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瞬之间已经进入冬季。凤翔地区的改革如同一股洪流,奔腾不息,持续推进着。在这段时间里,凤翔除了改革这一重要事务外,还有一件引人瞩目的大事——李倚的大婚。
在凤翔局势稳定下来的短短两个月后,李倚便迫不及待地派人前往京城将杜云知等人接至凤翔。
随后,一场盛大的婚礼隆重举行,李倚正式迎娶了杜云知几人。杜云知为王妃,而孟珍珠和锦茵则分别被封为孺人。
李倚的大婚不仅是个人的喜事,更让他手下那些原本心存疑虑的人,如李振等人,彻底放下心来。
然而,不仅仅是凤翔地区在发生着变化,整个天下的局势也如同风云变幻一般,不断地演进着。各方势力相互角逐,局势错综复杂,让人难以预测。
京城之中,杨复恭在接连受挫之后,原本已经有所收敛,行事也变得低调许多。
但他的义子山南西道的杨守亮,却在九月率领军队成功攻克了兴道县,处死了李继密和李继鹏,这让杨复恭的势力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
与此同时,凤翔的李倚正在全力推行改革,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地方事务之中,根本无暇顾及朝中的情况。
这无疑给了杨复恭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他能够再次肆无忌惮地跋扈起来,继续肆意干涉朝政。
尽管昭宗后来不顾杨复恭的强烈反对,坚持任命张濬为宰相,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杨复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上风。
中原地区,曾经一度威震四方、令周边州县都闻风丧胆的秦宗权,如今也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只是由于魏博镇突然爆发内乱,朱温不得不为了救援乐从训而暂时放缓了对秦宗权的进攻。
秦宗权手下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德諲眼见秦宗权的势力日益衰落,于是果断地决定背弃他,转而投向朱温一方。赵德諲的这一举动,不仅使得他自己摆脱了可能的覆灭命运,还为朱温带来了重要的支持。
昭宗得知赵德諲的投降后,龙颜大悦,立刻下令将山南东道改为忠义镇,并任命赵德諲为节度使,同时让他兼任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
有了赵德諲的支持,朱温如虎添翼,信心倍增。
他迅速组织起军队,对秦宗权发起了新一轮的猛烈进攻。这一次,朱温的军队势如破竹,在蔡州之南大破秦宗权的军队,一举攻克了北关门。秦宗权在遭受重创后,只得率领残部退守蔡州中城,企图负隅顽抗。
面对这种情况朱温命令手下的士兵们迅速在蔡州中城周围筑起了二十八个坚固的营寨,将秦宗权紧紧地包围起来。
尽管朱温的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后勤补给的困难,他不得不暂时撤军,返回宣武。
虽说后面秦宗权后面又派军队夺回许州,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此时的秦宗权已经陷入了绝境,他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西川地区,阆州防御使王建,雄心勃勃地率领着他的军队,向彭州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彭州的守将面对王建的强大攻势支撑不住,向陈敬瑄求援,陈敬瑄迅速调集兵力,准备迎击王建。
王建见状只得暂时撤军,不过,王建并没有就此罢休。在撤军之前,他下令军队对西川的十二个州进行大肆剽掠。
事后,王建并未满足于这次的胜利,他立刻上表朝廷,请求朝廷允许他继续讨伐陈敬瑄,并希望朝廷能够将邛州划归给他。与此同时,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也上书朝廷,请求将陈敬瑄调离西川,以安定两川的局势。
昭宗皇帝对于田令孜一直心存怨恨,因为田令孜曾经打过他几鞭。如今,昭宗登基后,本就打算派人取代田令孜在西川的监军职位,但却遭到了田令孜的断然拒绝。
所以当昭宗接到王建和顾彦朗的奏章时,他心中的怒火被再次点燃,讨伐田令孜的想法愈发强烈。
于是昭宗果断地任命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兼两川招抚制置使,并征召陈敬瑄回京担任左龙武统军。然而,陈敬瑄对这一任命并不买账,拒绝了朝廷的旨意。
同时陈田二人赶忙整顿兵马,加固城防,制造武器,准备抗命。
昭宗大怒,准备派兵讨伐西川。
王建得知朝廷的意思后,便停止了前进的步伐,选择在成都附近驻扎下来,等待朝廷的进一步指示。
淮南地区,孙儒进攻扬州,把杨行密赶走,同时自领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返回庐州老巢,又派兵进攻宣歙道,准备夺取宣歙道,再与孙儒一决雌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淮南再燃战火,民不聊生。
荆南地区,成汭击败王建肇,夺取荆南,昭宗任命其为荆南留后。成汭接手的荆南经历历年兵灾,全城只剩十七户人家,比洛阳城还惨,但成汭竭尽心力,重建秩序,招揽流民,鼓励人民经商务农,也让荆南慢慢恢复了生机。
河东地区,李克用麾下泽州刺史李罕之率领河东军进攻河阳,但被朱温麾下河阳留后丁会击败。
随后李克用控制的西昭义遭到东昭义的攻击,李克用之弟李克修击败东昭义军队,并且俘虏了敌方主将送往了晋阳。
江浙地区,钱缪派其弟进攻徐约占据的苏州。
自从僖宗驾崩之后,天下间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藩镇之间的征伐变得越来越频繁,势力弱小的藩镇要么被吞并,要么主动依附强大的藩镇,以求自保。
这种弱肉强食的局面已经成为了当时的常态,而大唐中央朝廷的威望则日益递减,对于各藩镇之间的争斗已经无力再进行干涉。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各藩镇之间的混战将会愈演愈烈。
