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
【《三大礼赋》深受玄宗皇帝喜爱,杜甫也被皇帝赏识。】
【杜甫被命待制集贤院,由宰相考试其文章。】
【集贤院,乃是官方学术机构,隶属中书省,负责图书整理、校勘、修撰典籍,兼有储备人才的功能,类似皇家图书馆兼智库。】
【待制的意思,就是等待诏命。】
【杜甫在集贤院中,等待着宰相的考核。】
【考核结束,杜甫得了个“参列选序”的成绩,意为候补,并未直接授官。】
【待制期间无俸禄,杜甫生计艰难。】
【多次向大官权贵献干谒诗,希望获得经济支持或官职推荐。】
【又有友人接济,再有变卖家产,或者代写文书获得微薄收入。】
【由于李林甫的打压,待制遥遥无期。】
【待制第二年,杜甫外出,见杨贵妃姐妹曲江春游,排场奢靡,作《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待制第三年,作《醉时歌》,自嘲: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待制第四年,作《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待制第五年,天宝十四年,杜甫终于被任命为河西县尉,河西偏远,距长安上千里,杜甫拒绝。】
【后又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胄曹参军只是个掌管兵器仓库的小官,但杜甫已然没得选择。但好在就在长安附近,便接受此官职。】
【任官之前,杜甫去奉先县探望妻儿。】
【困居长安这几年,自已收入微博,时常靠朋友接济,更是没有余钱寄给妻儿,只能靠妻子干些粗活艰难度日。】
【杜甫心中愧疚难当。】
【但好在,自已终于有了官职,可以和妻儿团聚了。】
【寒风如刀,卷着碎雪扑打在杜甫的脸上。】
【他紧了紧单薄的衣衫,呵出一口白气,在官道上踽踽独行。远处骊山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山脚下华清宫的灯火却煌煌如昼,映得半壁天空泛着暖红。 】
【一阵丝竹声随风飘来,夹杂着隐约的笑语。】
【杜甫驻足,望向那高耸的宫墙。他知道,此时此刻,玄宗皇帝正与贵妃在温泉水滑中洗凝脂,杨国忠与诸王公列坐琼筵,金樽对月。】
【宫墙内,椒房暖香,美人醉舞霓裳;宫墙外,冻骨横陈,饿殍僵卧雪泥。】
【忽有马蹄声自后方逼近,一队羽林郎纵马驰过,溅起的雪泥泼了他一身。】
【为首的军官回头瞥了一眼这个牵驴的寒士,嗤笑一声,扬鞭而去。】
【骊山华清宫方向突然爆发出阵阵欢呼,烟花腾空,照得四野通明。】
【杜甫仰头,见天上火树银花,地下却黑影幢幢——那是饿倒在路边的流民,蜷缩着的身体已然僵硬,却无人收尸。】
【驴子不安地嘶鸣一声。】
【他拍拍它的脖颈,继续向奉先县走去。 】
【那里有等他归家的妻儿。 】
【到了奉先县,杜甫急切地推开院门。】
【院子中,只有一个弱小的孩童正在拿着木棍,在地上胡乱划拉着。】
【这孩童瘦小又孱弱,看着让人心疼。】
【正是杜甫二儿子宗武。】
【自从上次探亲之后,已有一年多未见,杜甫快步走了过去,抱起这个小小的人儿。】
【宗武也还认得自已的父亲,惊喜地叫着:“爹爹,爹爹!”】
【杜甫愧疚地摸摸宗武的头,轻声道:“好宗武,你娘亲呢?哥哥和弟弟呢?”】
【宗武笑的很是天真:“爹爹,娘亲去干活了,哥哥捡柴火去了,弟弟……弟弟饿死了。”】
【杜甫顿时呆愣在原地:“你说什么?”】
【宗武继续笑着重复了一遍:“娘亲去干活了,哥哥捡柴火去了,弟弟饿死了。”】
【弟弟,饿死了?】
【杜甫连忙走进屋内,屋内只有一桌一椅,床上只有薄薄的一床被褥,已经破烂不堪,缝补了好多次了。】
【却不见小儿子的身影。】
【饿死了?】
【饿死了!】
【杜甫顿时泪如雨下。】
【傍晚,妻子和大儿子宗文相继回来,一家人抱头痛哭。】
【妻子道:“本来就艰难,去年大旱,粮价飞涨,更买不起粮食了,宗文宗武每天都只吃一顿,我,我……”】
【看着消瘦衰老的妻子,杜甫说不出一句责备的话来。】
【要怪,只能怪自已。】
【只能怪着腐朽的朝廷。】
【杜甫独自离开赴任。】
【胄曹参军是个低末小吏,朝廷发的薪俸本就不多。今年物价飞涨,若是再换居所,怕是,无米下锅了。】
【杜甫回京。】
【翻来覆去也睡不着。】
【脑海中各种画面闪过,似乎要将他的头炸开一样。】
【杨贵妃姐妹春游的奢华场景。路边男子戍边,女子哭嚎的凄凄声。骊山华清宫那丝竹靡靡,火树银花在天空绚烂绽放。路旁那一具具冻饿而死的百姓尸体,还有……他那年幼的孩子。】
【这些画面在他脑海里反复出现,交替不止。】
【杜甫起身研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与此同时,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率十五万大军南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里一些没写出来,写出来的话,感觉有点太水了。说实话,这些都感觉有点多了,但已经没法再做节选了。)
