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骂王朗
随着京大教授和很多网友对《出师表》的讨论,那些不懂的网友,也渐渐明白了这篇表的好。
但对于《洛神赋》,能看懂的人就少了许多。
“教授,讲讲洛神赋呗,这一篇和出师表相比,哪个更好啊?”
“当然是出师表啊,这还用问吗?”
“我觉得是洛神赋!”
京大认证教授:“这要看从哪方面来讲了……一个是表,一个是赋,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出师表,可以当作是汇报总结,甚至可以理解成是离家之前给孩子写的一张小纸条。而洛神赋,则可以当作是一篇专门用来去评奖去比赛的文章。”
“明白了,洛神赋更好!”
“从语言华丽方面来说,洛神赋必须更好啊……但我还是更喜欢出师表!”
京大认证教授:“是的,洛神赋是一篇锦绣的文章,它华丽,精美,像是舞台上的明星。出师表则是一封家书,重点是他的情感,他的叮嘱,两者并不能做 有效的比较。但是……既然大家现在都在比较,这其实也是对出师表的肯定。”
“怎么又成了肯定了?”
京大认证教授:“你拿着一篇华丽文章和一封留言便签来问哪个写的好,这对那封便签就是最大肯定。”
“明白明白了……就像我随手写了几个毛笔字,那些专家们拿着我随手写的字和王书圣的字使劲比较,争论不休,那我的字就其实已经牛逼无敌了。”
“有没有可能是专家的问题呢……”
京大认证教授:“洛神赋整篇翻译大家可以明天看我主页,我会做一个详细的解释。现在我只粘贴几句,大家感受一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京大认证教授:“这一段并不需要具体翻译也能看懂,但其言辞华丽,比喻精美,从古至今,可以说是无出其右。如果大家还是不能感受得到,建议你大胜朗诵几遍。”
京大认证教授:“大家再看这一段——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从身材,到具体的肩膀、腰、脖子、皮肤、头发、眉毛、嘴唇、牙齿、眼睛来细致的描写洛神的样貌,都用四字词语,但又精准而优美,这非常人能写出来的。”
“形容一个人的五官,竟然还能这么写……换成我,就是个樱桃小口,柳叶眉,眼睛大大的很明亮。”
“你这已经很好了,换成我,我就写嘴很好看,眼睛很好看,眉毛很好看……”
“额额,楼上的是不是看过我的作文?”
叼大的教授还在给大家讲解着《洛神赋》,估计一时半会也讲不完。
韩复来继续写三国。
上回写到,诸葛亮出师北伐,曹睿派遣夏侯楙领军抵抗。
西凉大将韩德为先锋,带着自已的四个儿子,和先锋赵云碰到了。
韩德见赵云年迈,大喝道:“老匹夫!”
赵云大怒,杀了韩德的四个儿子……额,赵云和韩德四子对战,四子皆不敌,被斩于马下。
程昱之子程武献计,将赵云团团围住,兵败身死就在眼前了。
赵云仰天长叹:“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还好,被张苞关兴救了出来。
最后,夏侯楙被蜀军大败。
打败夏侯楙,诸葛亮想再取天水郡。
设计让赵云埋伏。
但天水郡有个姜维,赵云被反埋伏了。
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出,道:“老将军,可识我天水姜伯约乎!”
赵云和姜维过了几招,对方伏军杀来,只能败走。
诸葛亮惊奇道:“此是何人,竟能识破吾之玄机?”
赵云道:“此人乃天水姜伯约,文武双全,事母极孝,智勇足备。枪法精妙,与他人大不同。”
诸葛亮见了姜维,也觉得他是个真将才。
就把夏侯楙提溜过来,道:“你让姜维投降,我就把你放了。”
夏侯楙作为魏国大将,此战负责人,对姜维说话还是很管用的。
然后又用了计谋,反间姜维和魏国。
最终姜维被围,只能投降。
诸葛亮亲自将其扶起,道:“吾自出茅庐以来,一直想找个好学生传我毕生所学,但一直都没找到。今天遇到伯约你,我的愿望算是达成了!”
有了姜维,诸葛亮顺利取了天水郡。
魏主曹睿得到消息,问群臣:“你们谁能为朕退蜀兵?”
司徒王朗出班奏道:“大将军曹真厉害,让他去。我也跟着去!”
遂拜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
曹真领军到来,和郭淮王朗商议退敌之策。
王朗道:“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曹真大喜。
第二天,大军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和诸葛亮摆开了阵势。
王朗骑马而出,诸葛亮坐着四轮车上前。
王朗道:“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诸葛亮道:“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王朗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惟、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干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诸葛亮在四轮车上大笑几声,道:“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惟、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鬓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见王朗脸色突变,诸葛亮继续道:“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舍,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淫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随着京大教授和很多网友对《出师表》的讨论,那些不懂的网友,也渐渐明白了这篇表的好。
但对于《洛神赋》,能看懂的人就少了许多。
“教授,讲讲洛神赋呗,这一篇和出师表相比,哪个更好啊?”