喜欢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在凤翔局势稳定下来的短短两个月后,李倚便迫不及待地派人前往京城将杜云知等人接至凤翔。
随后,一场盛大的婚礼隆重举行,李倚正式迎娶了杜云知几人。杜云知为王妃,而孟珍珠和锦茵则分别被封为孺人。
李倚的大婚不仅是个人的喜事,更让他手下那些原本心存疑虑的人,如李振等人,彻底放下心来。
然而,不仅仅是凤翔地区在发生着变化,整个天下的局势也如同风云变幻一般,不断地演进着。各方势力相互角逐,局势错综复杂,让人难以预测。
京城之中,杨复恭在接连受挫之后,原本已经有所收敛,行事也变得低调许多。
但他的义子山南西道的杨守亮,却在九月率领军队成功攻克了兴道县,处死了李继密和李继鹏,这让杨复恭的势力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
与此同时,凤翔的李倚正在全力推行改革,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地方事务之中,根本无暇顾及朝中的情况。
这无疑给了杨复恭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他能够再次肆无忌惮地跋扈起来,继续肆意干涉朝政。
尽管昭宗后来不顾杨复恭的强烈反对,坚持任命张濬为宰相,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杨复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上风。
中原地区,曾经一度威震四方、令周边州县都闻风丧胆的秦宗权,如今也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只是由于魏博镇突然爆发内乱,朱温不得不为了救援乐从训而暂时放缓了对秦宗权的进攻。
秦宗权手下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德諲眼见秦宗权的势力日益衰落,于是果断地决定背弃他,转而投向朱温一方。赵德諲的这一举动,不仅使得他自己摆脱了可能的覆灭命运,还为朱温带来了重要的支持。
昭宗得知赵德諲的投降后,龙颜大悦,立刻下令将山南东道改为忠义镇,并任命赵德諲为节度使,同时让他兼任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
有了赵德諲的支持,朱温如虎添翼,信心倍增。
他迅速组织起军队,对秦宗权发起了新一轮的猛烈进攻。这一次,朱温的军队势如破竹,在蔡州之南大破秦宗权的军队,一举攻克了北关门。秦宗权在遭受重创后,只得率领残部退守蔡州中城,企图负隅顽抗。
面对这种情况朱温命令手下的士兵们迅速在蔡州中城周围筑起了二十八个坚固的营寨,将秦宗权紧紧地包围起来。
尽管朱温的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后勤补给的困难,他不得不暂时撤军,返回宣武。
虽说后面秦宗权后面又派军队夺回许州,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此时的秦宗权已经陷入了绝境,他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西川地区,阆州防御使王建,雄心勃勃地率领着他的军队,向彭州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彭州的守将面对王建的强大攻势支撑不住,向陈敬瑄求援,陈敬瑄迅速调集兵力,准备迎击王建。
王建见状只得暂时撤军,不过,王建并没有就此罢休。在撤军之前,他下令军队对西川的十二个州进行大肆剽掠。
事后,王建并未满足于这次的胜利,他立刻上表朝廷,请求朝廷允许他继续讨伐陈敬瑄,并希望朝廷能够将邛州划归给他。与此同时,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也上书朝廷,请求将陈敬瑄调离西川,以安定两川的局势。
昭宗皇帝对于田令孜一直心存怨恨,因为田令孜曾经打过他几鞭。如今,昭宗登基后,本就打算派人取代田令孜在西川的监军职位,但却遭到了田令孜的断然拒绝。
所以当昭宗接到王建和顾彦朗的奏章时,他心中的怒火被再次点燃,讨伐田令孜的想法愈发强烈。
于是昭宗果断地任命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兼两川招抚制置使,并征召陈敬瑄回京担任左龙武统军。然而,陈敬瑄对这一任命并不买账,拒绝了朝廷的旨意。
同时陈田二人赶忙整顿兵马,加固城防,制造武器,准备抗命。
昭宗大怒,准备派兵讨伐西川。
王建得知朝廷的意思后,便停止了前进的步伐,选择在成都附近驻扎下来,等待朝廷的进一步指示。
淮南地区,孙儒进攻扬州,把杨行密赶走,同时自领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返回庐州老巢,又派兵进攻宣歙道,准备夺取宣歙道,再与孙儒一决雌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淮南再燃战火,民不聊生。
荆南地区,成汭击败王建肇,夺取荆南,昭宗任命其为荆南留后。成汭接手的荆南经历历年兵灾,全城只剩十七户人家,比洛阳城还惨,但成汭竭尽心力,重建秩序,招揽流民,鼓励人民经商务农,也让荆南慢慢恢复了生机。
河东地区,李克用麾下泽州刺史李罕之率领河东军进攻河阳,但被朱温麾下河阳留后丁会击败。
随后李克用控制的西昭义遭到东昭义的攻击,李克用之弟李克修击败东昭义军队,并且俘虏了敌方主将送往了晋阳。
江浙地区,钱缪派其弟进攻徐约占据的苏州。
自从僖宗驾崩之后,天下间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藩镇之间的征伐变得越来越频繁,势力弱小的藩镇要么被吞并,要么主动依附强大的藩镇,以求自保。
这种弱肉强食的局面已经成为了当时的常态,而大唐中央朝廷的威望则日益递减,对于各藩镇之间的争斗已经无力再进行干涉。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各藩镇之间的混战将会愈演愈烈。
喜欢唐末,开局就被软禁