【《三大礼赋》深受玄宗皇帝喜爱,杜甫也被皇帝赏识。】
【杜甫被命待制集贤院,由宰相考试其文章。】
【集贤院,乃是官方学术机构,隶属中书省,负责图书整理、校勘、修撰典籍,兼有储备人才的功能,类似皇家图书馆兼智库。】
【待制的意思,就是等待诏命。】
【杜甫在集贤院中,等待着宰相的考核。】
【考核结束,杜甫得了个“参列选序”的成绩,意为候补,并未直接授官。】
【待制期间无俸禄,杜甫生计艰难。】
【多次向大官权贵献干谒诗,希望获得经济支持或官职推荐。】
【又有友人接济,再有变卖家产,或者代写文书获得微薄收入。】
【由于李林甫的打压,待制遥遥无期。】
【待制第二年,杜甫外出,见杨贵妃姐妹曲江春游,排场奢靡,作《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待制第三年,作《醉时歌》,自嘲: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待制第四年,作《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待制第五年,天宝十四年,杜甫终于被任命为河西县尉,河西偏远,距长安上千里,杜甫拒绝。】
【后又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胄曹参军只是个掌管兵器仓库的小官,但杜甫已然没得选择。但好在就在长安附近,便接受此官职。】
【任官之前,杜甫去奉先县探望妻儿。】
【困居长安这几年,自已收入微博,时常靠朋友接济,更是没有余钱寄给妻儿,只能靠妻子干些粗活艰难度日。】
【杜甫心中愧疚难当。】
【但好在,自已终于有了官职,可以和妻儿团聚了。】
【寒风如刀,卷着碎雪扑打在杜甫的脸上。】
【他紧了紧单薄的衣衫,呵出一口白气,在官道上踽踽独行。远处骊山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山脚下华清宫的灯火却煌煌如昼,映得半壁天空泛着暖红。 】
【一阵丝竹声随风飘来,夹杂着隐约的笑语。】
【杜甫驻足,望向那高耸的宫墙。他知道,此时此刻,玄宗皇帝正与贵妃在温泉水滑中洗凝脂,杨国忠与诸王公列坐琼筵,金樽对月。】
【宫墙内,椒房暖香,美人醉舞霓裳;宫墙外,冻骨横陈,饿殍僵卧雪泥。】
【忽有马蹄声自后方逼近,一队羽林郎纵马驰过,溅起的雪泥泼了他一身。】
【为首的军官回头瞥了一眼这个牵驴的寒士,嗤笑一声,扬鞭而去。】
【骊山华清宫方向突然爆发出阵阵欢呼,烟花腾空,照得四野通明。】
【杜甫仰头,见天上火树银花,地下却黑影幢幢——那是饿倒在路边的流民,蜷缩着的身体已然僵硬,却无人收尸。】
【驴子不安地嘶鸣一声。】
【他拍拍它的脖颈,继续向奉先县走去。 】
【那里有等他归家的妻儿。 】
【到了奉先县,杜甫急切地推开院门。】
【院子中,只有一个弱小的孩童正在拿着木棍,在地上胡乱划拉着。】
【这孩童瘦小又孱弱,看着让人心疼。】
【正是杜甫二儿子宗武。】
【自从上次探亲之后,已有一年多未见,杜甫快步走了过去,抱起这个小小的人儿。】
【宗武也还认得自已的父亲,惊喜地叫着:“爹爹,爹爹!”】
【杜甫愧疚地摸摸宗武的头,轻声道:“好宗武,你娘亲呢?哥哥和弟弟呢?”】
【宗武笑的很是天真:“爹爹,娘亲去干活了,哥哥捡柴火去了,弟弟……弟弟饿死了。”】
【杜甫顿时呆愣在原地:“你说什么?”】
【宗武继续笑着重复了一遍:“娘亲去干活了,哥哥捡柴火去了,弟弟饿死了。”】
【弟弟,饿死了?】
【杜甫连忙走进屋内,屋内只有一桌一椅,床上只有薄薄的一床被褥,已经破烂不堪,缝补了好多次了。】
【却不见小儿子的身影。】
【饿死了?】
【饿死了!】
【杜甫顿时泪如雨下。】
【傍晚,妻子和大儿子宗文相继回来,一家人抱头痛哭。】
【妻子道:“本来就艰难,去年大旱,粮价飞涨,更买不起粮食了,宗文宗武每天都只吃一顿,我,我……”】
【看着消瘦衰老的妻子,杜甫说不出一句责备的话来。】
【要怪,只能怪自已。】
【只能怪着腐朽的朝廷。】
【杜甫独自离开赴任。】
【胄曹参军是个低末小吏,朝廷发的薪俸本就不多。今年物价飞涨,若是再换居所,怕是,无米下锅了。】
【杜甫回京。】
【翻来覆去也睡不着。】
【脑海中各种画面闪过,似乎要将他的头炸开一样。】
【杨贵妃姐妹春游的奢华场景。路边男子戍边,女子哭嚎的凄凄声。骊山华清宫那丝竹靡靡,火树银花在天空绚烂绽放。路旁那一具具冻饿而死的百姓尸体,还有……他那年幼的孩子。】
【这些画面在他脑海里反复出现,交替不止。】
【杜甫起身研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与此同时,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率十五万大军南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里一些没写出来,写出来的话,感觉有点太水了。说实话,这些都感觉有点多了,但已经没法再做节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