“当然是出师表啊,这还用问吗?”
“我觉得是洛神赋!”
京大认证教授:“这要看从哪方面来讲了……一个是表,一个是赋,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出师表,可以当作是汇报总结,甚至可以理解成是离家之前给孩子写的一张小纸条。而洛神赋,则可以当作是一篇专门用来去评奖去比赛的文章。”
“明白了,洛神赋更好!”
“从语言华丽方面来说,洛神赋必须更好啊……但我还是更喜欢出师表!”
京大认证教授:“是的,洛神赋是一篇锦绣的文章,它华丽,精美,像是舞台上的明星。出师表则是一封家书,重点是他的情感,他的叮嘱,两者并不能做 有效的比较。但是……既然大家现在都在比较,这其实也是对出师表的肯定。”
“怎么又成了肯定了?”
京大认证教授:“你拿着一篇华丽文章和一封留言便签来问哪个写的好,这对那封便签就是最大肯定。”
“明白明白了……就像我随手写了几个毛笔字,那些专家们拿着我随手写的字和王书圣的字使劲比较,争论不休,那我的字就其实已经牛逼无敌了。”
“有没有可能是专家的问题呢……”
京大认证教授:“洛神赋整篇翻译大家可以明天看我主页,我会做一个详细的解释。现在我只粘贴几句,大家感受一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京大认证教授:“这一段并不需要具体翻译也能看懂,但其言辞华丽,比喻精美,从古至今,可以说是无出其右。如果大家还是不能感受得到,建议你大胜朗诵几遍。”
京大认证教授:“大家再看这一段——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从身材,到具体的肩膀、腰、脖子、皮肤、头发、眉毛、嘴唇、牙齿、眼睛来细致的描写洛神的样貌,都用四字词语,但又精准而优美,这非常人能写出来的。”
“形容一个人的五官,竟然还能这么写……换成我,就是个樱桃小口,柳叶眉,眼睛大大的很明亮。”
“你这已经很好了,换成我,我就写嘴很好看,眼睛很好看,眉毛很好看……”
“额额,楼上的是不是看过我的作文?”
叼大的教授还在给大家讲解着《洛神赋》,估计一时半会也讲不完。
韩复来继续写三国。
上回写到,诸葛亮出师北伐,曹睿派遣夏侯楙领军抵抗。
西凉大将韩德为先锋,带着自已的四个儿子,和先锋赵云碰到了。
韩德见赵云年迈,大喝道:“老匹夫!”
赵云大怒,杀了韩德的四个儿子……额,赵云和韩德四子对战,四子皆不敌,被斩于马下。
程昱之子程武献计,将赵云团团围住,兵败身死就在眼前了。
赵云仰天长叹:“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还好,被张苞关兴救了出来。
最后,夏侯楙被蜀军大败。
打败夏侯楙,诸葛亮想再取天水郡。
设计让赵云埋伏。
但天水郡有个姜维,赵云被反埋伏了。
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出,道:“老将军,可识我天水姜伯约乎!”
赵云和姜维过了几招,对方伏军杀来,只能败走。
诸葛亮惊奇道:“此是何人,竟能识破吾之玄机?”
赵云道:“此人乃天水姜伯约,文武双全,事母极孝,智勇足备。枪法精妙,与他人大不同。”
诸葛亮见了姜维,也觉得他是个真将才。
就把夏侯楙提溜过来,道:“你让姜维投降,我就把你放了。”
夏侯楙作为魏国大将,此战负责人,对姜维说话还是很管用的。
然后又用了计谋,反间姜维和魏国。
最终姜维被围,只能投降。
诸葛亮亲自将其扶起,道:“吾自出茅庐以来,一直想找个好学生传我毕生所学,但一直都没找到。今天遇到伯约你,我的愿望算是达成了!”
有了姜维,诸葛亮顺利取了天水郡。
魏主曹睿得到消息,问群臣:“你们谁能为朕退蜀兵?”
司徒王朗出班奏道:“大将军曹真厉害,让他去。我也跟着去!”
遂拜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
曹真领军到来,和郭淮王朗商议退敌之策。
王朗道:“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曹真大喜。
第二天,大军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和诸葛亮摆开了阵势。
王朗骑马而出,诸葛亮坐着四轮车上前。
王朗道:“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诸葛亮道:“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王朗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惟、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干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诸葛亮在四轮车上大笑几声,道:“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惟、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鬓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见王朗脸色突变,诸葛亮继续道:“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舍,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淫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