而一点点变得清晰、坚实。

  他知道,一切,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